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2篇 |
免费 | 10篇 |
国内免费 | 4篇 |
专业分类
儿科学 | 1篇 |
基础医学 | 4篇 |
临床医学 | 23篇 |
内科学 | 14篇 |
皮肤病学 | 1篇 |
神经病学 | 3篇 |
特种医学 | 1篇 |
综合类 | 17篇 |
预防医学 | 5篇 |
药学 | 16篇 |
中国医学 | 31篇 |
出版年
2023年 | 1篇 |
2017年 | 1篇 |
2016年 | 2篇 |
2014年 | 1篇 |
2013年 | 1篇 |
2012年 | 4篇 |
2011年 | 1篇 |
2010年 | 6篇 |
2009年 | 8篇 |
2008年 | 8篇 |
2007年 | 12篇 |
2006年 | 17篇 |
2005年 | 14篇 |
2004年 | 8篇 |
2003年 | 8篇 |
2002年 | 6篇 |
2000年 | 1篇 |
1999年 | 1篇 |
1998年 | 4篇 |
1997年 | 1篇 |
1995年 | 3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1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背景:生长相关蛋白43是一种与轴突生长相关的蛋白,在促进神经发育、轴突再生、突触生长、结构与功能重建等方面起关键作用;研究发现中药环维黄杨星D对实验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损伤有一定保护作用。目的:观察高血压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生长相关蛋白43mRNA表达情况及中药环维黄杨星D的影响。设计:随机对照动物实验。单位:佛山市中医院,广东省中医院中心实验室。材料:环维黄杨星D是从中药黄杨宁中提取的生物碱单体,环维黄杨星D粉剂由南京小营药制药厂生产提供,国家中药保护品种号ZYB20796057。SD大鼠120只,清洁级雄性,鼠龄两三个月,体质量90~120g。方法:实验于2005-06/2006-03在佛山市中医院、广东省中医院中心实验室完成。①双肾双夹法建立易卒中型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模型,120只大鼠随机分为不施任何处理的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空白组20只、仅作手术创伤的假手术组20只、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组40只和环维黄杨星D治疗组40只。②线栓法复制一侧大脑中脉闭塞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环维黄杨星D治疗组在缺血2h再灌注后分别每天腹腔注射环维黄杨星D6.48mg/kg加生理盐水1.5mL,2次/d;对照组中的各小组则同步腹腔注射生理盐水2mL/次,用法同治疗组;各组每天两次注射时间相隔7h。各组分别在缺血再灌注第1,7,14,30d处死。③制作脑片,用原位杂交检测不同时间点各组大鼠脑生长相关蛋白43mRNA表达。主要观察指标:①脑缺血再灌注2h后,缺血区周围生长相关蛋白43mRNA表达情况。②脑缺血再灌注2h后海马区生长相关蛋白43mRNA表达。结果:120只大鼠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生长相关蛋白43mRNA免疫原位杂交结果:各组大鼠脑内海马结构,可以检测到表达较弱的生长相关蛋白43mRNA的阳性细胞,脑缺血再灌注后血肿周围缺血半暗区表达丘脑生长相关蛋白43mRNA的阳性表达细胞。②脑缺血再灌注后血肿周围生长相关蛋白43mRNA表达情况:在空白组、假手术组未见阳性细胞;缺血再灌注后模型组1d出现血肿周围缺血半暗区生长相关蛋白43mRNA阳性细胞,7d明显增多,14d逐渐减少,30d仍有表达但明显减少,各时间点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1);环维黄杨星D治疗组血肿周围生长相关蛋白43mRNA阳性表达细胞在各时间点较模型组多,差异有显著性(P<0.05)。③脑缺血再灌注后大鼠海马区生长相关蛋白43mRNA表达情况:空白组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模型组自造模后,1d可见海马区较多的生长相关蛋白43mRNA阳性细胞,7d达到高峰,14d后逐渐下降,30d表达明显减少,但仍较假手术组明显多;环维黄杨星D治疗组海马区生长相关蛋白43mRNA阳性细胞在各个时间点均比模型组多,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环维黄杨星D上调实验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生长相关蛋白43mRNA的表达,可能与促进轴突的再生有关。 相似文献
82.
83.
帕金森病患者NK细胞亚群及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D)不同年龄、不同病期、伴随症状患者外周血NK细胞亚群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先进的流式细胞仪(FCM)直接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47例PD患者外周血NK细胞亚群及T淋巴细胞亚群,并与健康人组进行对照与相关分析。结果:PD组CD3+、CD4+、CD8+、CD4+/CD8+水平较对照组均明显降低(P<0.05),而CD16+56水平则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高龄、病情重及伴痴呆和抑郁的PD患者CD3+、CD4+、CD8+、CD4+/CD8+水平降低更显著(P<0.05)。结论:PD发病过程中存在T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及NK细胞免疫平衡失调,高龄、病情重及伴痴呆和抑郁的患者NK、T细胞免疫功能异常降低更明显,此为PD病理生理基础赋予新的内涵,亦为PD的免疫干预性治疗提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84.
85.
87.
对以清开灵注射液为主,配合银翘散治疗急性扁桃体炎体温达39℃以上的46例进行观察。结果痊愈36例,好转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1.3%。平均退热时间为51.3小时。 相似文献
88.
目的:观察清开灵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血小板CD62P阳性表达率与细胞因子含量动态变化的影响。方法:65例发病在3天以内的ACI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用清开灵注射液和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对照组用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采用流式细胞仪(FCM),电化学发光(ECL)等技术测定两组ACI患者治疗前后血小板CD62P的阳性表达率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2受体(IL-2R),白细胞介素-6(IL-6)等指标的水平,并以30例健康人作正常对照及相关分析。结果:ACI患者治疗前后CD62P,TNF-α,IL-2R,IL-6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人组(P<0.05或P<0.01),ACI患者CD62P表达与TNF-α,IL-2R,IL-6水平升高呈正相关。治疗组治疗后CD62P,TNF-α,IL-2R,IL-6水平的降低较对照组显著(P<0.05),临床治愈率,显效率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开灵注射液治疗ACI的作用机制与其抑制血小板活化增强,减轻细胞因子介导的中枢神经系统免疫应物价表主炎症损伤等有关。 相似文献
89.
90.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综合方案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的疗效。[方法] 采用前瞻性、多中心、中央随机、平行对照试验的设计方法,606例患者分别用中西医结合综合(试验组274例)和西医加中药安慰剂(对照组263例)治疗,并观察神经功能缺损、生存质量、中医症状体征积分等。[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患者治疗治疗21d后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中医综合治疗方案可以改善患者21、60、90d的症状和体征(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方案对急性缺血性中风有确切疗效,作用靶点在降低神经功能缺损和改善患者症状及体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