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37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巨大淋巴结增生症又称血管滤泡样淋巴组织增生症、Castleman disease 等,为临床罕见的、以全身淋巴结肿大为主要症状的疾病.临床上常诊断困难,易误诊为恶性淋巴瘤、纵隔型肺癌、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等,目前全球仅有极少量报道.本文1例,多次误诊,最后经多位病理科医师会诊才确定诊断,现复习文献并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构建含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受体单链抗体(KDRscFv)、尿激酶纤溶酶原激活剂(urokinase plasminogen activator,uPA)裂解位点(uPAcs)、丝瓜毒素(luffin-β)与KDEL(Lys-Asp-Glu-Leu)内质网驻留信号序列的双靶向融合毒素,并探讨其对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rcinoma,NSCLC)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全基因合成KDRscFv基因,RT-PCR法克隆luffin-β,重叠PCR法将两基因融合,其连接部位与C端分别引入uPA裂解位点uPAcs与KDEL,形成融合基因KDRscFv-uPAcs-Luffin-β-KDEL。将该融合基因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32a(+)中,转入大肠杆菌后,诱导其表达融合毒素蛋白Trx-EK-KDRscFv-uPAcs-Luffin-β-KDEL(TEKPLK)并纯化TEKPLK。用肠激酶(enterokinase,EK)切割TEKPLK后,纯化与回收靶向融合毒素KDRscFv-uPAcs-Luffin-β-KDEL(KPLK)。采用CCK-8(cell counting kit-8)、RT-PCR、Western blot等方法,体外检测靶向融合毒素KPLK经uPA酶裂解后释放Luffin-β对NSCLC细胞的抑制作用。结果成功诱导重组载体pET-32a(+)/KDRscFv-uPAcs-Luffin-β-KDEL表达相对分子质量约7.5×104含载体表达标签(Trx)的融合毒素蛋白TEKPLK,EK酶切该蛋白获得相对分子质量约5.8×104的靶向融合免疫毒素KPLK。CCK-8法检测表明,KPLK毒素的杀瘤活性成剂量-效应关系,其IC50约为35 ng/mL;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KPLK经uPA酶体外裂解后能释放细胞毒素小分子Luffin-β,上调瘤细胞促凋亡基因caspase-3及其蛋白的表达。结论成功构建了KDRscFv-uPAcs-Luffin-β-KDEL融合基因及其原核表达载体,并获得相对分子质量约5.8×104的靶向融合毒素KPLK,该毒素经uPA酶体外裂解后能释放具杀瘤活性的Luffin-β毒素小分子。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合并冠心病患者血压变化对心脑缺血事件发生的影响,寻找适合该类患者的血压范围。方法 收集急性脑梗死合并冠心病患者107例,按照有无高血压病史,分为高血压组59例和非高血压组48例,进行动态心电血压监测,再将血压值按血压水平及定义分为5个亚组:A组:~120/~80mmHg,B组:120~140/80~90mmHg,C组:140~160/90~100mmHg,D组:160~180/100~110mmHg,E组:180~/110~mmHg;缺血事件分4类:心脏缺血、脑缺血、心脑缺血及心脑均无缺血。观察各类缺血事件在各血压亚组中的分布情况。结果 高血压组中,心脑均无缺血事件主要分布在收缩压C、D组(=106.158,60.465,P<0.01)和舒张压B、C组(=79.196,55.099,P<0.01);非高血压组中,心脑均无缺血事件主要分布在收缩压B、C组(=56.090,123.131,P<0.01)和舒张压B、C组(=124.196,74.130,P<0.01)。结论 急性脑梗死合并冠心病患者心脑均无缺血事件,高血压组的合适血压范围为140~180/80~100mmHg;非高血压组的合适血压范围为120~160/80~100mmHg。  相似文献   
15.
【摘要】 目的 探讨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发生急性脑梗死后血压变化与心脑缺血事件的相关性,寻找适合该类患者的血压范围。方法 收集发生急性脑梗死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59例,进行动态心电血压监测,将血压值及其对应的缺血事件作为研究对象。血压值分五个亚组:A组:70~120/40~80mmHg;B组:120~140/80~90mmHg;C组:140~160/90~100mmHg;D组:160~180/100~110mmHg;E组:180~260/110~150mmHg。缺血事件分四类:心脏缺血、脑缺血、心脑缺血及心脑均无缺血。观察各类缺血事件在各血压亚组中的分布情况。结果 心脑均无缺血事件主要分布在收缩压C、D组(χ2=106158,60465,P<001)和舒张压B、C组(χ2=79196,55099,P<001);心脑均无缺血事件随着血压的升高,其发生率先升高后降低。结论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发生急性脑梗死后,心脑均无缺血事件的适宜血压范围是140~180/80~100mmHg;心脑均无缺血事件的发生率与血压呈“倒U型”曲线关系。  相似文献   
16.
恶性胸积液是晚期恶性肿瘤较常见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
郑飞  华国栋  项颖  张彦丽  张谦  张超 《安徽医药》2016,20(10):1861-1864
摘 要 目的:测定奥格列汀原料药中乙醇、乙酸乙酯、甲苯3种残留溶剂的方法。方法:顶空采用顶空毛细管气相色谱(GC)法 进行残留溶剂测定。详细色谱条件如下:色谱柱采用DB-5弹性石英毛细管气相色谱柱,规格为50 m×0.32 mm×0.6 μm;进样口温度为150 ℃,分流比1:10;柱温程序为首先在40 ℃下保持6 min,再以15 ℃/min的速率升温至180 ℃;仪器配有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检测器温度为240 ℃;载气为高纯氮气,流速为恒流1 mL/min;取0.2 ml顶部平衡气体进样。顶空条件如下:N, N-二甲基甲酰胺(DMF)DMF为溶剂,溶液浓度200 mg/ml,加热时间30 min,加热器温度100 ℃,传输线温度105 ℃。结果:在相应色谱条件下,各残留溶剂均可基线分离。测得乙醇、乙酸乙酯、甲苯分别在10.06 μg/ml~2012 μg/ml、10.10 μg/ml~2020 μg/ml、1.78 μg/ml~356 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乙醇、乙酸乙酯和甲苯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7.91%(n=9)、98.46%(n=9)、95.58%(n=9)。 乙醇、乙酸乙酯、甲苯三种溶剂日内精密度RSD分别为2.13%(n=6)、4.84%(n=6)、5.41%(n=6),日间精密度RSD分别为1.98%(n=12)、4.51%(n=12)、5.09%(n=12)。结论:试验结果表明,该法操作简便、重现性好、结果准确可靠,可以用于奥格列汀原料药中残留溶剂的测定。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二代沉降式液基细胞学(liquid-based preparations,LBP)制片技术在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细胞学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67例甲状腺结节患者进行细针穿刺检查,分别采用LBP和传统涂片(coventional smear,CS)制片,比较两种方法制片的标本质量和细胞病理诊断结果。细胞学诊断结果按照甲状腺细胞病理学Bethesda报告系统进行分类。结果:LBP制片与CS比较,有效诊断细胞量增多,血细胞及炎症细胞更少,背景更干净,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形态与排列更清晰,三维立体感强,细胞重叠现象少。两种制片技术在细胞学诊断结果分类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BP制片的标本满意率为84.27%,甲状腺乳头状癌阳性诊断率为3.74%,分别高于CS制片的75.28%和0.75%。结论:液基细胞学技术有利于提高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标本的质量及细胞学诊断的准确性,有助于鉴别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为甲状腺癌的早期诊断提供科学依据,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项颖  白桂春  吴黎明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1):2743-2744
目的探讨社区连续性家访对高血压前期风险的控制效果,为实施社区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4月唐山市玉田县某社区30~75岁高血压前期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进行连续指导性家访1年后评测效果。结果 103例实验组患者经过1年的连续家访后,其平均血压、体重指数(BMI)、腰围的测量值较对照组比较均有下降(P≤0.05),血脂异常人数、高血压发病率、脂肪肝发病率、遵医行为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通过连续指导性家访农村高血压前期患者高血压相关因素得到了有效控制,为农村地区高血压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早期胃癌的筛查现状及诊断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胃癌的发病率在全球常见癌症中居第4位,在癌症相关死因中居第2位,每年因胃癌死亡者约70万例[1].日本胃癌总的5年生存率为40%~60%,居世界之首,其他国家约20%左右[2],中国每年死于胃癌的约有22.7万人,占所有恶性肿瘤死亡的23%,而患者的早期诊断率还不到1/10,早期胃癌(early gastric cancer,EGC)手术率低于5%~10%[3].EGC预后良好,5年生存率达90%以上,而进展期胃癌5年存活率仅为30%~40%.因此,胃癌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于提高胃癌的疗效、降低死亡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