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403篇 |
免费 | 82篇 |
国内免费 | 67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3篇 |
儿科学 | 83篇 |
妇产科学 | 13篇 |
基础医学 | 76篇 |
口腔科学 | 18篇 |
临床医学 | 316篇 |
内科学 | 180篇 |
皮肤病学 | 18篇 |
神经病学 | 43篇 |
特种医学 | 110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2篇 |
外科学 | 200篇 |
综合类 | 628篇 |
预防医学 | 218篇 |
眼科学 | 11篇 |
药学 | 245篇 |
3篇 | |
中国医学 | 326篇 |
肿瘤学 | 5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篇 |
2023年 | 21篇 |
2022年 | 31篇 |
2021年 | 47篇 |
2020年 | 28篇 |
2019年 | 30篇 |
2018年 | 33篇 |
2017年 | 8篇 |
2016年 | 28篇 |
2015年 | 47篇 |
2014年 | 88篇 |
2013年 | 105篇 |
2012年 | 120篇 |
2011年 | 127篇 |
2010年 | 145篇 |
2009年 | 122篇 |
2008年 | 133篇 |
2007年 | 131篇 |
2006年 | 126篇 |
2005年 | 126篇 |
2004年 | 92篇 |
2003年 | 79篇 |
2002年 | 69篇 |
2001年 | 91篇 |
2000年 | 71篇 |
1999年 | 54篇 |
1998年 | 60篇 |
1997年 | 57篇 |
1996年 | 74篇 |
1995年 | 58篇 |
1994年 | 59篇 |
1993年 | 44篇 |
1992年 | 27篇 |
1991年 | 42篇 |
1990年 | 24篇 |
1989年 | 27篇 |
1988年 | 12篇 |
1987年 | 25篇 |
1986年 | 10篇 |
1985年 | 12篇 |
1984年 | 9篇 |
1983年 | 8篇 |
1982年 | 8篇 |
1981年 | 8篇 |
1978年 | 3篇 |
1965年 | 6篇 |
1962年 | 2篇 |
1960年 | 4篇 |
1959年 | 2篇 |
1958年 | 6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5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利用体感诱发电位及运动功能评分,评价医用自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预防椎板切除术后硬膜外粘连的安全性。方法将L5全椎板切除的新西兰兔24只随机分为4组,A组为对照组:术区生理盐水冲洗后关闭切口;B组、C组、D组均为实验组:均在术区硬脊膜暴露区覆盖医用自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而覆盖剂量各不相同,分别为0.5、0.75和1.0ml。分别于麻醉后,椎板切除术后,闭合手术切口之后,术后8周这4个时间点进行体感诱发电位监测并记录潜伏期值。并分别于术前,术后1d,术后8周对各组动物进行后肢运动功能评分。结果麻醉后和椎板切除术后各组潜伏期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关闭切口后测定各组的潜伏期值显示:A组和B组潜伏期值均无延迟(P0.05),C组和D组潜伏期值出现明显延迟(P0.05)。在术后8周复测各组潜伏期值,均处于正常范围(P0.05)。运动功能评分结果:术前所有动物评分均正常。在术后1d,A组和B组动物的评分仍然正常,C组和D组的动物评分下降。在术后8周,各组动物的运动功能评分均再次正常。结论体感诱发电位是测定脊髓损伤的敏感指标;椎板切除术后局部覆盖预防粘连剂有剂量的要求,0.5ml的医用自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不会对该动物模型的脊髓的电生理功能及后肢运动功能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62.
目的探讨阿魏酸钠注射液治疗视网膜静脉栓塞的临床效果。方法100例(100只眼)视网膜静脉栓塞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给予阿魏酸钠注射液300mg/d静脉滴注,14d为一疗程。测定治疗前后视力、视网膜中央静脉血流速度、视网膜中央动脉平均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结果应用阿魏酸钠治疗后,视力明显改善,视网膜中央静脉血流速度和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显著提高,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阿魏酸钠治疗视网膜静脉栓塞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3.
背景: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定向分化为神经细胞的潜能,并且已在体内外实验中得到证实。临床有关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脑出血的报道较少。
目的:观察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联合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出血后遗症的治疗效果。
方法:脑出血患者45例按照入院单双日分为2组,治疗组22例,对照组23例。常规治疗10~18 d后,存在不同程度的后遗症,治疗组通过介入途径行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及康复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康复治疗。
结果与结论:所有病例均获12个月随访。两组治疗后1,3,6,12个月Fugl-Meyer评分及改良Barthel指数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 < 0.05),治疗后治疗组Fugl-Meyer评分及改良Barthel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均明显改善。治疗组治疗后3个月功能改善更为明显,配合综合康复治疗有协同并弥补其不足的优点,通过颅脑MRI检查及各项相关生化检查表明其有效性及安全性。提示来源于脐带中的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培养后移植治疗脑出血后遗症,无特殊不良反应,配合综合康复治疗可达到功能恢复的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64.
目的评价布洛芬缓释胶囊(芬必得)对腰椎融合手术后急性疼痛的疗效。方法将60例准备接受腰椎融合手术的患者按照随机双盲方法分为2组:布洛芬加阿片类药物组(芬必得组)和塞来昔布加阿片类药物组(塞来昔布组)。塞来昔布组患者术前8 h口服塞来昔布片200 mg,术后1~5 d每12 h口服200 mg;芬必得组术前8 h服用维生素C 100 mg,术后6 h服用芬必得900 mg,之后1~5 d每12 h服用900 mg。两组均在术后第1天采用PCA装置给予芬太尼镇痛以及术后2~5 d改为口服奇曼丁镇痛。术后两组病人均应用奥美拉唑预防应激性溃疡。于术后4、8、12、16、24、36、72、96 h行VAS评分评估手术后镇痛效果,并记录PCA药物用量。结果在术后8 h以内及手术后96 h两组患者手术切口疼痛的VAS评分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8~72 h,芬必得组VAS评分较塞来昔布组更低(P〈0.05)。术后1~8 h芬太尼用量两组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2~24 h芬必得组芬太尼用量较小(P〈0.05)。术后1 d两组患者口服奇曼丁用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2~5 d芬必得组奇曼丁用量更小(P〈0.05)。术后1~5 d两组恶心、呕吐次数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腰椎融合手术后短期应用布洛芬缓释胶囊辅助镇痛,镇痛疗效优于塞来昔布,可减少阿片类药物用量,胃肠道副反应未见增加。 相似文献
65.
文题释义:肱骨近端骨折:指发生在肱骨近端、外科颈及以上部位一类骨折的总称。解剖颈是真正意义上的肱骨颈,是在肱骨头下方的一个收窄环。而外科颈,是肱骨近心端骨密质和骨松质交界的地方,这个地方是肱骨骨折最易发的部位,所以叫外科颈。位于肱骨上端与体交界处稍细的部分,解剖颈下2.0-3.0 cm处。Meta分析:中文译为“荟萃分析”,定义是对具备特定条件的、同课题的诸多研究结果进行综合的一类统计方法。广义上的Meta指的是一个科学的临床研究活动,指全面收集所有相关研究并逐个进行严格评价和分析,再用定量合成的方法对资料进行统计学处理得出综合结论的整个过程;狭义上的Meta指的是一种单纯的定量合成的统计学方法。背景:肱骨近端骨折是成人上肢骨折常见的类型之一,随着人口老龄化,肱骨近端骨折近年来发病率持续升高,而其治疗方法目前依然存在争议。目的:用Meta分析的研究方法,比较锁定钢板和髓内钉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检索PubMed、CochraneLibrary、Embase、中国知网、万方医学网、维普等数据库,收集使用髓内钉与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文献,制定文献纳入与排除标准,对入选文献提取数据,选择连续性变量(Constant评分、手术时间、出血量)和二分类变量(总并发症、术后感染、螺钉切出及内固定失效、肱骨头坏死、二次手术、肩峰撞击)进行分析,作为Meta分析的评价指标。使用统计软件Stata 12.0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①一共纳入8篇文献,一共891例患者,对9项数据进行了分析;②其中在出血量(SMD=-1.82, 95%CI:-2.77至-0.87,P < 0.001)、手术时间(SMD=-1.47,95%CI:-2.13至-0.80,P < 0.001)方面,髓内钉组优于钢板组,其余结果2组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 > 0.05);③说明髓内钉在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时,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上优于锁定钢板;在总的并发症发生率、各常见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术后肩关节功能恢复上两者结果相近。ORCID: 0000-0003-0064-0430(陈锦涛)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人工关节;骨植入物;脊柱;骨折;内固定;数字化骨科;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66.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PS)联合布地奈德对伴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极低出生体质量儿(VLBWI)心功能的保护作用,并评估联合用药的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8月-2011年3月南京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胎龄<34周、出生体质量<1 500 g、出生4 h内发生RDS的早产儿30例,将其随机分为PS+布地奈德组和PS组。PS+布地奈德组使用PS和布地奈德混合剂(每70 mg PS中加入0.25 mg布地奈德),PS剂量70 mg.kg-1,布地奈德0.25 mg.kg-1。PS组单使用PS,剂量70 mg.kg-1。在出生30~60 min由气管内滴入。于1、7、14 d进行血清CK-MB和肌钙蛋白测定,同时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对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右心室射血分数(RVEF)、二尖瓣舒张早期和舒张晚期血流峰比值(MVE/A)、三尖瓣舒张早期和舒张晚期血流峰比值(TVE/A)、左心室(LV)-Tei指数进行测定。结果 PS+布地奈德组血清CK-MB和肌钙蛋白14 d低于PS组(Pa<0.05);与PS组比较,PS+布地奈德组心脏收缩功能LVEF 14 d明显增加(P<0.05),RVEF 7、14 d均明显增加(Pa<0.05)。2组MVE/A和TVE/A均逐渐增加,PS+布地奈德组增加明显,MVE/A 14 d,TVE/A 7、14 d与PS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a<0.05)。PS+布地奈德组LV-Tei指数14 d低于PS组(P<0.05)。结论使用PS联合布地奈德对伴RDS的VLBWI进行干预对其心脏具有保护作用,可促进心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67.
吸入一氧化氮治疗早产儿低氧性呼吸衰竭的Meta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国内、外吸入一氧化氮(iNO)治疗早产儿低氧性呼吸衰竭(HRF)的研究结果,采用Meta分析方法综合评价iNO治疗早产儿HRF的临床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指导。方法 制定原始文献的纳入标准、排除标准及检索策略,检索PubMed、EMBASE、Ovid、Springer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等,获得iNO治疗早产儿HRF的临床文献。使用国际Cochrane中心推荐的方法进行文献质量评估后,采用Review Manager 4.2软件对满足纳入标准的有关iNO治疗早产儿HRF的RCT研究进行Meta分析。选取iNO治疗组和对照组用氧时间、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期间的病死率作为近期观察指标;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颅内出血或脑白质软化(PVL)、早产儿视网膜病(ROP)的发生率、1岁时随访脑瘫、Bayley 精神发育指数(MDI)或精神运动发育系数(PDI)<2个标准差(s)的发生率为终点疗效观察指标,得出合并后疗效的优势比(OR)及其95%CI进行定性、定量综合评估。结果 共检索出883篇文献,对符合标准的9篇RCT文献进行Meta分析,漏斗图检验未发现发表偏倚。Meta分析结果显示治疗后的近期观察指标:3项RCT研究:用氧时间:iNO治疗组(n=259)低于对照组(n=259),P<0.05;机械通气时间:iNO治疗组(n=259)和对照组(n=25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住院时间:iNO治疗组(n=259)低于对照组(n=259),P<0.05;6项住院期间患儿病死率的RCT研究:iNO治疗组(n=1 084)和对照组(=1 09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的终点疗效观察指标:5项BPD发生率的RCT研究:iNO治疗组(n=618)低于对照组(n=621),P<0.05;5项颅内出血(所有级别)发生率的RCT研究:iNO治疗组(n=787)和对照组(n=80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项颅内出血(3级或4级)发生率的RCT研究:iNO治疗组(n=767)发生率低于对照组(n=784),P<0.05;5项颅内出血(3级或4级)或PVL发生率的RCT研究:iNO治疗组(n=1 021)和对照组(n=1 01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项阈值ROP发生率的RCT研究:iNO治疗组(n=608)和对照组(n=6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项ROP发生率的RCT研究:iNO治疗组(n=474)和对照组(n=46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项需要手术治疗ROP发生率的RCT研究:iNO治疗组(n=294)和对照组(n=28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项随访至1岁时脑瘫发生率的RCT研究:iNO治疗组(n=168)和对照组(n=18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项Bayley MDI<2s发生率的RCT研究:iNO治疗组(n=156)和对照组(n=11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项Bayley PDI<2s发生率的RCT研究:iNO治疗组(n=155)和对照组(n=1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现有的RCT研究结果还不支持iNO作为早产儿HRF的常规治疗方法,仍需要大样本、多中心RCT研究和远期神经系统发育情况随访来探讨iNO治疗早产儿HRF的确切疗效。 相似文献
68.
宫内窘迫新生儿脐动脉血激活素A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宫内窘迫新生儿脐动脉血激活素A(ACT A)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生物素-亲和素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40例正常妊娠对照组及35例胎儿宫内窘迫孕妇的新生儿脐动脉血ACT A水平,同时行脐动脉血血气分析。结果宫内窘迫孕妇组新生儿脐动脉血ACTA水平为(1235.89±178.78)ng/L,对照组为(627.28±75.24)ng/L,二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脐动脉血血气分析,胎儿宫内窘迫组pH、p(O2)、碱剩余(BE)低于对照组,二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a<0.05),而p(CO2)高于对照组,二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胎儿宫内窘迫组新生儿脐动脉血ACTA水平与pH、p(O2)、BE呈负相关(r=-0.849,-0884,-0.817Pa<0.05);与脐动脉血p(CO2)呈显著正相关(r=0.835P<0.05)。结论胎儿宫内窘迫孕妇脐动脉血ACT A水平明显增加,且和脐动脉血气有明显的相关性,可作为一项新的临床指标预测胎儿宫内窘迫。 相似文献
69.
目的:评价早产对儿童智力发育的影响及早期干预的作用。方法: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EMBASE、万方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中国维普数据库,检索起止时间均为1980年1月至2011年11月。由2名系统评价员进行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数据分析采用RevMan 5.0.13软件,检验异质性,并根据异质性结果选择相应的效应模型。结果:共纳入18项研究评价早产对儿童智力发育的影响,15项研究(16篇文献)评价早期干预对早产儿智力心理发育的作用。9篇文献提及随机分配方法,9篇文献提及分配方案隐藏,9篇文献提及对研究对象、治疗方案实施者、研究结果测量者采用盲法,12篇文献提及结果数据的完整性,10篇文献提及选择性报告研究结果,没有文献提及其他偏倚来源。早产儿智商(IQ)明显低于足月儿(SMD=-11.62,95%CI: -13.21~-10.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4.37,P<0.001)。对胎龄与IQ的关系进行分层分析,发现胎龄越低,IQ越低,儿童期随访,IQ从胎龄34~36周的112.7逐渐降至胎龄25周的82.1。对早期干预的作用进行了评价,各组婴儿(早产儿纠正年龄)于生后6、12、18、24、36个月采用贝利婴儿发育量表(BSID)测定智力发育指数(MDI)和运动发育指数(PDI),结果表明早期干预组MDI与PDI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均<0.01。早期干预可显著降低早产儿智力异常的发生率(OR= 0.25,95%CI: 0.15~0.41)。结论:本Meta分析表明早产儿IQ明显低于足月儿,并随着胎龄的降低而逐渐减低,对早产儿早期干预可明显改善早产儿智力水平,降低智力异常的发生率。但早产儿干预仍缺少长期的随访研究,需要进一步的评价。 相似文献
70.
目的 探讨学龄期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CH)儿童抑郁及社会支持状况.方法 选取南京市经新生儿筛查确诊的永久性CH学龄期儿童45例(CH组)及性别、年龄与之相匹配的健康儿童45例(健康对照组),2组儿童均接受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其抑郁情况,采用肖永源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其社会支持状况.结果 CH组儿童抑郁发生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31.11% vs 6.67%),CH组儿童SDS正常标准分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47.56±10.13)分vs(32.75±7.6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组儿童的客观支持分、主观支持分、对支持的利用度评分和社会支持总分均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a<0.05).CH儿童的抑郁状况与社会支持总分、主观支持以及对支持的利用度均存在负相关(Pa<0.05);但与客观支持无相关性(P>0.05).结论 学龄期CH儿童抑郁发生率较高,SDS正常标准分升高,得到的社会支持度偏低;应给予CH儿童针对性的主观支持和心理干预,以减少CH儿童抑郁症状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