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4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63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13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9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64篇
内科学   57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5篇
特种医学   33篇
外科学   81篇
综合类   141篇
预防医学   45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3篇
中国医学   44篇
肿瘤学   1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41.
用胞浆分裂阻微核法 (CBMN)对 3例60 Co源辐射事故受照者进行生物剂量估算。采用常规培养加松胞素B方法制备CBMN标本 ,CBMN以千分数表示。 3例受照者依据CBMN率估算的个体辐射剂量分别为 0 .97Gy(A)、0 .74Gy(B)、和 0 .5 8Gy(C)、,与染色体“双 环”畸变剂量和物理剂量接近 ,与放射损伤的临床诊断亦相符合。CBMN分析是较可靠的生物剂量估算方法  相似文献   
42.
淋巴细胞微核测定是细胞遗传学方法之一,对淋巴细胞微核率的观察,不仅能早期发现辐射效应,而且还能对受照个体进行生物剂量估算.淋巴细胞微核与染色体畸变密切相关,且微核分析方法具有更简便、快速的特点,也是评价放射工作者所受辐射损伤的一项非常有意义的指标.为了更好地对河南省省管放射工作人员进行健康监护,每年对省管单位放射工作人员进行微核检查,现将2006年检查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3.
目的 探讨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受照剂量与其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的关系。方法 纳入本研究的放射工作人员921例,按工种分为放射诊断(n=481)、放射治疗(n=153)、核医学(n=83)、介入放射学(n=90)和工业探伤(n=114)5组,采用微量全血培养法进行微核检测。结果 统计学分析显示5组放射工作人员间人均年有效剂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3.809,P<0.05),其中介入放射学组、核医学组均高于放射诊断、放射治疗组和工业探伤组(P<0.05),而且介入放射学组的微核率明显高于放射诊断、放射治疗组(P<0.05),但微核率与个人年有效剂量间未见明显量效关系(P>0.05);不同体检类别间微核率比较,岗前组与岗中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8.526,P<0.05),随着年龄的增加,岗中组微核率有增加趋势(P<0.05)。结论 放射工作人员仍存在低剂量电离辐射诱发的遗传损伤,应进一步加强对介入和核医学工作人员的防护,降低辐射损伤。  相似文献   
44.
正在心脑血管病的治疗、预防和急救中,有三种药,是我们最为熟悉:阿司匹林、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到底心脏血管病突发急救时该用哪个?什么情况下用哪种?阿司匹林首先,我们平时听的最多的就是"阿司匹林",它与青霉素、安定同列为世界三大经典药物,贡献在于大大降低了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与死  相似文献   
45.
葛根素注射液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葛根素注射液对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随机对该病门诊及住院确诊患者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28例葛根素注射液静脉滴注;对照组28例复方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两组在治疗期间均辅助行颈椎牵引.观察并记录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检查及眩晕等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红血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血浆粘度均有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葛根索注射液具有明显的增加椎动脉血流量、降低血液牯度,可明显提高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故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理想的新型中药制剂.  相似文献   
46.
宫内感染早产大鼠脑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宫内感染对早产胎鼠脑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表达的影响,以探讨宫内感染与脑白质损害的内在免疫学机制,为临床早产儿脑白质损伤的诊断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孕鼠随机分为两组:感染组和对照组。感染组:建立宫内感染的动物模型,于孕鼠怀孕15 d腹腔注射内毒素;对照组:孕鼠怀孕15 d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分别于给药后2、4、12、24、72 h剖腹取胎鼠,取脑组织行石蜡切片。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胎盘及早产胎鼠脑组织病理特点,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早产胎鼠脑组织中GFAP的变化情况。【结果】感染组胎盘组织见中性粒细胞浸润,感染组胎鼠脑组织病理改变包括脑白质染色淡,结构疏松等。感染组胎鼠脑组织GFAP表达12、24、72 h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结论】GFAP参与了内毒素所致的脑白质损伤。  相似文献   
47.
48.
目的 研究胺碘酮在体外直流同步电复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持续性房颤中的作用.方法 165例瓣膜置换术后的持续性房颤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85例)和对照组(80例).电复律前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和安慰剂.试验组除常规药物外,加用胺碘酮.两组比较体外同步直流电复律的成功率及复律12个月后窦性心律维持率.试验终点为电复律后第12个月.结果 体外同步电复律后两组比较,试验组转复成功率(100%)高于对照组(70%),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复律12个月后窦性心律维持率比较,试验组(74.11%)大于对照组(51.2%),有显著差异.结论 胺碘酮能提高瓣膜置换术后持续性房颤体外同步直流电复律的成功率及转复后窦性心律维持率.  相似文献   
49.
目的:研究四川省名医刁本恕创制的扶正减毒抗癌方对非小细胞肺癌放射治疗所致急性肺损伤的防治作用。方法:纳入符合条件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放疗)及治疗组(常规放疗加中药),每组30人,均治疗4周。结果:治疗组30例对照组28例完成实验。治疗后1月两组放射性肺炎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治疗后3月治疗组放射性肺炎发生率10.00%,低于对照组32.14%(P0.05);治疗后1月治疗组咳嗽、咯痰、疲劳乏力、口干咽燥4项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治疗后3月治疗组咳嗽、咯痰、疲劳乏力、胸闷气短、口干咽燥5项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月两组体力指数积分无显著差异,而治疗后3月治疗组体力指数积分高于对照组(P0.05);1年生存率治疗组33.3%,高于对照组10.71%(P0.05),2年生存率未发现统计学差异。结论:扶正减毒抗癌方能减轻非小细胞肺癌放疗所致急性肺损伤,缓解相关临床症状,改善患者体力,提高1年生存率。  相似文献   
50.
目的 用染色体畸变分析方法对河南“4 2 6”6 0 Co辐射事故 7例受照者 ,进行了早期生物剂量估算。方法 照后 4~ 5d取血培养 ,分析第一次有丝分裂细胞“双 环”畸变率 ,并由此估算生物剂量。用“双 环”畸变在细胞间的泊松分布情况 ,检验照射的均匀性。结果  7例受照者依据“双 环”畸变率估算的个体辐射剂量分别为 5 0 9Gy(梅 )、2 6 1Gy(天 )、2 49Gy(旺 )、0 89Gy(勇 )、0 70Gy(民 )、0 5 8Gy(义 )和 0 0 8Gy(宇 ) ,与用物理方法测定的剂量比较接近 ,亦与放射损伤的临床诊断完全吻合。泊松分布检验证实 ,“梅”和“旺”双 环畸变偏离泊松分布 ,其余 5例符合泊松分布。结论 染色体畸变分析是非常可靠的生物剂量估算方法。“梅”和“旺”受到不均照射 ,其他 5例受到比较均匀的照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