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0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32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41.
目的观察角茴香醇提物的抗炎作用。方法采用大鼠棉球肉芽肿法、大鼠足跖肿胀法观察角茴香醇提物的抗炎作用。结果角茴香醇提物能明显抑制大鼠棉球肉芽肿形成,1g.kg-1、2g.kg-1、4g.kg-1三个剂量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角茴香醇提物对角叉菜胶致大鼠的足跖肿胀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2g.kg-1、4g.kg-1两个剂量组在致炎后1、2、3、4 h所测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结论角茴香醇具有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42.
注射用更昔洛韦治疗巨细胞病毒感染临床观察解放军总医院血液科(北京,100853)柴铁,楼方定,韩晓萍注射用更昔洛韦(ganciclovir),商品名Cytovene,其主药为更昔洛韦,化学名为9-(1,3-二羟基-2-丙氧甲基)-鸟嘌呤,是一种高效、...  相似文献   
43.
患者 ,男 ,36岁。因乏力、腹胀、进行性消瘦就诊。查体 :贫血貌 ,心肺未见异常 ,腹平软 ,肝未触及 ,脾大 :甲乙线 2 5cm ,甲丙线 19cm ,丁戊线 3cm。血常规 :Hb 5 9g L ,WBC 185 .9×10 9 L ,早幼粒细胞 0 .0 4 ,中幼粒细胞 0 .2 0 ,晚幼粒细胞0 18,嗜碱粒细胞 0 .0 3,杆状核细胞 0 .2 3,分叶核细胞 0 .2 4 ,BPC 130× 10 9 L。骨髓增生活跃 ,粒∶红 =4 6∶1,粒系增生极度活跃 ,占有核细胞的 0 .92 0 ,原始粒细胞 0 .0 0 2 ,早幼粒细胞0 0 4 2 ,中性中幼粒细胞 0 .190 ,杆状核细胞 0 .176 ,分叶核细胞 0 .2 96 ,嗜酸粒…  相似文献   
44.
45.
46.
目的:探讨耐药结核病患者的治疗及护理干预。方法:分析我科2009年1月—2012年12月30例耐药结核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护理方法。结果:30例耐药结核病患者经医学隔离、选用敏感药物抗痨及护理干预,住院期间未发生交叉感染,遵医行为大幅度提高,症状改善,病情缓解带药出院。结论:耐药结核病患者自觉采取消毒隔离措施及遵医嘱规范治疗,才能提高治愈率,降低耐药结核病的传播。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讨异丙肾上腺素对房室结性心动过速(AVN-RT)消融终点的判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8.
1997年8月至2003年11月在我科住院儿童PSVT患者32例,年龄10.2±4.3岁.其中男18例,女14例;合并先天性心脏病Ebstein畸形1例.  相似文献   
49.
目前,临床上应用小计量米非司酮配伍甲基睾丸素治疗更年期功血已取得了肯定效果。本文就近年来笔者应用米非司酮联合甲基睾丸素治疗围绝经期功血的临床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以验证其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0.
目的对11例经静脉安置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的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进行临床观察,了解ICD的治疗效果。方法11例患者男性10例,女性1例,年龄(42~69)岁。基础心脏病为冠心病5例、心肌病2例、Brugada综合征1例、先天性长QT综合征1例,基础心脏病不明2例。所有患者均经临床证实有室性心动过速或/和心室颤动。ICD具有多项治疗及信息储存记忆功能,随访时通过体外程控仪调出ICD储存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植入成功,随访29.3(2~64)个月,7例患者分别接受了抗心动过速起搏、电转复及电除颤治疗。1例发生1次室性心动过速,ICD未能察觉,经调整参数后,2次成功地采用抗心动过速起搏超速抑制了室性心动过速;1例患者术后4个月不明原因死亡。结论ICD是治疗恶性心律失常的有效治疗手段,常规进行随访和设定合适的诊断和治疗参数,对保证:ICD及时有效的治疗较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