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3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1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 探讨剖宫产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防治方法,适当和及时处理有利于减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采取微波治疗,能减轻病人痛苦,缩短治疗时间.方法 本文对1650例剖宫产患者中术后发生脂肪液化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切口液化率为1.2%,与肥胖、术前合并症(如贫血、糖尿病等)、二次手术切口、术后咳嗽、羊水污染及缝合技术有关.结论 术前治疗合并症、术中操作仔细、止血彻底,缝合细致及用生理盐水冲洗皮下脂肪层,可降低其发生率.  相似文献   
42.
目的 探讨HBeAg对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功能的调节作用. 方法 以重组的HBeAg体外刺激CHB患者和健康志愿者的PBMC,用流式细胞术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其刺激前后Th1/Th2型细胞因子的变化情况,并观察HBeAg对CHB患者PBMC表面细胞程序性死亡受体(PD)1及其配体(PD-L)1表达的影响.两组间资料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 PD-1/PD-L1表达水平与HBV DNA拷贝数的相关性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 HBeAg刺激后可使HBeAg阴性CHB患者和健康志愿者CD3+CD4+T淋巴细胞内干扰素(IFN)γ表达水平(0.17%±0.08%与0.17%±0.04%)明显低于未刺激组(0.30%±0.16%与0.32%±0.12%),t值分别为-2.382和-4.190,P值均<0.01;培养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IL)-6、IL-10和肿瘤坏死因子α含量明显高于未刺激组(HBeAg阴性CHB患者的t值分别为2.504,3.583和4.324,健康志愿者t值分别为3.542,6.246和5.273,P值均<0.01).HBeAg刺激PBMC后,HBeAg阴性CHB患者和健康志愿者CD14+细胞表面PD-L1表达水平分别为13.02%±4.98%和3.10%±2.47%,明显高于未刺激组的5.89%±1.56%和0.97%±0.83%,t值分别为4.815和3.454,P值均<0.05.基础状态下在HBeAg阳性CHB患者外周血中,CD3+CD4+T淋巴细胞内IFNγ表达水平为0.23%±0.09%,明显低于HBeAg阴性CHB患者和健康志愿者的0.34%±0.15%和0.35%±0.09%(t=-3.177,P<0.01 ; t=-4.541,P<0.01);而IL-4表达水平为0.39%±0.16%,明显高于HBeAg阴性CHB患者和健康志愿者的0.26%±0.12%和0.23%±0.12%,t值分别为3.382和4.393,P值均<0.01.基础状态下在HBeAg阳性CHB患者外周血中,CDB+T淋巴细胞表面PD-1和PD-L1表达水平明显高于HBeAg阴性CHB患者及健康志愿者(P值均< 0.01),CD14+T淋巴细胞表面PD-L1表达水平显著高于HBeAg阴性患者和健康志愿者,t值分别为5.092和5.473,P值均<0.01 ; HBeAg阴性CHB患者外周血中CD3+T淋巴细胞表面PD-L1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志愿者(t=3.214,P<0.01).结论 HBeAg可以明显抑制Th1型细胞因子IFN γ的产生,促进Th2型细胞因子IL-6和IL-10分泌,上调外周血PBMC表面PD-1/PD-L1的表达,从而有利于形成对HBV感染的免疫耐受.因此,HBeAg可能是造成慢性HBV感染者体内免疫耐受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43.
目的: 构建人源天然库容量大、多样性好的核糖体展示单链抗体(scFv)库.方法: 采集人新鲜外周血分离淋巴细胞,提取总RNA,用RT-PCR扩增人抗体VH和VL基因,同时扩增作为间隔区的人抗体CK基因;采用重叠延伸PCR(简称SOE PCR)技术连接VH-VL-CK基因,同时引入T7启动子和核糖体结合位点序列,体外构建核糖体展示scFv库模板,连接T-Vector转化E.coli DH5α大肠杆菌,蓝白筛选,挑取阳性克隆测序以鉴定scFv组装.结果: 成功构建了库容量达3.1×1013的人源性胃癌核糖体展示scFv库.结论: 构建的大容量人源性胃癌核糖体展示抗体库可以成为进一步筛选多种特异性人源抗体的实验平台,为开发治疗性人源抗体奠定了很好的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44.
妊娠期龈炎是妇女在妊娠期间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由于女性激素水平升高,原有的牙龈慢性炎病加重,牙龈充血肿大,它影响孕妇的食物咀嚼,消化和吸收,同时也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由于孕妇在孕期不宜全身使用抗生素,常常通过口腔卫生教育来控制牙龈炎症,疗效一般。我们对患者进行超声波洁牙后再给予细致的口腔卫生指导,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因牙龈出血来我院口腔门诊就诊的妊娠12~27周的孕妇共70例,年龄23~30岁,均为第1胎,孕早期(<12周)24例,孕中期(12~27周)46例,主要症状为:口腔卫生差,牙面软垢多或有牙结石,…  相似文献   
45.
目的体外诱导健康人外周血单核细胞来源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动态定量分析DC表达Toll样受体(TLRs)的种类,探讨TLRs的表达水平与DC成熟的相关性。方法用羟乙基淀粉(HES)分离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经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重组人白细胞介素4(rhlL4)诱导培养DC,于培养5d加或不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干扰素一仅(IFN一仅),诱导其为成熟与未成熟两种类型的细胞。分别于3、5、7d用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单抗)标记未成熟DC(immature DC,imDC)和7d成熟DC(mature DC,mDC),在流式细胞仪(FACS)上检测,用CellQuest软件分析细胞表面共刺激分子(B7—1、B7—2)和MHCII类分子以及细胞内、外TLR3、TLR4、TLR7、TLR8、TLR9的表达百分率。结果健康人TLR3在imDC细胞膜表面的表达高于细胞内,并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有所下降;TLR4则主要表达在imDC细胞膜外,并伴随着干预性成熟而下降;TLR7在imDC细胞内的表达高于细胞表面,并随着imDC生长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加,DC成熟时表达下降;TLR8和TLR9细胞内外均有表达,但细胞内稍高于细胞外,随DC成熟而表达增加。结论健康人单核细胞来源的DC表面TLRs的表达具有多样性,TLRs在DC的不同分化阶段表达模式不同,这种差异可能是DC通过TLRs识别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pathogen 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PAMPs)的基础,从而有效地调节或控制固有免疫与获得性免疫。  相似文献   
46.
本文研究SLE发病过程中血清补体替代途径的活化.对36例SLE患者同时测定血清补体ACH50,B因子、CH50,C3和C4,其结果表明除经典途径活化外,替代途径亦被激活.其B因子不仅与SLE发病有关,而且与疾病的活动性相关.B因子的变化与C3,C4变化相一致,尤其在活动性SLE.  相似文献   
47.
决明子现代药理研究概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韩亚萍 《环球中医药》2009,2(6):461-463
决明子为豆科植物决明或小决明的干燥成熟种子。具有清肝明目,润肠通便之效,既能清泻肝火,又能益肾阴。用于目赤涩痛,羞明多泪,头痛眩晕,目暗不明,大便秘结等症。《神农本草经》列决明子为上品:"助肝气、益精水、治头风、明目疾……久服轻身。"现代药理研究证明,其具有很多药用价值。  相似文献   
48.
目的:评价伢典微创化学机械去龋齿治疗幼儿龋齿的有效性、安全性和实用性。方法:门诊幼儿龋齿病人50例,随机分为伢典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0例,分别采用伢典凝胶去龋和常规磨牙去龋,比较两组幼儿的感受、治疗所用时间、治疗效果、幼儿感受程度。结果:伢典治疗组病儿痛苦小、安全、愿意接受,只是所用时间长于对照组。结论:伢典微创化学机械去龋治疗幼儿龋齿安全、有效、无痛。  相似文献   
49.
乳牙龋病发病率较高,而且进展迅速,多数患儿就诊时已发展为牙髓炎或根尖炎。对于乳牙的感染根管现在趋向于做根管治疗,但由于乳牙根管解剖形态特殊多变和儿童不易配合的特点,操作有一定困难。我们自1995年以来,对75名患儿89颗乳磨牙尖周病进行了空管药物疗法...  相似文献   
50.
目的 对阿德福韦酯(ADV)与替比夫定(TBV)治疗慢性乙肝(CHB)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进行对比分析.方法 选取浙江省金华市中心医院药剂科2011年9月~2013年4月接诊的CHB患者98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49例)和对照组(4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ADV进行治疗,实验组采用ADV联合TBV的方法进行治疗.在治疗第12、24、48周分别检测患者HBV DNA、乙肝病毒标志物(HBVM)以及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复常、淋巴亚细胞群,从而对ADV联合TBV治疗CHB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 治疗第12、24、48周,实验组患者的HBVDNA、HBeAg转阴率分别为57.1%、65.3%、87.8%和18.4%、32.7%和40.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0.8%、46.9%、61.2%和8.2%、18.4%、30.6%,实验组ALT和AST复常率分别为53.1%、73.5%、89.8%和40.8%、57.1%、79.6%,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更高.且实验组淋巴亚细胞群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上述比较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DV与TBV治疗CHB的效果显著,安全性高,是临床上治疗CHB的较佳选择之一,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