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413篇 |
免费 | 94篇 |
国内免费 | 51篇 |
专业分类
儿科学 | 34篇 |
妇产科学 | 5篇 |
基础医学 | 119篇 |
口腔科学 | 3篇 |
临床医学 | 228篇 |
内科学 | 83篇 |
皮肤病学 | 8篇 |
神经病学 | 29篇 |
特种医学 | 83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9篇 |
外科学 | 60篇 |
综合类 | 340篇 |
预防医学 | 172篇 |
眼科学 | 17篇 |
药学 | 194篇 |
2篇 | |
中国医学 | 145篇 |
肿瘤学 | 2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4篇 |
2023年 | 37篇 |
2022年 | 40篇 |
2021年 | 67篇 |
2020年 | 49篇 |
2019年 | 32篇 |
2018年 | 40篇 |
2017年 | 25篇 |
2016年 | 35篇 |
2015年 | 30篇 |
2014年 | 85篇 |
2013年 | 58篇 |
2012年 | 86篇 |
2011年 | 93篇 |
2010年 | 87篇 |
2009年 | 78篇 |
2008年 | 48篇 |
2007年 | 78篇 |
2006年 | 64篇 |
2005年 | 81篇 |
2004年 | 65篇 |
2003年 | 45篇 |
2002年 | 34篇 |
2001年 | 20篇 |
2000年 | 43篇 |
1999年 | 21篇 |
1998年 | 25篇 |
1997年 | 25篇 |
1996年 | 14篇 |
1995年 | 20篇 |
1994年 | 13篇 |
1993年 | 11篇 |
1992年 | 8篇 |
1991年 | 16篇 |
1990年 | 11篇 |
1989年 | 11篇 |
1988年 | 7篇 |
1987年 | 5篇 |
1986年 | 4篇 |
1985年 | 6篇 |
1984年 | 6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5篇 |
1981年 | 2篇 |
1979年 | 1篇 |
196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5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2.
慢性泪囊炎是眼科的常见病,临床表现为泪囊、眦角和结膜内有较多黏液或脓性分泌物,最后导致鼻泪管堵塞,长期溢泪.现国内外多采用在鼻内窥镜下行鼻腔泪囊造口术治疗慢性泪囊炎.与传统鼻外进路泪囊鼻腔造口术相比,避免了传统手术所需的颜面部切口,面部无瘢痕,并能更好地防止鼻腔内造口阻塞,并发症少,疗效高,再次手术可行等优点,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理想方式,备受女性患者的喜爱.我院2001年4月-2006年3月治疗22例患者.疗效不亚于鼻外进路[1].现将22例鼻内窥镜下鼻腔泪囊造口术的围手术期护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3.
为了解我区麻疹流行病学特征,更好地贯彻实施《河南省1997~2010年消除麻疹行动计划》及《平顶山市加速麻疹控制规划》,现对我区1994~2003年10年间麻疹流行特征进行分析,并探讨控制策略,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4.
目的:观察补元祛邪散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对PGI1、TXA2的影响。方法:将164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4例)与对照组(80例)。治疗组在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服补元祛邪散;对照组只用西药治疗。2组均以5周为1个疗程。观察2组临床疗效、心绞痛发作及持续时间、心电图变化及血浆中前列腺环索(PGI1)、血栓素(TXA2)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均较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心电图变化治疗组较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同时均能提高血浆中PGI2含量、降低血浆中TXA1含量,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元祛邪散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有显著疗效,并在提高血浆中PGI2的含量、降低血浆中TXA2的含量方面有显著的正面作用。 相似文献
55.
56.
目的:评价4种用药方案预防剖宫产术后感染的成本-效果。方法:将311例剖宫产患者随机分为A(氨苄西林/舒巴坦)、B(头孢噻肟钠 甲硝唑)、C(头孢哌酮/舒巴坦)、D(头孢曲松钠)4组进行临床疗效观察和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4组用药方案的成本分别为1220.17±177.08元、1061.99±76.34元、1097.87±120.50元、996.74±94.24元,有效率分别为82.50%、92.86%、85.90%、85.54%,成本-效果比分别为14.79、11.44、12.78、11.65。结论:B方案预防剖宫产术后感染较为经济、合理。 相似文献
57.
58.
目的:探讨福建畲族男性DYS19、DYS389I、DYS393多态性与身高之间的关系.方法:调查福建畲族健康男性152例,测量其身高.应用AmpFlSTR(R) YfilerTM荧光标记复合扩增系统及自动测序法,对152例研究对象进行DYS19、DYS389I、DYS393的等位基因分型.结果:福建畲族成年男性的身高在DYS19、DYS389I基因座的不同基因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DYS393基因座的不同基因型间无差异.结论:福建畲族DYS19、DYS389I的遗传多态性可能与福建畲族男性身高增长有关,DYS393对福建畲族男性身高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59.
目的通过高氧诱导建立新生大鼠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模型, 动态观察其肺组织病理改变并检测肺组织中miR-876-3p的表达, 探讨miR-876-3p在BPD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新生SD大鼠8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高氧组(FiO2 60%)及空气组(FiO2 21%)。分别于生后第1、7、14、21天取大鼠肺组织标本, 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 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检测miR-876-3p的表达。结果生后21 d内, 随高氧暴露时间延长, 高氧组大鼠较空气组大鼠一般生长情况差, 体重低[14 d:(35.46±1.62)g比(37.08±1.25)g;21 d:(51.92±1.83)g比(58.87±2.43)g],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后第14、21天, 高氧组大鼠辐射状肺泡计数较空气组大鼠明显减少,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后第7、14、21天, 空气组大鼠与高氧组大鼠肺泡间隔厚度相比均偏低,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氧组miR-876-3p的表达在生后第7、14、21天较同时间点空气组明... 相似文献
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