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061篇 |
免费 | 60篇 |
国内免费 | 62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25篇 |
儿科学 | 73篇 |
妇产科学 | 12篇 |
基础医学 | 85篇 |
口腔科学 | 34篇 |
临床医学 | 325篇 |
内科学 | 101篇 |
皮肤病学 | 5篇 |
神经病学 | 51篇 |
特种医学 | 55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1篇 |
外科学 | 96篇 |
综合类 | 590篇 |
预防医学 | 268篇 |
眼科学 | 9篇 |
药学 | 218篇 |
3篇 | |
中国医学 | 188篇 |
肿瘤学 | 4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篇 |
2023年 | 23篇 |
2022年 | 29篇 |
2021年 | 28篇 |
2020年 | 21篇 |
2019年 | 33篇 |
2018年 | 25篇 |
2017年 | 19篇 |
2016年 | 30篇 |
2015年 | 27篇 |
2014年 | 68篇 |
2013年 | 80篇 |
2012年 | 102篇 |
2011年 | 108篇 |
2010年 | 90篇 |
2009年 | 132篇 |
2008年 | 144篇 |
2007年 | 130篇 |
2006年 | 129篇 |
2005年 | 101篇 |
2004年 | 117篇 |
2003年 | 105篇 |
2002年 | 73篇 |
2001年 | 82篇 |
2000年 | 97篇 |
1999年 | 63篇 |
1998年 | 28篇 |
1997年 | 37篇 |
1996年 | 41篇 |
1995年 | 41篇 |
1994年 | 48篇 |
1993年 | 21篇 |
1992年 | 22篇 |
1991年 | 11篇 |
1990年 | 10篇 |
1989年 | 12篇 |
1988年 | 8篇 |
1987年 | 8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9篇 |
1984年 | 5篇 |
1983年 | 6篇 |
1982年 | 4篇 |
1981年 | 3篇 |
1980年 | 2篇 |
1979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1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991.
992.
糖尿病母亲新生儿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患儿,女,2 d,生后发现血糖低2 d入院。患儿母亲患糖尿病5年,给予胰岛素治疗,孕期空腹血糖6.0~6.6 mmol/L,餐后血糖具体不详。该患儿系第1胎第1产,胎龄36+3周,剖宫产娩出,双胎之大,出生体重3000 g,羊水、胎盘、脐带未见异常,脐带绕颈1周。Apgar评分不详,生后口周发绀,呼吸不规则,于当地医院给予吸氧治疗后好转。监测血糖低于正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研究枕动脉起始的位置、管径、行程、分支、分布 ,为颅外内血管搭桥和枕、椎动脉吻合提供解剖学依据。 [方法 ]用 32侧动脉注入红色乳胶的成人头颈标本 ,逐层解剖暴露枕动脉的全程、椎动脉的第 3段。用游标卡尺测量、照相 ,作统计分析。 [结果 ]枕动脉在二腹肌后腹下缘起于颈外动脉后壁 ,沿二腹肌后腹行向后上 ,再转向该肌深面、内侧 ,经乳突内侧的枕动脉沟 ,向后经头上斜肌外缘穿项枕深筋膜 ,在上项线下方 (1 7.1 3± 3.1 4 )mm ,枕外隆凸外侧 (2 7.5 7± 5 .72 )mm处至枕部皮下。枕动脉起点处的管径为 (1 .93± 0 .2 3)mm ,在枕部穿出点的管径为 (1 .72± 0 .2 4 )mm。枕动脉枕支分为主干型、二支型和三支型 ;椎动脉第 3段在寰椎侧块上关节凹后方呈“U”形弯曲 ,管径为 (3.71± 0 .5 9)mm ,周围有丰富的静脉网和交感神经丛。 [结论 ]本研究为枕动脉—大脑中动脉皮质支或小脑下后动脉吻合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 ,枕动脉与椎动脉第 3段吻合术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疾病提供了解剖依据 相似文献
994.
结肠直肠癌细胞DNA及CD44含量与肿瘤形成和转移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结肠直肠癌细胞DNA含量及CD4 4的定量检测与癌形成和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 (flowcytometry ,FCM)对手术切除的结肠直肠癌组织及癌旁周围正常组织细胞进行DNA含量及倍体测定、CD4 4定量检测。结果 :DNA含量在结直肠癌组明显增高 ,二倍体细胞明显减少 ,而异倍体明显增多 ,在结直肠癌组异倍体率为 6 6 6 % ;同时CD4 4在结直肠癌组明显高于癌旁周围正常组织组 (P <0 0 1) ,CD4 4在有淋巴结转移组和无淋巴结转移组中有极显著差异 (P <0 0 1)。结论 :癌细胞DNA含量及异倍体率增加 ,CD4 4的表达与结肠直肠癌形成、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995.
996.
《方剂学》将五苓散归类于祛湿剂中利水渗湿剂的子目录中,认为其病机为膀胱气化不利,将其功用归结为利水渗湿、温阳化气,用以治疗膀胱蓄水证。《伤寒论》中亦将五苓散证之病机归结为膀胱气化不利兼有表证,言其功用为通阳化气、利水解表。文章就五苓散方证之病机、方药组成及煎服法等方面进行分析,得出五苓散方证病位并非膀胱,乃定位于脾,认为其功用亦并非解表,并将其煎服法中的白饮作为主药,得出其功用为祛湿邪、通水道、生津液的新解。故此,凡津液亏损、水道不通、湿邪内蕴之诸证,皆可以此方治之,扩大了五苓散的临床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997.
998.
重型颅脑损伤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原因及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型颅脑损伤往往病情危重,伤情复杂,并发症多。重型颅脑损伤一旦并发急性肾衰竭(Acutere-nalfailure,ARF),预后极差,病死率极高。有报道,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者约占50%,而这类患者又常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病死率高达80%[1]。临床上也发现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经常并发ARF 相似文献
999.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联合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00例按治疗药物不同分为辛伐他汀联合卡维地洛组(治疗组)50例和单用辛伐他汀组(对照组)50例,观察用药前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46例(92.0%)高于对照组36例(72.0%)(χ2=4.112,P〈0.05);2组治疗后HR、SBP、DBP均较治疗前下降(t=2.123,t=2.278,t=2.241,P〈0.05);治疗组治疗后HR、SBP、DBP均较对照组下降(t=2.145,t=2.318,t=2.285,P〈0.05);2组治疗后LVEDd、LVESd较治疗前下降(t=2.313,t=2.358,P〈0.05);LVEF较治疗前上升(t=2.391,P〈0.05);治疗组治疗后LVEDd、LVESd、LVEF较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t=2.215,t=2.288,t=2.315,P〈0.05)。结论辛伐他汀联合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安全有效,可明显提高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 探讨人参皂甙单体Rg3对人红白血病细胞株K562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 将人红白血病细胞株K562细胞传代培养至对数生长期,分组加入不同浓度的人参皂甙单体Rg3,并设置空白对照组.用MTT比色法观察Rg3对体外培养的K562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同浓度人参皂甙单体Rg3对K562细胞的凋亡作用及计数凋亡率(AR);硝基四氮唑(nitroblue tetrazolium,NBT)还原能力测定试验检测分化指标;DNA琼脂糖凝胶电泳呈现典型的DNA梯形条带图谱.结果 MTT比色法测定显示,人参皂甙单体Rg3作用于K562细胞后可以抑制其增殖并诱导其凋亡,且呈剂量依赖性.结论 人参皂甙单体Rg3能抑制体外培养的K562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