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5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34篇
内科学   5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4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4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临床实习是联系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在医学教育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是一个大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独立工作的适应期或过渡的阶段。  相似文献   
112.
小儿川崎病整体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付秀丽  靳艳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13):1762-1763
目的:探讨小儿川崎病(KD)的护理。方法:对我院儿科2002年3月至2004年3月收治的36例KD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针对患儿在患病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症状、体征,提出护理问题,实施一系列有效的护理措施,并对患儿及家属进行健康心理指导。结果:36例KD患儿全部痊愈。结论:对于KD患儿有效合理护理是缩短病程、提高治愈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3.
目的:研究血液生化指标及临床特征对急性脑出血患者30 d 生存率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本院10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收集入组时患者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血红蛋白、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随机血糖、肌酐、钠离子、钾离子、血沉、白蛋白、碱性磷酸酶水平数据,根据30 d 的存活情况将患者分为两组,评价以上指标对30 d 生存率的预测价值。结果单因素分析中,GCS 评分、白细胞计数、随机血糖水平、血清肌酐及白蛋白与病死率相关;多元 Logistic 回归分析提示,低 GCS 评分以及低白蛋白水平是患者30 d 死亡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低 GCS 评分以及低血浆白蛋白水平与急性脑出血患者30 d 病死率独立相关。  相似文献   
114.
[目的]分析乳腺癌化疗病人使用植入式输液港过程中常见并发症、原因,探讨有效的预防和护理对策。[方法]对郑州市某肿瘤医院278例采用植入式输液港化疗的乳腺癌病人进行观察和护理。[结果]一次性植入成功率为100%,发生并发症59例,其中手术区疼痛39例,感染2例,回抽无回血16例,导管脱落或破坏1例,导管夹闭综合征1例。[结论]医院应规范植入式输液港的建立和护理,护士做好围术期的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导管留置期的注意事项等宣教,加强巡视和检查,及时处理并发症,确保病人顺利完成化疗。  相似文献   
115.
目的 探讨CD44和nm23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及其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32例乳腺癌标本中CD44和nm23的表达.结果 有淋巴结转移者中CD44和nm23的阳件率分别为66.7%和26.7%,无淋巴结转移者CD44和nm23的阳性率分别为23.5%和70.6%,有淋巴结转移的乳腺...  相似文献   
116.
PBL教学法在儿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PBL教学法在儿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05级护理专业2个教学班分剐作为实验组(n=92)和对照组(n=92)。实验组实施PBL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讲授法。教学后,对2组学生的考试成绩进行分析,并对2种教学方法通过问卷调查进行评价。结果实验组学生的考试成绩和对教学法的评价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PBL教学法在儿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17.
目的 比较电针与穴位注射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治疗作用的时效特点.方法 68例患者均在降糖药基础上,按随机数字法分为电针组33例,穴位注射组35例(注入弥可保注射液).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20 d、40 d、60 d分别进行临床症状积分、神经病变积分、总体疗效评定.结果 2组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症状积分均呈不断下降趋势;电针起效较快,但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出现“平台期”现象,穴位注射法起效迟于电针,但效应维持较持久.治疗20d时电针组的总有效率高于穴位注射组(P<0.05),至60 d时穴位注射组疗效超过电针组(P<0.05).穴位注射降低麻木症状积分的效果优于电针(P<0.05),电针改善疼痛积分的疗效较优(P<0.05).2种方法在神经病变积分改善方面差异未呈现出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电针与穴位注射疗法在改善本病患者的全身症状、神经病变体征等方面,既有共同的时效规律,同时亦呈现出各自不同的疗效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