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5篇
儿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7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7篇
预防医学   54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 探讨预防性抗菌治疗对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 (SBP)的发生及疗效的影响。方法  12 0例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随机分成 2组 ,治疗组 62例 ,入院后在综合护肝治疗的基础上 ,给予预防性抗菌治疗 ;对照组 5 8例 ,入院后仅给予综合护肝治疗。对两组患者SBP发生率、平均住院天数、存活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SBP的发生率治疗组 2 7 4% ( 17/62 ) ,对照组 44 8% ( 2 6/5 8) ,( χ2 =3 95 ,P <0 0 5 )。治疗组住院天数 ( 5 6 3± 2 4 2 )d ,对照组 ( 69 1± 2 6 1)d(t =2 79,P <0 0 1)。治疗组存活率 43 5 % ( 2 7/62 ) ,对照组 2 5 9% ( 15 /5 8) ( χ2 =4 12 ,P <0 0 5 )。结论 预防性抗感染治疗可降低重型病毒性肝炎SBP的发生率 ,缩短住院天数 ,提高存活率。  相似文献   
62.
ICU与非ICU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室(ICU)与非ICU患者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和耐药情况,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2006年5月-2007年5月临床各科室送检标本进行细菌分离培养与鉴定,并对ICU与非ICU患者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从ICU患者标本中分离培养出病原菌150株,其中非发酵菌总构成比为40.67%(61/150);非ICU患者标本分离培养出病原菌495株,非发酵菌总构成比为17.98%(89/495)。ICU患者非发酵菌检出率高于非ICU患者(χ2 =33.20,P<0.01)。ICU患者分离的主要病原菌依次为真菌(21.33%)、铜绿假单胞菌(17.33%)、大肠埃希菌(12.67%);非ICU患者分离的主要病原菌依次为真菌(20.61%)、大肠埃希菌(17.98%)、金黄色葡萄球菌(10.30%)。ICU患者感染的鲍曼不动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较严重;第三代头孢菌素在治疗革兰阴性杆菌感染时,ICU与非ICU患者耐药差异较大。结论ICU患者非发酵菌检出率高,其感染的病原菌耐药严重,应加强管理与监测。  相似文献   
63.
气管切开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气管切开术的广泛应用,由其引起的下呼吸道感染明显增加,严重影响了患者的预后。为此,作者对本院脑外科气管切开后发生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病原菌状况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  相似文献   
64.
信息流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综合应用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目的提高以信息管理为平台的医院感染管理能力。方法综合应用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数据库和网络架构,开发应用“医院感染监控管理软件”、“药敏信息录入系统”、“发热及腹泻症状监测系统”、“军人出院信息统计”、“抗菌药物应用监测系统”等软件,获取医院感染相关信息。结果HIS数据共享的信息流,可以实时提取每一个在院和出院病人的基本信息和诊疗信息,较好的实现了以医院感染管理相关因素数据查询为主线的数、质量信息管理。结论HIS信息流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综合应用,提高了医院感染管理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65.
开颅手术后颅内感染相关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开颅手术后颅内感染相关的危险因素,为预防和控制颅内感染提供依据。方法检索1994年至2004年在国内杂志发表的有关颅内感染的相关文献,收集描述其相关危险因素的文献进行荟萃分析,对开颅术后颅内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二分类Logistic回归统计。结果共有46篇论文进入荟萃分析,其中有18篇文献探讨了颅内感染危险因素构成比,12篇可提取6种主要相关危险因素的可比较资料。开颅术后发生颅内感染构成比最高的是手术时间〉4h,占54.81%,其它依次为颅内置管引流、后颅窝手术、开放性颅脑损伤、急诊手术和脑脊液漏。二分类Logistic回归统计结果显示,脑脊液漏(OR=11.587)、开放性颅脑损伤(OR=3.024)和后颅窝手术(OR=2.737)是构成颅内感染密切关联危险因素(P〈0.05,OR〉1)。结论分析结果证实了开颅手术后脑脊液漏、开放性颅脑损伤和后颅窝手术是术后颅内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6.
目的了解地震后群体受伤患者开放性伤口分离阴沟肠杆菌的耐药性,并对其同源性进行研究,为群体外伤紧急医疗救治过程中是否存在医院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汶川地震后14例开放性骨折或骨筋膜室综合症受伤患者的创面分离阴沟肠杆菌进行耐药性分型;同时留取菌株,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指纹图基因分型方法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 6株阴沟肠杆菌的耐药性分型分为3型,RAPD分型分为4型,耐药谱分型相同的菌株RAPD分型不一定相同;同一患者上、下肢分泌物中分离的菌株同源性为100.0%;有5株菌株的同源性>90.0%,菌株间的差异非常小,可能存在耐药菌株的相互传播。结论群体受伤患者伤口感染细菌耐药性强,且伤口感染的同源性较高,存在医院感染的可能;因此,在突发灾难救援工作中,应重视医院感染控制工作,避免耐药细菌的传播和流行。  相似文献   
67.
神经外科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特点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了解医院神经外科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患者感染部位分布、危险因素及病原菌耐药性,为制定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跟踪调查的方法对32例MRSA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分离病原菌耐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神经外科MRSA感染率明显高于其他科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分离率略高于其他科室;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占81.25%,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均进行了气管切开;MRSA除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替考拉宁等糖肽类抗菌药物较敏感外,对其他抗菌药物均具有较强的耐药性,磷霉素的耐药率为34.84%,亦可作为联合用药的选择。结论神经外科是MRSA感染的高危部门,应加强神经外科ICU患者MRSA的筛查,加强对气管切开等侵入性操作患者的管理,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和手卫生规范,避免MRSA的医院内传播。  相似文献   
68.
老年病房医院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相关因素   总被引:27,自引:11,他引:16  
目的 研究老年病房院内铜绿假单胞菌(PA)感染相关因素及预防对策。方法 分析近3年内老年病房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常规痰培养分离鉴定PA,采用K—B纸片法按NCCLS制定的标准进行药敏试验,排定临床常见因素构成比。结果 免疫功能低下,气管切开及机械通气,长期卧床、呼吸道分泌物引流不畅,经鼻留置胃管、长期应用抗生素、H2受体阻滞剂和制酸剂的应用等是住院老年患者反复PA感染的主要因素。结论 控制PA感染的预防对策重要的是减少PA侵袭机会,提高宿主防御机能,合理而有效地使用抗生素,以减少PA感染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69.
老年病房院内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及抗生素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5,自引:5,他引:10  
目的:研究老年病房医院内铜绿假单胞菌(PA)感染现状及抗生素耐药情况。方法:采用无菌吸痰管采集痰液标本常规培养分离鉴定。药敏试验采用K-B纸片法,按NCCLS制定的标准进行。结果:14例呼吸道感染患者痰标本共检出PA169株,占63.5%,对13种抗生素的平均耐药率为66.51%;5重以上耐药的菌株占73.04%;应用频率高,应用天数多的抗生素其耐药率也随之升高;对羧苄西林、头孢噻肟,左氧氟沙星等耐药率在90%以上;对多粘菌素、妥布霉素、阿米卡星等耐药率<14%;对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的耐药率达22.62%;1999年7-11月集中有5例先后感染PA。结论:PA已成为医院感染的主要致病菌,致病能力很强,在抗生素治疗过程中极易变异而形成多重耐药,老年病房患者是PA感染的易感人群,也是综合防治PA感染的重点对象,临床治疗应注意;谨慎选择抗生素,不要过多的选用某一种或某一类抗生素;一种抗生素不要使用时间过长;避免选择能诱导产生耐药的抗生素;同一时期数个患者感染PA,不除外医院内交叉感染引起内小的流行,应尽可能采取各种方法阻隔这种交叉感染的媒介传播。  相似文献   
70.
目的分析儿童感染性疾病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为儿童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对2013年1-12月儿科感染性疾病患儿各类送检标本进行培养,统计分析其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结果 5 884份标本中共检出病原菌812株,阳性率为13.8%;其中革兰阴性菌552株,占67.98%,革兰阳性菌259株,占32.02%;排名前5位的病原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和流感嗜血菌,检出率分别为20.81%、16.87%、14.29%、11.33%和7.15%;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菌的检出率分别为56.44%和23.64%,未检出耐碳青霉烯类大肠埃希菌,少量肺炎克雷伯菌显示对碳青霉烯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中MRSA的检出率为13.91%,未发现耐万古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结论患儿检出病原菌对常用抗菌药物有不同程度的耐药,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