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8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3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33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15篇
中国医学   11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31.
目的:探讨腺苷A1受体阻断剂对电针预处理诱导脊髓缺血耐受作用的影响。方法:40只雄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成对照组、戊巴比妥钠组、二甲基亚砜(DMSO)组、电针(EA)加8环戊基1,3二丙基黄嘌呤(EA+DPCPX)组和EA预处理组(n=8)。各组给予相应药物和(或)电针预处理,连续5d。最后一次处理后24h,阻闭肾下腹主动脉20min,制作兔脊髓缺血模型;再灌注后4、8、12、24和48h分别进行动物后肢运动神经功能评分。再灌注48h后处死动物,取脊髓(L57),石蜡包埋、切片,行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EA预处理组各时间点运动神经功能评分及脊髓前角正常运动神经细胞数明显高于EA+DPCPX组(P均<0.01),EA+DPCPX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均<0.05);对照组、DMSO组与戊巴比妥钠组各时间点运动神经功能评分及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计数差异均无显著性(P均>0.05)。结论:重复电针预处理诱导脊髓缺血耐受的机制是通过激活腺苷A1受体而实现的,腺苷A1受体阻断剂能部分拮抗电针抗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预处理效应,提示电针预处理效应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2.
目的评价瑞芬太尼-丙泊酚联合靶控注射用于悬雍垂腭咽成形术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行悬雍垂腭咽成形术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9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静吸复合麻醉(Ⅰ组);丙泊酚恒速、芬太尼间断静脉注射麻醉(Ⅱ组);瑞芬太尼-丙泊酚联合靶控注射麻醉(Ⅲ组)。记录麻醉诱导前(T0)、气管插管即刻(T1)、手术开始30min(T2)、手术开始60min(T3)、手术结束(T4)时的心率、动脉收缩压、平均压、舒张压、脉搏氧饱和度。记录是否发生气管插管反应、吸入异氟醚浓度、丙泊酚、芬太尼用量,麻醉中使用阿托品、乌拉地尔的例数,停用麻醉药至呼吸恢复、呼之睁眼、拔除气管导管、OAAS评分达5级时间,术后恶心呕吐、躁动情况。结果与T0比较,3组T1时SBP,DBP,MBP,HR差异无显著性(P>0.05),T2-4时均显著降低(P<0.01);SpO23组T1-4均升高(P<0.05)。Ⅱ组丙泊酚用量高于Ⅲ组。停止麻醉用药后患者自主呼吸恢复、呼之睁眼、气管拔管、OAAS评分5级时间Ⅰ组长于Ⅱ组(P<0.01),Ⅱ组长于Ⅲ组(P<0.01)。结论瑞芬太尼-丙泊酚联合靶控注射是悬雍垂腭咽成形术麻醉的良好选择。  相似文献   
133.
目的总结应急检验的方法、经验与教训。方法分析2006年广东省药品检验所应急检验排查齐齐哈尔第二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亮菌甲素注射液的质量过程。结果与结论从检验宗旨、检验态度、检验方式、检验组织、检验绩效、检验信息化、应急检验等七个方面论述了新时期药检事业发展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4.
冠状动脉搭桥术在武警部队医院开展较晚,发展较慢,仍缺乏临床经验,我院近两年来为15例病人实施冠状动脉搭桥术,并获得成功,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15例中,男14例,女1例,年龄53~76岁,平均59.5岁?患者全部有心绞痛反复发作史,均进行了冠状动脉造影,明确诊断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其中5人有陈旧心梗史,6人有糖尿病史,9人有高血压病史;稳定型心绞痛9例,不稳定型心绞痛6例?同时合并:室壁瘤2例,主动脉瓣关闭不全2例?心功能Ⅰ级2例,Ⅱ级12例,Ⅲ级1例?左心室射血分数(EF)40%~70%?2 手术方法植入Swan-Ganz导管作血液动力学监测,常规全麻…  相似文献   
135.
雷毅  李静 《贵州医药》2024,(1):142-143
目的 探讨急诊外科应用休克指数评估严重创伤合并失血性休克在急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90例严重创伤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以休克指数为指导评估实施针对性急救护理)各45例,比较两组急救相关指标、抢救成功率、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预检分诊的时间、构建静脉通道时间、急救总时间、急诊停留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病死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诊外科应用休克指数评估严重创伤合并失血性休克在急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缩短患者分诊急救时间,在减少并发症的同时提高抢救成功率及患者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6.
目的 研究山莴苣苦素对三阴性乳腺癌MDA-MB-453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方法 采用CellTiter-Glo发光法测定山莴苣苦素对三阴性乳腺癌MDA-MB-453细胞增殖的影响;通过Transwell细胞迁移实验观察山莴苣苦素对三阴性乳腺癌MDA-MB-453细胞迁移的影响;以蛋白质印迹法测定乳腺癌细胞中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山莴苣苦素对三阴性乳腺癌MDA-MB-453细胞的IC50为2.879μmol/L。与对照组比较,随着山莴苣苦素浓度的升高,其对三阴性乳腺癌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的抑制作用明显增强,经山莴苣苦素处理的MDA-MB-453乳腺癌细胞的p-Akt随着山莴苣苦素处理浓度的升高,其表达水平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山莴苣苦素通过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达到抑制MDA-MB-453乳腺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7.
目的评价丹参注射液精索内注射治疗慢性附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0例慢性附睾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精索内注射传统精索封闭药物治疗,治疗组加用丹参注射液精索内注射治疗。结果对所有患者随访1月,治疗组疗效症状评分、附睾结节三径线平均值下降值均显著优于时照组(P〈0.05)。结论丹参注射液精索内注射对于慢性附睾炎的治疗,有助于改善局部疼痛不适症状、缩小附睾硬结,有效提高了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8.
目的 探讨山莴苣素对MDA-MB-453乳腺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作用。方法 实验分为对照组和低、中、高剂量山莴苣素实验组。对照组细胞给予常规培养,低、中、高剂量山莴苣素实验组分别用10、20和30μmol·L-1山莴苣素处理MDA-MB-453乳腺癌细胞24 h。以划痕愈合实验评估细胞的迁移能力;以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细胞中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对照组和低、中、高剂量山莴苣素组的迁移率分别为(29.35±2.99)%、(21.44±1.14)%、(18.83±0.49)%和(10.73±0.43)%;Akt蛋白的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1.00±0.04、0.94±0.05、0.92±0.05和1.09±0.03;p-Akt蛋白的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1.00±0.01、0.43±0.04、0.30±0.03和0.31±0.03;PI3K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1.00±0.04、1.03±0.19、1.14±0.12和1.09±0.08;p-PI3K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1.00±0.02、1.06±0.15、1.12...  相似文献   
139.
为了对口腔颌面部图像进行进一步定性定量的研究,从而预测生成治疗后的人脸图像,提出一套口腔颌面部图像预测生成系统设计方案。对各类因素导致口腔颌面部异常人脸图像使用计算机视觉技术与深度学习生成对抗网络技术进行治疗后图像预测生成。利用治疗前后不同组别患者图像,通过人脸图像预处理模块、人脸特征分析模块和人脸预测生成模块协同处理分析,最终预测生成口腔颌面部治疗后效果图。设计出一套口腔颌面部图像预测生成系统,本系统设计方案在一些医疗专科领域,如口腔颌面外科与医疗美容等领域都具有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和科研意义。  相似文献   
140.
纳洛酮对重复电针预处理诱导脊髓缺血耐受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目的 :研究阿片肽在电针重复预处理诱导脊髓缺血耐受中的作用。方法 :4 0只雄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成 5组 (n=8) :对照组、戊巴比妥钠组、纳洛酮组、电针预处理组和纳洛酮 +电针预处理组。对照组未行任何处理 ;戊巴比妥钠组每日静脉给予戊巴比妥钠 30 m g/ kg,连续 5 d;纳洛酮组每日静脉给予纳洛酮 0 .3mg/ kg,连续 5 d;电针预处理组每日在戊巴比妥钠 30 m g/ kg麻醉下 ,电针刺激双侧委中穴 6 0 min/ d,连续 5 d;纳洛酮 +电针预处理组预处理前 30 m in静脉注射纳洛酮 0 .3mg/ kg,余同预处理组。最后一次预处理后 2 4 h阻闭肾下腹主动脉 2 0 min,制备兔脊髓缺血模型 ;再灌注后 4 h、8h、12 h、2 4 h和 4 8h分别对动物后肢运动功能进行评分 ;再灌注 4 8h后深麻醉下处死动物取脊髓 (L 5~ L 7) ,制作标本并行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 :所有动物都存活 ,再灌注 4 8h后电针预处理组动物后肢运动功能评分及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计数均明显高于纳洛酮 +电针预处理组 (P均 <0 .0 1) ,对照组、戊巴比妥钠组、纳洛酮组及纳洛酮 +电针预处理组间后肢运动功能评分及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计数均无显著性差异 (P均 >0 .0 5 )。结论 :重复电针预处理对兔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可被纳洛酮阻断 ,提示阿片肽参与了电针预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