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21.
结缔组织病又称弥漫性结缔组织病,早期诊断至关重要,而自身抗体的检测是其诊断中的重要环节,现阐述近几年结缔组织病自身抗体的研究概况. 相似文献
22.
目的 探讨神经颗粒素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和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的表达状态.方法 对比分析SLE PBMCs基因表达系列分析(SAGE)文库的高表达标签,并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与正常人群有明显差异表达的神经颗粒素在SLE患者PBMCs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 对比分析SLE PBMCs和正常人各类淋巴细胞SAGE文库显示:神经颗粒素标签仅异位高表达于SLE患者,而几乎不表达于正常人各类淋巴细胞.RT-PCR检测证实:活动组SLE患者神经颗粒素mRNA表达水平较正常对照明显增加(P<O.001),而缓解组SLE患者其表达水平仅稍有增加(P>O.05).结论 神经颗粒素作为一种前凋亡因子,高表达于SLE PBMCs,可能介导或参与SLE异常的免疫调节反应. 相似文献
23.
24.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非药物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 长期以来临床治疗主要依赖于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等药物治疗.临床上观察到重症SLE及难治性SLE, 药物治疗往往难以控制病情, 目前难治性及重症SLE的治疗仍然非常棘手,现将其中的非药物治疗方法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25.
目的 构建人TIM-3融合蛋白原核表达载体,获取蛋白质抗原.制备抗人TIM-3单克隆抗体。方法 通过特异性引物从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扩增出hTIM-3cDNA,细胞膜外基因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QEIOOS中,转化到E.coliBL21(DE3),表达并纯化带6个组氨酸的融合蛋白.免疫BALB/c小鼠,应用杂交瘤技术经克隆筛选获得抗人TIM-3单抗的杂交瘤细胞株,以间接酶链反应吸附测定(ELISA)和WesternBlot等方法进行单克隆抗体的鉴定。结果 人TIM-3cDNA经DNA测序得到证实.成功构建了pQE100S—hTIM-3原核表达载体,表达并纯化了大量蛋白质抗原,获得了1株稳定分泌抗人TIM-3单抗的杂交瘤细胞株(28H12),Western Blot分析证明hTIM-3蛋白在转染的CHO细胞中高表达。结论 成功构建了人TIM-5融合蛋白原核表达载体,表达并纯化了6xHis—hTIM-5融合蛋白.所获单抗能特异识别人TIM-3蛋白,为进一步研究人TIM-3及其配体的功能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26.
系统性红斑狼疮外周血B淋巴细胞激活及TOLL样受体9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B淋巴细胞的激活状态及TOLL样受体9(TLR9)表达水平。方法用流式细胞术测定25例SLE患者PBMC中CD19 B细胞及CD19 CD38 B细胞的比例。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半定量方法检测38例SLE患者PBMCs中TLR9mRNA的表达水平。分析TLR9mRNA的表达水平与SLE活动性指数(SLEDAI)的相关性。结果SLE患者PBMCs中CD19 B细胞和CD19 CD38 B细胞的百分数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活动期SLE患者PBMCs的TLR9mRNA表达低于缓解组(P<0.01)及正常对照(P<0.01),缓解期和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LR9mRNA的表达与SLEDAI评分呈负相关。结论SLE患者PBMC中激活B细胞增多。活动期SLE患者PBMC的TLR9的表达水平降低,与SLEDAI呈负相关。TLR9可能参与SLE的病理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27.
目的总结成人Still’s病(AOSD)的血液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对比分析15例AOSD和败血症患者外周血常规检查主要参数,并就AOSD骨髓细胞形态学描述归类。结果AOSD组外周血白细胞数、中性粒细胞比值和中性粒细胞绝对值、血小板计数分别为18.3±9.5×109/L,82.6%±10.4%,15.9±9.3×109/L,306.4±115.1×109/L,均较败血症组明显升高。但仅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和血小板计数具有显著和极显著的统计学差异。AOSD组骨髓象表现为粒系统显著增生,大部分粒细胞胞浆存在中毒性颗粒。结论AOSD患者血液学特点类似于感染性疾病,也有其独自的特征。结合临床分析有助于AOSD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28.
系统性红斑狼疮相关性输尿管和膀胱病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罕见的临床并发症?膀胱和输尿管病变,以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风湿科SLE患者33例,其中合并排尿异常(尿频、尿急、或排尿困难,但无尿痛)者11例为疾病组,并按1∶2比例选定排尿正常者22例为对照组。结果:11例疾病组均无尿路感染,9例(81.8%)患者排尿异常出现于病程1年以内。其中10例抗ds-DNA阳性(90.9%),4例抗rRNP阳性(36.3%),6例并发假性肠梗阻(54.6%),其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所有患者均给予免疫抑制治疗,其中8例临床症状好转(72.7%)。结论:膀胱和输尿管功能障碍是SLE罕见的并发症,主要见于女性,常与假性肠梗阻合并出现。及早诊断,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环磷酰胺联合治疗可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29.
神经颗粒素蛋白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细胞异位表达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表达神经颗粒素蛋白(Ng)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半定量RT—PCR和Western blot共检测72例SL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Ng表达状态,依据RT—PCR电泳条带的灰度值或是否可见Western blot条带,将72例SLE患者分成病例研究组(53例)和病例对照组(19例),分别比较两组临床特征。结果病例研究组SLE疾病活动指数评分(SLEDAI)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较高的发生肾损害(P〈0.05)的危险性。结论SL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过度表达Ng提示疾病活动性较高,可能与肾损害和血液学异常相关联。 相似文献
30.
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与治疗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类风湿关节炎(RA)是最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之一,属于一种致残性疾病,在我国的患病率约为0.32%~0.36%。长期以来因其多发性和严重性而受到了较为广泛的关注,但迄今为止,RA仍然缺乏一个较为敏感而特异的诊断方法,也因此在其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存在较多误诊和误治的现象,本文作者复习了相关文献后作如下总结: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