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1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86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20世纪80年代以来,风险沟通作为增进了解、促进形成一种新的伙伴和对话关系的重要手段,日益受到世界各国重视。它以风险评估、心理学、传播学三大学科作为支柱,吸引了诸多领  相似文献   
52.
健康是人们生活追求的目标,也是从事生产劳动、创造价值的工具和资本.健康不仅被认为是一种基本需要和基本权利,而且很大程度上已经是当今世界衡量一个国家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在这个意义上,健康既是社会经济与卫生状况令人满意程度的一面镜子,同时也反映出社会的劳动、人口、国防、文化与精神方面的巨大潜力.  相似文献   
53.
城乡居民健康素养比较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陈国永  马昱  胡俊峰  程玉兰   《中国健康教育》2009,25(3):163-166,174
目的了解我国城乡居民的健康素养状况,为有针对性的开展健康素养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的方法,选取吉林、浙江、广东、甘肃、湖北、云南6省18~69岁的城乡居民11759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在知识性健康素养方面,农村居民对慢性病和传染病知识知晓率较低,特别是慢性病知识(〈60.8%)。城市居民对这两类知识的掌握显著高于农村居民。城市居民对基本的营养与食品卫生相关知识掌握较好(〉72.2%),而农村居民对这些知识的掌握则不足(〈59.3%)。在其他方面,城乡居民都对最基本的急救常识、心理卫生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城乡居民个人卫生行为形成率较高(城市居民〉90.7%,农村居民〉76.0%),但其他健康行为特别是体检行为(城市居民37.9%,农村居民26.6%)和体育锻炼行为(城市居民52.2%,农村居民17.0%)形成率则较差。城乡居民都具有较高的信念性健康素养(城市居民〉78.8%,农村居民〉61.6%)。在功能性健康素养方面,城乡居民在就医时沟通和清楚介绍病情能力最好(城市居民〉73.8%,农村居民〉66.2%),对健康词汇的认知能力最低。结论城乡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存在着较大差别,应该根据城乡居民的不同特点开展针对健康素养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  相似文献   
54.
目的了解吉林省城乡居民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知识与技能的现状,为制定相关的策略和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系统抽样方法,对吉林省1994名18岁及以上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交通事故方面,城市居民的知晓率为66.33%,农村居民的知晓率为18.97%,城市居民的知晓率高于农村居民(P〈0.05)。鼠疫、放射性事故方面,农村居民的知晓率分别为86.78%和66.29%,均高于城市居民(P〈0.05)。城乡居民应对传染病暴发知识中,对伤寒的知晓率很低,分别为15.38%和23.33%。结论吉林省城乡居民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知识知晓率较低,城乡间存在较大差异。应针对不同人群的特点实施干预,以提高居民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知识知晓率和技能掌握率。  相似文献   
55.
中国城乡居民健康素养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中国健康教育》2009,25(5):323-326
目的了解我国城乡居民健康素养状况及影响因素,为制定相关的策略和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方法对6省18~69岁居民进行抽样,通过健康素养调查问卷进行现场调查,利用健康素养综合指数进行评价并分析影响因素。结果共调查11759人,回收有效问卷11693份,有效回收率为99.4%。城市居民的知识性、行为性、信念性、功能性健康素养分指数及综合指数分别为5.58±1.12、5.72±2.06、5.29±0.93、5.44±1.04和5.51±0.88,农村居民依次分别为4.42±1.25、4.28±1.92、4.71±1.17、4.56±1.13和4.50±0.99,二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文化程度的人群中大学及以上学历人群的健康素养分指数和综合指数最高,依次为6.16±0.82、6.47±1.84、5.55±0.74、6.01±0.88和6.05±0.68;文盲半文盲组最低,依次为3.65±0.97、3.90±1.57、4.11±1.14、3.71±0.87和3.81±0.76。在不同年龄组中,18~29岁年龄组的健康素养分指数和综合指数最高,分别为5.34±1.16、5.27±2.06、5.27±0.94、5.32±1.04和5.31±0.90;60~69岁年龄组的健康素养分指数和综合指数最低,依次为4.57±1.40、4.98±2.14、4.78±1.17、4.66±1.22和4.72±1.15。不同性别、文化程度及年龄组人群的健康素养分指数和综合指数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有序多分类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影响城乡居民健康素养主要因素是文化程度和经济收入。结论我国城乡居民人群的健康素养状况差异巨大,其影响因素各有特点,应有针对性制定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策略,以提高我国公众健康素养。  相似文献   
56.
目的了解青海省西宁市不同职业人群心理健康状况和社会支持状况,为心理健康教育与人群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取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西宁市公务员、科技人员、企事业管理人员、体力劳动者、教师5类职业人群共2211人,进行心理健康状况和社会支持状况的问卷调查。结果调查对象的状态焦虑平均得分为43.91±9.59分,抑郁平均分为42.60±8.28分,处于无抑郁、轻度抑郁、中至重度抑郁和重度抑郁状态的人分别占33.2%、32.1%、32.0%和2.7%;社会支持平均分为40.54±7.64分。调查对象的状态焦虑得分与自评抑郁得分的相关系数为0.723(P<0.01),两者与社会支持得分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300和-0.338(P<0.01)。结论西宁市职业人群的焦虑和抑郁状况较为严重,亟待加强对职业人群的心理疏导。良好的社会支持有助于职业人群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57.
目的研究陕西省公众应对灾害事件知识的知晓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抽样的方法,选取陕西省城乡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对灾害事件应对知识的知晓水平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本研究共调查1 945人。调查对象地震、水灾、火灾应对知识的平均知晓率分别为72.86%、65.34%和77.94%。性别、文化程度、备灾意识、是否进行过逃生演练对灾害事件应对知识的知晓程度有影响。男性得高分的可能性是女性的1.300倍;高中/中专、大专及以上者得高分的可能性分别为文盲半文盲的3.273、3.585倍;备灾意识得分每增加一分,得高分的可能性为原来的1.348倍;进行过逃生演练者得高分的可能性是没有进行过逃生演练者的0.455倍。结论陕西公众对地震、水灾和火灾等灾害事件应对知识掌握不全面,低文化程度、缺乏备灾意识等可能是影响灾害事件知识水平的重要因素,应大力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58.
宁夏城市职业人群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宁夏回族自治区城市不同人群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方法,按照公务员、科研人员、企事业管理人员、教师、医生、体力劳动者6类职业人群随机抽取若干单位,对18~60岁职业人群进行健康状况问卷调查并进行评估。结果调查对象自测健康评定量表总分为(69.86±11.74)分,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健康子量表得分分别为(74.14±12.45)、(64.15±15.65)和(70.74±14.48)分;50~60岁生理健康评定量表得分最低,18岁~年龄组心理和社会健康量表得分较低;6类职业中,企事业管理人员量表总分最高,为(72.52±11.39)分,体力劳动者最低,为(63.70±10.55)分,6类人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68.14,P<0.05);受教育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婚姻状况、职业是自测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结论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人群的自测健康状况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59.
目的了解流动人口居民健康素养状况及影响因素,为制定相关的策略和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山东省济南市流动人口进行抽样,通过健康素养调查问卷进行现场调查,利用健康素养综合指数进行评价,采用相关分析和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等方法分析健康素养的影响因素。结果共调查2065人,有效问卷2048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9.2%。流动人口的知识性、行为性、信念性、功能性健康素养分指数及综合指数分别为5.21±1.28、5.74±1.99、5.16±1.01、5.00±1.02和5.25±0.94。不同性别和职业人群的健康素养分指数和综合指数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相关分析和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流动人口健康素养的主要因素是文化程度和性别。结论此次调查的流动人口的健康素养状况处于我国城乡居民之间,其影响因素主要为文化程度和性别,应根据此特点制定相关人群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策略,以提高流动人口的健康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60.
实验条件下氮、磷对微囊藻毒素产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在实验条件下氮、磷及氮磷比值对微囊藻毒素产生的影响。方法将经过扩大培养3次的铜绿微囊藻细胞接种于无氮、无磷的BG-11培养液中饥饿培养3天,分别接种到含有0、0.5、1.0、5.0、10.0mg/L磷的BG-11培养液中培养20天;接种于含磷0.05、5.0mg/L的BG-11培养液中,并分别按照氮:磷物质量比5∶1、10∶1、20∶1、50∶1、100∶1加入所需的NaNO3,培养20d。观察各组铜绿微囊藻细胞计数的变化。并于培养的第8、12、16、20天将藻细胞破碎,提取毒素,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微囊藻毒素的量。结果当磷初始浓度低于5.0mg/L时,微囊藻毒素的产量随培养液中初始磷浓度的升高而增高。而当培养液中磷初始浓度为10.0mg/L时,磷对微囊藻毒素的产量产生了抑制作用。磷初始浓度为0.05mg/L的培养液中,氮磷比值在50:1时,细胞中微囊藻毒素的含量最高,在磷初始浓度为5.0mg/L的培养液中,氮磷比值为20:1时,细胞中微囊藻毒素的含量最高。与培养液中微囊藻细胞具有最大生物量时的氮磷比值相同。结论磷对于微囊藻毒素的产生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应综合探讨磷浓度和氮磷比值对微囊藻毒素产生的影响。通过各种手段控制水体中的磷浓度可能是解决微囊藻毒素产生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