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8篇
  免费   68篇
  国内免费   12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7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41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77篇
内科学   32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2篇
特种医学   29篇
外科学   77篇
综合类   143篇
预防医学   170篇
眼科学   8篇
药学   69篇
中国医学   39篇
肿瘤学   11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目的:对通心络胶囊治疗气虚痰瘀阻络型中风的效果进行评估。方法:选取辨证为气虚痰瘀阻络型中风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使用西药常规保守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比较两组在神经功能缺损改善程度等各方面的差异性。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5%,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平均住院时间及平均住院费用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7d后,两组中医诊断标准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BI)评分较治疗前无统计学差异(P0.05),NIHSS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治疗14d后,两组NIHSS评分、中医诊断标准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BI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组NIHSS评分、mRS评分、中医诊断标准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B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及疾病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西药常规保守治疗比较,通心络胶囊治疗效果更佳,神经功能改善明显,能够显著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112.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患者出现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为临床预防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165例帕金森病患者采用帕金森病统一评分量表(UPDRS)、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 C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H-Y分级量表进行调查分析引起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Mo CA调查显示帕金森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为51.51%;无认知功能障碍组病程、HAMD评分、H-Y分级、PUDRSⅡ评分、PUDRSⅢ评分低于认知功能障碍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受教育年限(OR=0.096)、病程(OR=2.626)、HAMD评分(OR=4.038)、H-Y分级(OR=9.157)、PUDRSⅡ评分(OR=2.223)是帕金森病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受教育年限、病程、HAMD评分得分、H-Y分级、PUDRSⅡ评分得分是帕金森病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危险因素,应加以关注,及早干预,以期减少或延缓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3.
目的观察热休克蛋白47(heat shock protein 47,HSP47)在日本血吸虫病患者肝脏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在日本血吸虫病肝纤维化小鼠动物模型中的动态变化。方法收集2008—2012年期间同济医院门诊和住院部日本血吸虫病肝纤维化患者肝穿标本72例。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HSP47表达;Masson染色观察胶原增生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HSP47、Ⅰ型胶原、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CTGF)及转移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m RNA水平的表达。构建实验性日本血吸虫病肝纤维化小鼠模型,分别于感染后第6、8、12周取小鼠肝组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HSP47表达,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及Western blot检测HSP47的m RNA和蛋白水平表达及Ⅰ型胶原纤维增生情况。结果日本血吸虫病肝纤维化患者肝组织中的HSP47主要表达在肝脏间质细胞及虫卵结节周围,并随纤维化程度进展显著增多(P均0.01),与Ⅰ型胶原增生趋势平行。各纤维化分期患者肝组织胶原及纤维化相关因子CTGF及TGF-β1 m RNA表达均明显高于S0期无纤维化患者(P均0.01)。在肝纤维化模型小鼠中HSP47随纤维化进展其表达亦显著升高,感染后第6、8、12周,HSP47及Ⅰ型胶原的表达量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小鼠(P均0.01),同血吸虫病肝纤维化患者的表达趋势一致。结论 HSP47在日本血吸虫病肝纤维化患者和日本血吸虫病动物模型肝组织中表达均上调,且随Ⅰ型胶原、CTGF、TGF-β1增多呈相同趋势,其有望成为肝纤维化新的诊断标志和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114.
扩张型心肌病为左心室或右心室或双侧心室扩张及收缩功能障碍,病因不明,病机复杂,预后不良。本文从病因病机、辨证分型、中西医治疗等几方面来综述扩张型心肌病近几年来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15.
目的观察金钱草颗粒治疗术后肾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北京市顺义区医院于2013年4月—2015年1月就诊的肾结石患者86例,按随机数字表格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经肾镜输尿管镜联合三代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术后常规处理。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金钱草颗粒,1袋/次,2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两组实验室指标、中医证候总积分和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6.74%、93.02%,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 H值明显上升,24 h尿酸、24 h尿钙水平显著下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指标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总积分均明显下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该指标的下降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随访6、12个月结石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金钱草颗粒治疗术后肾结石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显著减少结石复发,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6.
综述近年来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针灸选穴。结果提示临床针灸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有效腧穴以背俞穴、腹募穴、八髎穴等为主,大部分学者采用循经取穴,所选腧穴多位于足太阳膀胱经、任脉、督脉,包括背俞穴、募穴、下合穴等特定穴,按使用频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关元、中极、八髎、气海、三阴交、阴陵泉、水道、膀胱俞、肾俞、足三里、会阳、天枢、中脘、曲骨等。总结分析其病因病机及腧穴治疗作用机理后提示,脊髓损伤后伴发排尿功能障碍是临床针灸治疗的优势病种。规范脊髓损伤后排尿功能障碍的针灸选穴治疗方案,缩短疗程,提高疗效是针灸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临床研究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7.
慢性肾脏病的发病率、患病率以及患者知晓率迅速上升。微RNA(microRNA)是真核生物中长度在22 nt左右(19~25 nt)的内源性非编码RNA,它参与基因转录而发挥生物学调节功能。目前对microRNA在慢性肾衰竭肾间质纤维化中的研究日益深入,对microRNA在中医药防治肾间质纤维化方面有现实意义,该文从microRNA在肾脏中的表达,以及慢性肾脏病中医病因、病机、证候、诊断及中医药防治方面论述microRNA在中医药防治肾间质纤维化中的应用。microRNA在慢性肾脏病肾间质纤维化发展的过程中起到明显的作用,为中医药防治慢性肾脏病肾间质纤维化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18.
目的 探讨125I放射性粒子食管支架置入治疗食管癌的护理.方法 对21例晚期食管癌患者实施125I放射性粒子食管支架置入.术前、术中、术后给予护理干预,记录与治疗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及护理情况,对护理效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21例食管癌患者顺利置入125I放射性粒子食管支架,术后患者吞咽梗阻症状得到有效缓解,进食情况明显改善.支架置入4h后,在护理人员的指导下进流食,吞咽顺畅,其中4例感胸痛,2例有少量出血,2例有异物感.结论 125I放射性粒子食管支架置入治疗食管癌是一项新的技术,术前、术中、术后等环节的正确护理,能有效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9.
DQA1、DQB1和DQB2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11,他引:3  
目的 :探讨 1 1 6个家系的 6号染色体短臂 ( 6p) MHC区 DQA1、DQB1和 DQB2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的关系。方法 :PCR技术和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结果 :DQA1位点G、A等位基因和 DQB2位点 G、C等位基因在病例组和对照组的频数分布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DQB1位点 G、C等位基因在病例组和对照组的频数分布差异有显著性 ( P<0 .0 5 )。结论 :DQB1位点的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有关联 ,G等位基因的频数分布病例组高于对照组 ,而DQA1和 DQB2位点的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无关联 ;DQA1位点的等位基因在 3种不同程度情感迟钝、淡漠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分布差异有显著性 ;DQB2位点的等位基因分布在精神分裂症不同的诊断分型之间的差异有显著性 ,其中的等位基因 C与偏执型和未分型精神分裂症有关联  相似文献   
120.
网络成瘾的命名、定义及临床诊断标准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目前,国内外网络成瘾疾病存在命名混乱、定义不明确、治疗不规范等问题。面对网络成瘾发病率的逐年增高,科学统一的命名及定义,规范的诊断与治疗显得尤为必要和迫切。据此,北京军区总医院成瘾医学科历经近4年时间,通过对1300余例网络成瘾患者的临床观察和研究,对网络成瘾进行了命名、定义并制定了临床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