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3.
目的 探讨吡拉西坦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 将服用第一代抗精神病药物有认知功能障碍的精神分裂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0例,研究组联合吡拉西坦治疗,对照组单独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2周进行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数字广度测验(DST)、语词流畅性测验(VFT)、钉板实验(GPT)、连线试验A(TMT-A)及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评估.结果 研究组治疗后PANSS总分为(49.8±8.2)分,对照组为(49.4±13.3)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研究组治疗后DST为(9.22±1.94)个,VFT为(7.89±4.21)个,正确应答数为(39.49±9.83)张,均比治疗前提高(P<0.05或P<0.01),并且高于治疗后的对照组(P< 0.05或P<0.01);持续性错误数为(20.94±7.73)张,较治疗前下降(P<o.05),且低于同期对照组(P< 0.05).GPT、TMT-A以及WCST的总应答数、完成分类数治疗前后比较以及两组间同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吡拉西坦可部分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帕罗西汀对青年广泛性焦虑(GAD)患者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GAD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进行心理治疗,研究组在心理治疗基础上联合帕罗西汀20 mg/d治疗。分别于入组时、治疗4周后使用24 h动态心电图仪测定HRV,并进行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结果治疗后研究组及对照组HRV时域、频域指标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研究组较对照组升高更明显(P〈0.05);两组治疗后HAMA总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研究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帕罗西汀能提高广泛性焦虑患者副交感神经的活动,同时降低交感神经的活动,改善交感-迷走均衡性。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奋乃静与喹硫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与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07年4月至2011年3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精神科住院的7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奋乃静组35例,给予奋乃静治疗;喹硫平组37例,给予喹硫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数字广度测验(DS)、语词流畅性测验(VF)、连线试验A(TMT-A)、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及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PSP)的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PANSS、DS、VF、TMT-A、Cc、Rpe、PSP的评分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奋乃静组患者PANS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SP评分显著升高(P<0.05),喹硫平组患者的PANSS、DS、VF、TMT-A、Cc、Rpe、PSP评分较治疗前及较奋乃静组治疗后的各项指标均显著改善(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喹硫平可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与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26.
目的:调查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照料者的生命质量状况。方法:纳入符合ICD-10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照料者60例和与之匹配的健康对照组60例,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和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分别对两组进行评估。结果: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照料者的HAMD、HAMA评分高于健康对照组(t=8.218,6.144;P0.001),PSSS总分(t=6.242,P=0.000)和GQOLI-74各维度分(t=2.622,4.983,2.983,4.184,6.137;P0.05)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生活质量的心理功能维度与心理健康状况(HAMD,HAMA)呈负相关(r=-0.288,-0.312;P0.01),与家庭支持呈正相关(r=0.457,P0.01),总体生活质量因子分与抑郁情绪呈负相关(r=-0.167,P0.05),GQOLI-74的4个维度与社会支持总分呈正相关(r=0.157,0.281,0.414,0.164;P0.05或0.01)。结论: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照料者的心理健康状态、社会支持度、生活质量较健康对照组差,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27.
目的调查仫佬族地区不同民族医务人员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405例医务人员进行SCL-90测评。结果仫佬族地区医务人员SCL-90评分高于中国常模,不同民族医务人员之间SCL-90评分无差异,但不同民族的心理症状的表现不同。仫佬族医务人员的心理症状表现为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8组症状;汉族的心理症状包括躯体化、焦虑、恐怖与精神病性4组症状;壮族的心理症状包括恐怖、偏执与精神病性3组症状;苗族的人际关系、焦虑和敌对3组症状少于一般人群。结论仫佬族地区医务人员心理健康状况较差,不同民族的心理症状的表现不同。 相似文献
28.
29.
目的调查仫佬族地区护理群体心理健康及其与人格特征、应对方式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152名护理人员进行SCL-90、EPQ、SCSQ测评。结果仫佬族地区护理人员强迫、恐怖、精神病性因子分均高于中国常模(P〈0.05或P〈0.01)。护士的强迫、恐怖、精神病性症状均与精神质、消极应对呈正相关(P〈0.01),与内外向呈负相关(P〈0.05或P〈0.01);强迫、精神病性症状与神经质呈正相关(P〈0.05);3个症状均与积极应对无关(P〉0.05),恐怖与神经质无相关性(P〉0.05)。不同年龄段护士SCL-90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仫佬族地区护士群体心理健康水平与个体特有的个性心理特征有关;积极的应对方式有利于心理健康,消极的应对方式不利于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