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1篇
基础医学   20篇
临床医学   48篇
内科学   42篇
特种医学   3篇
综合类   118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1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5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1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71.
酶免疫法检测丙型肝炎病毒RNA的聚合酶链反应产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建立一灵敏、快速的检测丙型肝炎病毒(HCV)RNA逆转录-套式聚合酶链反应(PCR)产物的酶免疫法。方法对第2次PCR所用的引物进行双标记,使扩增产物同时被修饰有生物素和荧光素(fluorescein)成分,再经过固相的链亲合素进行捕获、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抗-fluores-cein反应后显色测定。结果所建立的方法与常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相比灵敏、快速、准确,结果判断客观,重复性也较好;所测结果可反映PCR产物量的多少,但不能准确表示模板量的大小。结论建立的方法可取代电泳法而成为HCVRNA常规PCR反应产物的检测技术。  相似文献   
72.
近些年,医学检验在我国得到了快速发展,全国各型医院的临床检验部门在许多检测项目上都已实现自动化,所能测定的项目种类也比以前丰富了很多,为临床上提供了大量有意义的检测结果。可以说,医学检验已经成为我国临床医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临床工作中所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73.
Primarystructureandvariabilityofpartialnonstructuralgene5regionofhepatitisGvirusChangJinhong常锦红,WeiLai魏来andTaoQimin陶其敏Objecti...  相似文献   
74.
1974年Prince首先指出:大部分具长潜伏期的输血后肝炎与乙型肝炎无关,对输血后肝炎的控制需要首先弄清另一种肝炎病毒。许多研究者试图检测这种病毒及其抗原,仅Bradley领导的实验室就做了4万次以上的血清学分析,均归失败。直至1989年,美国Choo等从受感染的黑猩猩血液标本中,  相似文献   
75.
目前已发现的病毒性肝炎的病原,至少有五型病毒,即甲、乙、丙、丁、戊型。70年代,甲型肝炎病毒(HAV)、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有了敏感特异的检测方法,但仍有一部分输血后肝炎(PTH)检测HAV、HBV阴性,亦不是趋  相似文献   
76.
慢性乙肝患者血清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HBV DNA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国产生物素交联光敏补骨酯素(Biotin—Psoralen)标记核酸探针,建立了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的原位杂交方法,同时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PCR)检测了血清中的HBV DNA,结合PBMC的原位杂交结果,对HBV DNA在PBMC中存在的状况和意义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7.
HCV E2/NS1基因的PCR检测克隆与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利用PCR技术检测了34例丙型肝炎病毒E2/NS1基因的cDNA并与5非编码区基因的cDNA检测技术进行了比较,应用pUC18质粒对此扩增片段进行了克隆与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克隆片段HCV-S1为我国主要流行的HCV基因亚型-II型,其与HCV-II型的核苷酸与氨基酸的同源性均在90%以上,序列分析表明该片段富含脯氨酸和胱氨酸,可能具有复杂的空间构型,且与4个糖基化位点一样保持稳定,另外,  相似文献   
78.
病毒性肝炎的病原体是病毒,由于感染的病毒不同及流行病学、免疫学检测的差异,临床上可表现为甲型肝炎、乙型肝炎、丙型肝炎、丁型及戊型肝炎。现就其各种免疫标志物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9.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在婴幼儿是常见的,主要是HBsAg阳性母亲对其婴儿的感染,称为母婴传播,尤其是伴有HBeAg阳性的孕妇,有很大可能通过分娩过程、胎盘血等将HBV传给婴儿。日本曾调查HBsAg阳性母亲的新生儿有26.5%成为HBsAg慢性携带者。如作一全球性估计,每年出生的婴儿,约有60万以上在一年内可变为HBV携带者,其中部分可发展为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一且被感染后,目前尚无有效疗法使HBsAg阴转,因而人群中HBsAg携带率势必越来越高,所以阻断母婴传播、寻找有效的防治措施,越来越受到重视。我室研制的乙型肝炎疫苗经过数年来小量人群预防注射观察对人体有一定免疫效果,已证明是安全的,故在对本院部分产妇进行HBsAg携带状态调查的基础上,于1979年开始对住院产妇中部分HBsAg阳性者,其新生儿分别给予乙型肝炎疫苗或特异性高效价免疫球蛋白(HBIG)及乙型肝炎疫苗联合预防接种,定期观察以期能阻断母婴之间的垂直传播,现将初步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0.
自从1954年 La Du 等氏报告急性心肌栓死患者血清的转氨酶活力有明显的增高后,临床上继又发现急性肝炎亦有同样的现象,并一致认为测定此酶对上述疾病有特殊的诊断价值。近年来由于临床应用日益广泛,因而又相继发现血清转氨酶在其他肝病,类如慢性肝炎、肝硬变、原发或继发性肝癌,急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