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1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口腔科学   11篇
临床医学   65篇
内科学   13篇
皮肤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75篇
预防医学   24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49篇
中国医学   43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21.
1病例摘要 患者XXX,男,71岁,因"发热、咳嗽、咳痰、喘息20天,加重3天"入院。该患者于入院20天前自觉着凉后出现发热、咳嗽,咳黄白色痰,体温最高达38.6℃,后伴有咳粉红色泡沫样痰,不能平卧,间断血液透析、对症治疗,疗效不明显,以“肺炎”收入。  相似文献   
222.
目的应用固相微萃取联合气相色谱/质谱技术筛查卵巢癌患者呼气中挥发性标志物。方法收集40例卵巢癌患者呼气样本(卵巢癌组),49例健康女性呼气样本(对照组),同时收集周围空气作为参考。利用固相微萃取联用气相色谱/质普检测筛查卵巢癌患者呼气中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通过t检验分析卵巢癌患者呼气中的特异性挥发性标志物。结果筛选出苯乙烯和壬醛两种特异性挥发性标志物。卵巢癌组苯乙烯的浓度为(268.854±96.660)ng/L,壬醛的浓度为(388.631±122.660)ng/L。两种物质的浓度在卵巢癌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苯乙烯和壬醛可能是卵巢癌患者呼气中潜在挥发性标志物。  相似文献   
223.
目的了解鼻内镜下电凝止血治疗鼻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7例鼻出血患者作研究组,给予鼻内镜下电凝止血治疗;另选取27例相同病况患者作对照组,给予鼻腔凡士林纱条填塞治疗,对比两组患者采用不同止血疗法治疗后的效果.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采用不同疗法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2.59%、81.48%,复发率分别为3.7%、14.81%,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鼻内镜下电凝止血治疗鼻出血操作简单、快速,创伤小,不易复发,更易恢复,被患者所接受,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224.
中药及其组分配伍的整合作用研究实践与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药现代化研究的重要任务之一即明确中药(方剂)复杂药效物质基础及其配伍机制,但几十年来大部分中药的确切机制仍没有被阐明。原因一,中药的靶点不是西方人所理解的病的靶点,而是证的靶点。证强调疾病表型之间的关联,故中药的靶点是联系的靶点,组合的靶点;原因二,中药药效的物质基础不是一种有效单体,而是多种成分的有效组方。方是在证的基础上进行合理配伍和加减而建立的,是有规律和规则的,相应的中药不是孤立地作用于病的靶点而是系统地作用于证的靶点。西医有可以治疗该疾病相应靶点的药物,那么中医就有该证相应组合靶点的复方。目前认为,中药配伍的意义在于通过由特定活性物质群介导的多靶点、多途径整合作用发挥方证对应的终末效应。同时将中药配伍筛选为有效组分配伍,利用有效组分配伍阐明中药整合作用已成为近年来的普遍研究模式。而在传统的实验药理上,融合数学、生物信息学等多学科的定量药理学、逆向药理学、多向药理或网络药理学有助于理解中医药在治疗复杂性疾病中体现的整体性、系统性特点。  相似文献   
225.
目的从DNA损伤应答角度探讨南蛇藤多萜(the total terpenoids of Celastrus orbiculatus Thunb.,TTC)对胃癌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CCK-8实验考察不同浓度(0、20、40、80、160、320 mg·L-1)的南蛇藤多萜对胃癌细胞的毒性影响;克隆形成率实验检测TTC对胃癌细胞的克隆形成的影响;彗星实验分析南蛇藤多萜对胃癌细胞DNA的影响;Western blot实验检测DNA损伤相关蛋白γH2AX、Poly-PAR、p-Chk1以及cleaved-PARP1的影响。结果TTC在24 h,48 h,72 h对AGS和MKN-45细胞的IC 50分别是421.1、99.68、58.57 mg·L-1和308.2、124.1、68.21 mg·L-1;克隆形成实验表明5、10 mg·L-1的TTC对AGS和MKN-45细胞的克隆形成抑制率分别为29.67%、61.46%和42.73%、64.39%;TTC能够加重胃癌细胞DNA损伤而同等剂量对正常胃粘膜上皮细胞GES-1细胞DNA几乎无损伤;TTC能够增加DNA单双链断裂Poly-PAR、γH2AX蛋白的表达;抑制Chk1的磷酸化水平表达,并增加cleaved-PARP1的蛋白表达。结论TTC能够抑制DNA损伤应答激酶Chk1的激活,从而诱导胃癌细胞DNA单双链断裂加剧最终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226.
重症颅脑损伤的特点是程度重,病情复杂,且并发症多,大多数都伴有不同程度的昏迷,因此患者可能会出现咳嗽及吞咽反射减弱或者消失而导致口腔分泌物或呕吐物误吸,误吸的反流物及体位性排痰困难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儿茶酚胺大量释放,从而导致循环系统血流动力学改变而致使肺通气/血流比值失调,特别是肺泡通气不足,使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出现呼吸功能不全,加之颅内压升高致使脑血流锐减,更进一步加重了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大脑缺氧,所以,在重症颅脑损伤的救治中,纠正患者的大脑缺氧,加强呼吸的护理就显得非常重要。在高原,由于环境缺氧,重症颅脑损伤的大脑缺氧的纠正较平原难度相对较大,所以,高原缺氧环境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呼吸护理亦存在较大的难度,特别是高海拔地区重症颅脑损伤呼吸功能障碍患者难度就更大,我院驻守高海拔地区,常年接受大量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通过对我院收治的67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病例的系统性回顾,现就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27.
目的 了解南昌地区皮肤科门诊真菌感染性疾病的构成情况。方法 统计我院门诊2006—2008年期间诊断的所有皮肤和黏膜真菌病,分析病种和致病菌种与年龄、性别和发病季节的关系。结果 皮肤和黏膜真菌病共7251例,男女比为2.3 ∶ 1。股癣2702例占37.3%、花斑糠疹1505例占20.8%,手癣727例占10.0%,分别居第1 ~ 3位。除花斑糠疹未进行培养外,培养阳性菌株4953株,优势菌为红色毛癣菌(69.9%)、念珠菌(20.4%)和紫色毛癣菌(4.5%)。不同年龄段、性别及季节的病种和病原菌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南昌地区皮肤门诊中皮肤和黏膜真菌病以股癣病例数最多,致病菌主要为红色毛癣菌,头癣致病菌主要为紫色毛癣菌,与其他地区报道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228.
目的:评价健脾为主的中药复方对女性晚期胃癌预后的影响。方法:多中心采集女性晚期胃癌患者,采用回顾性非随机同期对照研究方法,以总生存期(OS)作为主要的观察指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计算中位OS,各因素组间用Log-rank进行显著性检验生存分布差异,并用Cox风险比例回归模型进行预后多因素的分析。结果:依据病例选择标准共收集初治女性晚期胃癌患者457例,单因素分析提示,中药(P=0.00)、姑息化疗(P=0.02)是影响女性晚期胃癌生存的预后因素,而原发部位(P=0.71)、组织学分型(P=0.07)、腹膜转移(P=0.17)、靶向治疗(P=0.71)、放疗(P=0.54)则不是。Cox风险比例模型分析亦提示,中药(P=0.00,相对危险度为0.62,95%CI:0.48~0.78)、姑息化疗(P=0.01,相对危险度为0.72,95%CI:0.57~0.92)为影响女性晚期胃癌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而发病年龄(P=0.58)、原发部位(P=0.63)、组织学分型(P=0.18)、腹膜转移(P=0.16)、放疗(P=0.98)、靶向治疗(P=0.58)则为非影响因素。中药组中位生存期为17.6个月、非中药组为11.4个月,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0);中药组的1、2、3、5年生存率分别为72%、36%、19%、14%,而非中药组1、2、3、5年生存率分别为48%、23%、15%、10%。结论:健脾为主的中药复方可改善女性晚期胃癌的预后,联合姑息化疗是目前我国治疗女性晚期胃癌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229.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导致患者发生抑郁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和抑郁自评量表对11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患者抑郁发生率为36.36%,年龄、家庭支持状况、血液透析相关知识和护患关系为影响维持性血液透析抑郁的影响因素。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抑郁发生率较高,影响因素复杂,通过争取家庭支持、改善护患关系、实施健康教育达到减少抑郁发生的目的。  相似文献   
230.
冯海军  陶丽 《中国乡村医生》2010,12(15):101-102
门诊准备门诊医务人员要统一思想,对发热宣教的内容和退热流程口径一致,退热的手段可灵活采用,避免因不同的人说法不一致而使患儿家长茫然不知所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