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9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口腔科学   11篇
临床医学   64篇
内科学   13篇
皮肤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75篇
预防医学   24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48篇
中国医学   42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1.
目的应用固相微萃取联合气相色谱/质谱技术筛查卵巢癌患者呼气中挥发性标志物。方法收集40例卵巢癌患者呼气样本(卵巢癌组),49例健康女性呼气样本(对照组),同时收集周围空气作为参考。利用固相微萃取联用气相色谱/质普检测筛查卵巢癌患者呼气中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通过t检验分析卵巢癌患者呼气中的特异性挥发性标志物。结果筛选出苯乙烯和壬醛两种特异性挥发性标志物。卵巢癌组苯乙烯的浓度为(268.854±96.660)ng/L,壬醛的浓度为(388.631±122.660)ng/L。两种物质的浓度在卵巢癌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苯乙烯和壬醛可能是卵巢癌患者呼气中潜在挥发性标志物。  相似文献   
212.
重症颅脑损伤的特点是程度重,病情复杂,且并发症多,大多数都伴有不同程度的昏迷,因此患者可能会出现咳嗽及吞咽反射减弱或者消失而导致口腔分泌物或呕吐物误吸,误吸的反流物及体位性排痰困难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儿茶酚胺大量释放,从而导致循环系统血流动力学改变而致使肺通气/血流比值失调,特别是肺泡通气不足,使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出现呼吸功能不全,加之颅内压升高致使脑血流锐减,更进一步加重了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大脑缺氧,所以,在重症颅脑损伤的救治中,纠正患者的大脑缺氧,加强呼吸的护理就显得非常重要。在高原,由于环境缺氧,重症颅脑损伤的大脑缺氧的纠正较平原难度相对较大,所以,高原缺氧环境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呼吸护理亦存在较大的难度,特别是高海拔地区重症颅脑损伤呼吸功能障碍患者难度就更大,我院驻守高海拔地区,常年接受大量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通过对我院收治的67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病例的系统性回顾,现就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13.
影响6个月内婴儿纯母乳喂养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影响6个月内婴儿纯母乳喂养的因素分析。方法2007年1月至2008年6月,来院进行预防接种的儿童,共886名进行的调查分析。结果886名婴儿中产后30d,纯母乳喂养556例,占62.5%;混合喂养236例占,26.6%;人工喂养94例,占10.6%。6个月时,纯母乳喂养432人,占48.46%;混合喂养171名,占19.3%,人工喂养283名,占31.94%。结论开展母乳喂养的宣教,大力提倡母乳喂养。  相似文献   
214.
目的从DNA损伤应答角度探讨南蛇藤多萜(the total terpenoids of Celastrus orbiculatus Thunb.,TTC)对胃癌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CCK-8实验考察不同浓度(0、20、40、80、160、320 mg·L-1)的南蛇藤多萜对胃癌细胞的毒性影响;克隆形成率实验检测TTC对胃癌细胞的克隆形成的影响;彗星实验分析南蛇藤多萜对胃癌细胞DNA的影响;Western blot实验检测DNA损伤相关蛋白γH2AX、Poly-PAR、p-Chk1以及cleaved-PARP1的影响。结果TTC在24 h,48 h,72 h对AGS和MKN-45细胞的IC 50分别是421.1、99.68、58.57 mg·L-1和308.2、124.1、68.21 mg·L-1;克隆形成实验表明5、10 mg·L-1的TTC对AGS和MKN-45细胞的克隆形成抑制率分别为29.67%、61.46%和42.73%、64.39%;TTC能够加重胃癌细胞DNA损伤而同等剂量对正常胃粘膜上皮细胞GES-1细胞DNA几乎无损伤;TTC能够增加DNA单双链断裂Poly-PAR、γH2AX蛋白的表达;抑制Chk1的磷酸化水平表达,并增加cleaved-PARP1的蛋白表达。结论TTC能够抑制DNA损伤应答激酶Chk1的激活,从而诱导胃癌细胞DNA单双链断裂加剧最终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215.
许敏  姜壮壮  陶丽  刘延庆 《中草药》2019,50(14):3477-3483
中药血清药理学通过从正常与疾病模型动物血清中分离、鉴定血清移行成分从而寻找药效物质基础,此方法存在一定局限性。大部分中药药效成分在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中属于低溶解-低渗透性药物,生物利用度低但生物效应高,血清药理学不能评价非血清移行成分的功效关联规律。基于中药化学成分的复杂性,中药成分的渗透性相互作用可能影响各自的渗透性行为,形成不同的口服吸收处方。因此中药成分的渗透性尤其是多组分共存条件下的中药渗透性规律研究是解决中药功效物质基础问题值得探索的方向之一。首先概述了中药肠渗透与跨生物屏障渗透性评价的体内外实验模型及其各自的应用价值;然后探讨了常见中药活性成分的结构与渗透动力学的关系,特别是中药渗透性研究的定量构动关系研究;最后基于渗透性实验模型与构动关系研究,评述近年来关于中药多组分渗透动力学规律及其渗透机制研究进展,发现中药化学成分之间可以通过促进药物转运或者形成离子配伍而影响成分间的渗透吸收,以期为寻找和预测复杂化学成分的中药渗透性规律研究及成分间相互作用机制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216.
目的:探讨影响万古霉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美罗培南3种药物治疗药物监测(therapeutic drug monitoring, TDM)靶值和药动学/药效学(pharmacokinetic/pharmacodynamic, PK/PD)靶值未达标的危险因素以及2种靶值和微生物疗效的关系,为精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纳入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接受万古霉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美罗培南中至少1种抗菌药物联合治疗的危重症患者。利用优化采样方案采集每位患者的3~4份血浆样本,借助非房室模型结合经典药动学理论计算PK/PD参数。采用多因素分析探究3种药物TDM靶值和PK/PD靶值未达标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接受万古霉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或美罗培南治疗的25名危重症患者的96份血浆样本,共计151份血药浓度-时间数据。万古霉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美罗培南的谷浓度(trough concentration,Cmin)达标率低,分别为20.00%、22.22%和23.53%;万古霉素PK/PD靶值达标率、未达标率和超标率分别为20.00%、60.00%和2...  相似文献   
217.
中医理论认为血瘀证贯穿于肿瘤发生发展的始终,国内外研究结果表明在临床上发现大多数中晚期肿瘤患者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血液高凝状态,同时血液高凝表现的浓、黏、凝、聚的临床表现与血瘀证有相似的特征。因而活血化瘀中药应用预防和治疗肿瘤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焦点,尤其在活血化瘀药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和活化进而抑制肿瘤的生长和转移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对于活血化瘀中药能否有效改善肿瘤患者的纤溶系统的紊乱达到抑制肿瘤转移的目的还未有明确的认知。就近几年来国内外基于纤溶系统研究较多的几类抗肿瘤活血化瘀中药进行概述,为抗肿瘤药物的研究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18.
目的 了解南昌地区皮肤科门诊真菌感染性疾病的构成情况。方法 统计我院门诊2006—2008年期间诊断的所有皮肤和黏膜真菌病,分析病种和致病菌种与年龄、性别和发病季节的关系。结果 皮肤和黏膜真菌病共7251例,男女比为2.3 ∶ 1。股癣2702例占37.3%、花斑糠疹1505例占20.8%,手癣727例占10.0%,分别居第1 ~ 3位。除花斑糠疹未进行培养外,培养阳性菌株4953株,优势菌为红色毛癣菌(69.9%)、念珠菌(20.4%)和紫色毛癣菌(4.5%)。不同年龄段、性别及季节的病种和病原菌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南昌地区皮肤门诊中皮肤和黏膜真菌病以股癣病例数最多,致病菌主要为红色毛癣菌,头癣致病菌主要为紫色毛癣菌,与其他地区报道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219.
目的 系统评价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的影响因素。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Embase、CNKI、WanFang Data、VIP和CBM数据库,搜集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影响因素的观察性研究,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22年8月6日。由2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8个研究,包括研究对象28 847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疾病严重程度、低蛋白血症、ICU住院天数、幽门后喂养、机械通气及机械通气天数、促胃肠动力药的使用、镇静药物的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和抗生素类药物的使用是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的影响因素,其中幽门后喂养[OR=0.46,95%CI(0.29,0.71),P<0.01]为保护因素。结论 医务人员可根据影响因素在患者入ICU时制定针对性肠内营养方案,以减少喂养不耐受的发生。受纳入研究数量和质量限制,上述结论尚需开展更多高质量研究予以验证。  相似文献   
220.
目的:探讨了81例带蒂锁骨下皮瓣修复指端缺损的综合护理措施。方法:对患者进行了舒适的护理、健康教育护理,重点进行了皮瓣的血运观察及护理、预防感染的护理。结果:移植皮瓣成活率为100%,无血管危象、感染等并发症发生,伤指的功能及外观恢复良好。结论:认为带蒂锁骨下皮瓣是修复指端缺损的理想材料,加强术后综合护理对带蒂锁骨下皮瓣修复指端缺损的患者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