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0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11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50篇
内科学   16篇
神经病学   20篇
特种医学   29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157篇
预防医学   7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68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9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6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59 毫秒
61.
【摘 要】 目的:探索急性重离子辐射后早期差异表达的基因,以期查找出可提示重离子辐射的潜在基因标志物。 方法:采用8~10周龄C57BL6雌性小鼠,随机分为照射组(12.5 Gy)和空白对照组(0 Gy),分组进行重离子全肺野照射或假照,于照射后2、24 h提取肺组织,借助基因芯片进行全基因组转录水平分析;予以实验动物梯度剂量照射,观察重离子敏感基因在照后第7天的量效关系。 结果:小鼠肺组织经重离子照射后2 h,Trp53inp1、Phlda3、Ddit4l、Gtse1、Sesn2、Bbc3、Mdm2、Ptp4a1、Pmaip1与Osgin1等基因mRNA表达水平出现与辐射相关的显著增加;而同一时间点,Wisp2、IL33、Dido1、Efcab4a、Myo1f等5个基因显著下调。在照射后24 h,Phlda3、Ddit4l、Trp53inp1、Gtse1、Sesn2、Exoc4、Ephx1、Thyn1、Ei24等9个基因表达水平也出现了显著上升;而Gpihbp1、Sla、Hist1h3ah、Stc1、Cd2等5个基因则出现显著下调。急性期重离子辐射敏感基因在7 d梯度剂量照射实验被证实呈显著剂量依赖性上升趋势。 结论:研究发现Trp53inp1、Phlda3、Sesn2、Gtse1 与Ddit4l等5个可作为检测肺组织受到高线性能量传递射线辐射后发生应激反应的潜在基因标志物,这些应激反应辐射敏感基因仍有待在基因表达水平和蛋白水平的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62.
目的观察小剂量吉西他滨(GEM)对放疗诱导的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凋亡的促进作用。方法将体外培养的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分为空白对照、单纯放疗、单纯化疗及放疗加化疗4组,应用MTT法检测不同条件下SMMCC-7721细胞的生长活性;经光学显微镜、透射电镜及荧光显微镜观察各组细胞经GEM作用后凋亡的形态学变化。结果单纯放、化疗都可诱导GEM细胞凋亡,GEM可明显增加放疗诱导的细胞凋亡。结论小剂量GEM可明显增加放疗诱导的SMMC-7721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63.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三维适形放疗所致重度(≥3级)放射性肺炎(RP)与剂量体积直方图(DVH)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 94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予以三维适形放疗,对临床参数及DVH参数与重度RP发生的关系进行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 年龄、性别、KPS评分、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体重减轻、肺基础疾病、外科手术史和化疗史与重度RP的发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除了总剂量以外,受到20、30或加Gy以上剂量照射的肺体积占全肺总体积的百分数(V20、V30、V40)、平均剂量(MLD)和正常组织并发症概率(NTCP)与重度RP的发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MLD、V30与重度RP的发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当MLD<10 Gy、10~20 Gy、>20 Gy时,重度RP的发生率分别为0、21%(8/39)、35%(7/20),当V30<25%、25%~35%、>35%时,重度RP的发生率分别为0、12%(4/33)、38%(11/29).结论 MLD和V30是重度RP发生的重要预测因素,应该分别被限制到≤20 Gy和≤35%,以减少重度RP的发生.  相似文献   
64.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摆位系统(BAT)引导放疗在前列腺癌调强放射治疗中的实用性和可行性.方法:8例前列腺癌患者实施调强放疗,每日放疗前进行BAT精度校准后,应用BAT引导摆位和调整靶区,计算BAT引导放射治疗所消耗的时间,比较BAT摆位前后,治疗床的移动偏差以及治疗期间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水平变化.结果:BAT引导放疗时间分为每日BAT校准时间(8.32±5.53)min、BAT调整放疗靶区时间(6.83±4.59)min和照射时间(12.44±5.30)min,分别占总时间(27.59±6.61)min的30%、25%和46%.BAT验证后移动治疗床在左右方向(RL)为(3.29±2.87)mm,前后方向(AP)为(4.10±2.62)mm,头脚方向(SI)为(3.90±3.93)mm,各个方向上的偏差符合正态分布.单一方向上平均偏移>5 mm的百分数,RL占24.2%,SI占25.9%,AP占27.2%.治疗前后总PSA(TPSA)和复合PSA(CPSA)显著降低,P值分别为0.008和0.044;TPSA降低与治疗呈正相关,r=0.863,P=0.006.结论:BAT引导前列腺癌调强放疗是可行的,可以减少摆位误差和器官移位,PSA水平变化和治疗相关,但是应用BAT摆位几乎使每个患者的治疗时间增加1倍.  相似文献   
65.
目的 检测人肝癌组织和对应的肝硬化组织microRNA表达的差异谱,为研究microRNA在肝细胞癌变机制中的作用提供实验基础.方法 Trizol法提取25例配对的肝癌和肝硬化组织总RNA,microRNA芯片分析肝癌和肝硬化组织中差异表达microRNA,实时定量PCR验证芯片的结果 .结果 肝癌与肝硬化组织间差异表达的microRNA共12个,其中3个表达上调,9个表达下调.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 与芯片一致.结论 肝癌和肝硬化组织存在差异表达的microRNA,这些上调和下调表达的microRNA可能参与了肝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66.
目的 分析鼻咽癌放化疗后骨转移程度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1997—2007年间在南方医院接受放化疗且疗后有骨转移的109例鼻咽癌患者的预后。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Logrank法单因素预后分析,Cox回归模型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 5年随访率为97.2%。全组患者1、2、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67.9%、48.6%、32.9%、17.4%。全组骨转移数≤3个(43例)与>3个(66例)的1、2、3、5年生存率分别为90.7%与53.0%、81.4%与27.3%、72.1%与6.2%、34.9%与4.2%(P=0.000)。骨转移数>3个中有与无合并其他部位转移的1、2、3、5年生存率分别为56.5%与72.1%、21.7%与30.2%、3.1%与13.0%、0.0%与6.5%(P=0.866)。多因素分析显示骨转移数目>3是影响预后的因素(P=0.000)。结论 鼻咽癌疗后骨转移灶数目增多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但是否需较积极治疗尚待探究以进一步完善鼻咽癌分期系统。  相似文献   
67.
鼻咽癌颅内侵犯的CT诊断(附40例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探讨鼻咽癌颅内侵犯的CT表现特点。方法搜集经病理确诊为鼻咽癌并伴有颅内占位的CT资料40例。采用SOMATOMPLUS全身CT扫描机行鼻咽部及颅脑检查,38例行轴位扫描,层厚层距均为5mm,2例冠扫,层厚层距均为3mm,其中13例进行了增强扫描。结果(1)鼻咽癌原发病灶40例;(2)中颅窝病变海绵窦不对称,患侧增宽36例;蝶鞍破坏11例;颞极占位5例;(3)后颅窝病变桥脑小脑角区占位病变10例;(4)前颅窝病变1例;(5)颅底骨质破坏33例,其中以破裂孔及卵圆孔破坏、吸收扩大最常见,分别为30例和23例。结论CT可精确显示鼻咽癌颅内侵犯的部位、途径及范围,有助于临床分期及指导放疗野的设置。  相似文献   
68.
缩小非小细胞肺癌术后放疗临床靶区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缩小非小细胞肺癌术后放疗的靶区照射体积,减少食管和肺的放射损伤.方法 53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放疗,随机分成A、B两组.A组按照传统原则给予淋巴引流区预防性照射;B组患者根据术后的淋巴结分期,病理未发现有淋巴结转移的区域不作预防性照射,临床靶体积明显小于A组患者.两组患者采用常规分割放疗,2Gy/次,5次/周,放射剂量相同.随访超过2年,分析两组患者的2年生存率、淋巴引流区局部控制率、肺和食管的放射性损伤.结果 全部患者的2年生存率为58.5%,A、B两组患者的生存曲线统计学差异不显著.A、B两组患者的淋巴引流区失败率和靶区外淋巴结复发率分别为13.8%、16.7%和3.4%、8.3%(P=1和P=0.571).急性放射性肺炎和晚期局限性放射性肺纤维化的发生率A、B两组患者分别为6.9%、0%和62.1%、58.3%(P=0.459和P=0.782);急性放射性食管炎和远期食管狭窄的发生率A、B两组患者分别为27.6%、12.5%和6.9%、4.2%(P=0.039和P=1).结论 缩小临床靶区后并未引起纵隔淋巴引流区的控制率下降,而急性放射食炎的发生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69.
目的 研究X线照射培养大鼠海马神经元后p35,p25的表达及Cdk5激酶活性变化,为放射性脑损伤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30 Gy X射线单次照射培养至12 d的海马神经元,用Western-blotting检测Cdk5的激活蛋白p35、p25的水平,用DAPI染核方法 检测海马神经元凋亡情况.结果 p35蛋白水平在照射后3.5和4 h分别比对照组升高(1.51±0.13)、(1.45±0.14)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25蛋白水平在照射后6 h比对照组升高(1.62±0.28)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0 Gy组在照射后24 h核固缩百分数为(24.8±3.97)%,与对照组(1.82%±1.08%)有显著性差异(P<0.01);30 Gy+roscovitine组在照射后24 h核固缩百分数为(7.74±2.27)%,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X线照射培养海马神经元后p35、p25 蛋白表达增加,激活cdk5;应用Cdk5抑制剂roscovitine抑制Cdk5活性可以显著减少神经元的凋亡.  相似文献   
70.
[目的]研究X线照射对鼻咽癌细胞株CNE1、CNE2中ATM 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逆转录酶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以β-actin为内参照,测定10GyX线照射前后CNE1、CNE2中ATM 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在X线照射前,CNE1中ATM mRNA基础水平与CNE2相似:存X线照射后,CNE1中ATM mRNA水平在照射4h后明显升高。12h后恢复:CNE2中ATM mRNA水平在照射后12h内无显著变化.[结论]在具有不同放射敏感性的鼻咽癌细胞株CNE1、CNE2中.ATM mRNA表达的基础水平相似,在经X射线处理后,CNE1和CNE2中ATM mRNA水平变化规律不同。这种ATM mRNA表达差异可能是导致两者放射敏感性不同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