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60篇
  免费   206篇
  国内免费   108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12篇
妇产科学   19篇
基础医学   92篇
口腔科学   63篇
临床医学   389篇
内科学   203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80篇
特种医学   124篇
外科学   206篇
综合类   723篇
预防医学   198篇
眼科学   67篇
药学   318篇
  11篇
中国医学   355篇
肿瘤学   103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92篇
  2022年   109篇
  2021年   117篇
  2020年   97篇
  2019年   120篇
  2018年   102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65篇
  2015年   88篇
  2014年   150篇
  2013年   167篇
  2012年   211篇
  2011年   225篇
  2010年   193篇
  2009年   203篇
  2008年   133篇
  2007年   149篇
  2006年   125篇
  2005年   113篇
  2004年   92篇
  2003年   63篇
  2002年   60篇
  2001年   63篇
  2000年   57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获得性血友病A(AHA)是以循环血中出现抗凝血因子Ⅷ(FⅧ)的自身抗体为特征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年发病率约1.5/10万[1],临床极其罕见.该病多继发于自身免疫性疾病、恶性肿瘤、感染等疾病.查阅国内外文献,暂未发现有重症肌无力(MG)继发AHA及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病例报道.现将我院1例MG继发AHA及I...  相似文献   
82.
文章以温病的治法祛湿法为例,提出讨论式教学法的教学设计,包括建立“三人为师”规则、“发言签”规则,营造讨论气氛,角色分配包括向导、刺头、记录员、法官、汇报人,然后按照“领结模型”展开讨论,最后按照表达意愿、思维技能、学生间互动、内容知识掌握情况等进行评估,旨在培养学生温病学临床思维能力与团队协作能力。  相似文献   
83.
目的:研究证明,Baumann角与提携角存在显著负相关,肱骨骨折复位时通过测量Baumann角可以预测提携角,能有效地防止肘内翻。观察C臂X射线机透视下闭合复位过程中测量并纠正Baumann角及三维移位后,经皮克氏针交叉内固定对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整复效果。 方法:经皮克氏针交叉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68例,其中尺偏型49例,桡偏型16例;屈曲型3 例。在C臂X射线机透视下,闭合复位骨折的三维移位,强调完全纠正尺偏移位及内倾,测量并纠正患侧Baumann角,术中、术后应用X射线片测量与健侧Baumann角的差值,结果评估参照Flynn标准。 结果:68例患儿均获随访,平均随访36.1个月。最后1次随访,患侧Baumann角平均73.4°,健侧平均72.4°;提携角患侧平均7.7°,健侧平均9.6°,12 例提携角减少5°~10°,其中5例发生轻度肘内翻。患侧肘关节伸屈功能平均为-6.5° (伸) 136 .5° (屈)。68例患儿骨折全部愈合,无一例发生Volkmann 挛缩。根据 Flynn评估标准,术后3 d内测量68例患儿中0°< 与健侧Baumann 角度差< 2°者46例,优良率为95.24%;2° ≤与健侧Baumann 角度差< 4°者17例,优良率为85.71%;与健侧Baumann 角度差≥ 4°者5例,优良率为20.00%。与健侧Baumann 角度差< 4°者的疗效优良率显著高于与健侧Baumann 角度差≥ 4°者(χ2=22.712 1,7.363 4,P < 0.05)。 结论:在C臂X射线机透视下整复纠正三维移位,强调完全纠正尺偏移位及内倾,Baumann角恢复满意后,采用经皮克氏针固定,固定可靠,能有效避免肘内翻,防止前臂Volkmann挛缩的发生,肘关节功能恢复满意。  相似文献   
84.
背景:在以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为基础的基因治疗中,提高腺病毒载体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转染效率尤为重要。 目的:对比观察5和5/F35型腺病毒载体对体外培养的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转染效率。 设计、时间及地点:对比观察,于2008-03/10在解放军北京军区总医院血液科实验室完成。 材料:骨髓来源于解放军北京军区总医院血液科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健康供者,均无造血系统疾病。 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和贴壁筛选的方法体外分离培养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传至第3代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表型;按1×104/孔密度接种于24孔板,细胞贴壁后分别换用成骨、成脂诱导液培养,以碱性磷酸酶、油红O染色检测其分化特性。用不同滴度编码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腺病毒载体Ad5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和Ad5/F35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按5,20,100,400 感染复数转染体外培养的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荧光显微镜下观察。 主要观察指标:流式细胞仪检测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阳性表达率,并用锥虫蓝拒染法检测不同病毒滴度感染后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活细胞比例。 结果: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表面CD166、CD29、CD73、CD31、CD45、CD34和CD14阳性率分别为95.08%、99.53%、72.26%,1.50%,2.02%,3.80%和4.94%。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诱导后14 d碱性磷酸酶染色为阳性,成脂诱导后14 d油红O染色均为阳性。Ad5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和Ad5/F35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按5,20,100,400 感染复数分别感染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2 d后前者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阳性率分别为(0.72±0.14)%,(4.97±0.46)%,(9.80±3.43)%和(45.53±6.32)%;后者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阳性率分别为(24.31±10.55)%,(55.19±13.73)%,(87.68±9.5)%和(96.57±5.64)%。在5,20,100的感染复数,各组细胞存活率均在95%以上。在400的感染复数,细胞存活率明显降低,在90%以下。 结论:Ad5/F35对体外培养的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转染效率明显优于Ad5载体。  相似文献   
85.
膝骨关节炎(KOA)功能障碍具有"筋骨同病、痹痿并见、虚实错杂、动静失衡、刚柔失常"等特点.在该病的早、中、晚三期,相关功能障碍在"筋骨、痹痿、虚实、动静、刚柔"的具体表现又各有所侧重,故KOA的中医康复治疗应分期辨证实施.本研究从"筋骨同调、痹痿并重、虚实兼顾、动静结合、刚柔相济"5个方面分别阐释KOA功能障碍的中医...  相似文献   
86.
背景与目的 不可切除的肝内胆管癌(hCCA)患者可考虑行肝移植治疗,但在某些方面仍存在争议。因此,本研究总结6例肝移植治疗不可切除hCCA临床疗效,以期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21年3月6例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行肝移植治疗并规律随访的hCCA患者临床病理资料与生存情况。结果 6例肝移植术式均为原位经典全肝移植,术后病理:肿块型2例,管壁浸润型2例,内生型2例;肿瘤直径>3 cm者4例;周围神经浸润2例;门静脉侵犯3例;肝内转移2例;腺鳞癌1例,腺癌5例。组织学分级3例中分化G2,3例低分化G3;pTMN分期分别为II期1例,IIIa期1例,IIIb期1例,IIIc期2例,IV期1例。随访期间,3例存活,其中2例合并肝硬化失代偿内生息肉型腺癌患者获得长期无瘤生存,1例肿块型腺癌患者术前经新辅助放化疗后目前无瘤存活20个月;死亡3例,其中1例肿块型腺鳞癌患者术后存活18个月,2例管壁浸润型腺癌患者分别存活2个月与24个月。术前减黄操作,术后联用免疫抑制剂和化疗药物对于患者生存期无明显影响。结论 hCCA患者中,对于合并肝硬化的内生息肉型腺癌,且术前排除淋巴结转移者,即使术前不行新辅助放化疗直接行肝移植也可取得较好的疗效,但对有淋巴结转移与神经周围浸润者疗效差。  相似文献   
87.
目的:评价对具有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高危因素患者进行恰当的预防性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我科2000年1月~2004年9月下肢手术病人280例(256位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围手术期进行综合性预防性治疗组156例,对照组124例只给以右旋糖酐40500mL加复方丹参16mL静脉滴注,每天1次,共7d。两组术后处理相同。记录切口引流量,术后第7天多普勒(Doppler)超声筛查,并对结果进行χ2检验。结果:试验组DVT发生率为5.1%,对照组DVT发生率为39.4%,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试验组未发现术后出血增多现象以及由此引发的不良反应。结论:围手术期综合性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能够有效防止肺栓塞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且低分子肝素具有良好安全性。  相似文献   
88.
[目的]观察亚低温对大鼠局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热休克蛋白70(HSP70)表达的影响,探讨亚低温对脑神经细胞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常温缺血组和亚低温缺血组。应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MCAO)建立大鼠局灶脑缺血再灌注模型,于缺血2 h再灌注,再灌注后3、6、12、24、72 h和7 d处死。其中亚低温组大鼠于缺血后30 min实施病灶侧脑亚低温并持续4 h。采用HE染色观察神经细胞形态学改变,免疫组化法检测脑组织HSP70表达,TUNEL法检测凋亡细胞。[结果]正常组及假手术组均未见明显病理改变;常温缺血组梗死灶明显,大量神经元坏死消失;亚低温缺血组未见明显梗死灶,但可见神经元固缩。正常组及假手术组未见或偶见HSP70阳性细胞;常温缺血组HSP70阳性细胞较多;与常温缺血组相比亚低温缺血组在相应时间点均明显减少(P<0.05)。常温缺血组TUNEL阳性细胞数随再灌注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多,至72 h达高峰;与常温缺血组相比,亚低温缺血组各时间点均明显减少(P<0.05)。[结论]亚低温对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脑有保护作用,通过降低HSP70的表达和减少细胞凋亡可能是其保护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9.
为论证脾栓塞术治疗肝硬化所致脾功能亢进疗效,对15例住院病人采用经皮脾动脉栓塞术栓塞脾动脉外周分支,平均栓塞面积50%。术前、术后观测外周血象、肝脾8超和胃镜。栓塞后/前对比发现平均外周血白细胞上升75.24%,血小板上升18.50%,血红蛋白上升7.51%,门静脉直径缩小13.02%,脾静脉缩小23.73%,脾厚度缩小10.45%。结果表明脾栓塞术治疗肝硬化脾功能亢进能改善脾亢和降低门脉高压。  相似文献   
90.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重症胆管炎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收治老年重症胆管炎患者40例,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结果:治愈35例,死亡5例,其中开腹手术死亡2例,经皮肝胆管引流(PTCD)死亡2例,内镜下鼻胆管引流(ENBD)死亡1例。结论:加强围手术期治疗,运用影像介入、现代内镜等微创手段,结合常规手术进行多层次的治疗,可以减少本病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