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8篇
综合类   22篇
药学   21篇
中国医学   89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目的:研究比较两基原中药决明子中蒽醌类成分含量,分析不同基源决明子产生非等效泻下作用的物质基础差异。方法:采用一测多评(QAMS)法,以大黄素为内参物,同时测定决明子中橙黄决明素、芦荟大黄素、大黄酸、黄决明素、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含量;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UV)测定决明子中游离蒽醌、结合蒽醌及总蒽醌含量;采用SIMCA-P11.5对含量测定结果进行PLS数理统计分析。结果:总蒽醌、游离蒽醌及结合蒽醌在决明中含量分别为1.41%~2.29%、0.21%~0.62%、1.51%~1.93%,在小决明中分别为0.77%~1.34%、0.13%~0.52%、0.52%~1.16%;PLS分析7种蒽醌类成分的VIP分别为1.15、1.12、0.69、0.90、1.21、1.15、0.52。结论:建立的QAMS方法重现性良好,测定的10批次决明样品中3批次大黄酚含量不合格,10批次小决明中6批次橙黄决明素不合格,7批次大黄酚不合格,决明中橙黄决明素、芦荟大黄素、大黄素、黄决明素含量均比小决明高;决明中总蒽醌、游离蒽醌及结合蒽醌含量均普遍高于小决明;决明中蒽醌类成分的差异主要由于大黄素、橙黄决明素、大黄酚、芦荟大黄素含量不同。  相似文献   
122.
催经止孕胶囊中挥发油部位的β-环糊精包合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优选催经止孕胶囊中挥发油部位的β-环糊精包合工艺。方法:采用饱和水溶液搅拌法,以挥发油与β-环糊精的比例、包合温度、包舍时间、加水量为因素,选择不同水平以挥发油利用率、包合物收得率、包合物含油率为指标,按正交设计表L9(3^4)进行试验,优选包合条件,并用TLC和光学显微镜对包合物进行了定性验证。结果:优选出的挥发油部位β-环糊精包舍的工艺条件为:油与β-环糊精的比例为1:8(ml:g),包合温度为40℃,包合时间为2h,加水量为β-环糊精用量的10倍。结论:通过β-环糊精包合挥发油提高了挥发油部位的稳定性,掩盖了其不良气味,便于制成固体制剂。  相似文献   
123.
中药陈用之说由来已久,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它是在医疗实践中逐渐形成的,是中药应用的一大特色。历代医学典籍均对其有所论述,至今仍为临床所使用。现代学者用现代的一些方法对陈用中药陈用的科学内涵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一定进展。现就中药陈用历史沿革和现代研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4.
目的:采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建立白及粉的定性分析模型,为快速判别白及粉入药品种提供简便方法。方法:采集不同品种白及粉样品的近红外光谱图,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建立白及粉末鉴别模型,并进行模型的外部验证和内部验证。结果:在4 000~10 000 cm-1光谱范围内白及与其同属黄花白及、小白及的粉能够分别聚为一类,内部验证准确率达到100%,外部验证准确率达到90%。结论:采用近红外光谱技术鉴别白及粉准确、快速、简便,可为白及同属药材的鉴别提供快速鉴别方法。  相似文献   
125.
常用蛇类药材鉴别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蛇是人类宝贵的野生动物资源,也是我国重要的蛇类药材来源。它具有祛风、通络、定惊止痉等功效,在风湿痹证方面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近年来,在经济利益驱使下,加上我国蛇种类繁多,现有蛇类多达241种,且各自形态特征差异不明显,使得准确鉴定药材困难,容易导致市场用药品种混乱。文章就近10年来用于常用蛇类药材(主要以《中国药典》收载品种乌梢蛇、金钱白花蛇、蕲蛇为例)及其混伪品的鉴别方法进行了整理研究,综述了各类鉴别方法在蛇类药材中的研究进展,包括传统的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及近年来发展的微性状鉴别、色谱质谱技术和一些现代的分子鉴别方法如DNA条形码技术,并阐述了各种鉴别方法的适用对象及其优缺点,以期为蛇类药材或者动物类药材的鉴别研究提供思路和参考。发现目前药用蛇在现场快检、中成药的鉴别和优劣鉴别方面仍然面临着一些困难,提示对药用蛇品质进行客观评价时,还需将传统与现代鉴别方法相结合、真伪与优劣鉴别技术相联系。  相似文献   
126.
目的:研究枸杞子“变色”程度与5-羟甲基糠醛(5-HMF)含量的关系。方法:采用HPLC测定,SepaxHP-C18色谱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甲醇-水(5:95),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284nm;柱温为30℃。结果:枸杞子“变色”程度越严重,5-HMF含量越高。结论:首次建立了HPLC测定枸杞子中5-HMF含量的方法,该法稳定、可靠,可用于枸杞子中5-羟甲基糠醛的含量测定,为阐明其“变色”物质基础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7.
目的:完善西升麻药材质量标准。方法:首次以分离的三萜皂苷类结合酚酸类建立定性及定量测定方法。结果:鉴定分离出的三萜皂苷类为升麻苷H-1;测定阿魏酸、异阿魏酸和咖啡酸含量之和为0.22%~1.90%,升麻苷H-1含量为0.10%~1.28%。结论:本试验结果能全面的反映西升麻药材内在质量,且稳定,简单,可行,为西升麻药材质量标准的完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8.
比色法测定升麻药材总皂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从升麻中分离得到升麻苷H-1,并以此为对照建立比色法测定升麻中升麻总皂苷含量方法。方法:以5%香草醛-高氯酸(1∶4)为显色体系,于60℃水浴中加热15min,置冰水中冷却2~3min,于537nm处测定吸光度。结果:样品在0.10mg~6.98mg(r=0.9995)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精密度、稳定性、重现性及加样回收率试验RSD均小于3%,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27%。结论:该方法简便易行,稳定性、重现性好,可用于升麻中总皂苷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29.
目的:比较"北赤芍"与"川赤芍"抗炎、镇痛作用的等同性和差异性。方法: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及醋酸致小鼠扭体反应实验,比较"北赤芍"与"川赤芍"水煎液在抗炎、镇痛作用上的等同性和差异性。结果:二甲苯致小鼠耳廓急性炎症实验结果表明,"北赤芍"与"川赤芍"均具有抗炎作用,且二者无明显差异;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实验结果表明,"北赤芍"对醋酸所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有显著抑制作用,"川赤芍"作用不明显;醋酸致小鼠扭体反应实验结果表明,二者均表现出镇痛作用,且"川赤芍"效果为优,但差异不明显。结论:"北赤芍"与"川赤芍"均具有抗炎、镇痛作用,但二者的作用既有共性,又存在个性。  相似文献   
130.
通过对古代及现代医药文献进行查阅、整理、分析,总结了瓦楞子的炮制历史沿革及现代研究概况。以《历代中药炮制资料辑要》一书为线索,查阅三国至清朝时期本草原著30部,并查阅《中国药典》9部,《全国中药炮制规范》1988年版和地方中药饮片炮制规范22部,对古今文献中所收载的瓦楞子炮制方法加以归纳、总结。瓦楞子炮制历史悠久,历代的炮制方法有生品研碎、火煅、煅醋淬、煅醋煮、煅盐水煮等,目前全国各地主要沿用了煅法。现行的炮制规范中对煅制工艺和火候的表述过于广泛,缺乏定性定量指标和统一的炮制质量标准,而且现行的质控标准主要以碳酸钙的含量作为评价指标,需进一步对炮制工艺进行研究,包括煅制火候、温度、时间、煅淬次数、粉碎粒度等具体工艺参数,并比较不同炮制工艺和炮制方法对其化学成分含量的影响,以发挥瓦楞子的最佳药物疗效。另外应进一步对瓦楞子中有机质类成分及某些微量元素进行研究,以增加其质控指标或方法,从根本上全面控制瓦楞子的内在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