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653篇 |
免费 | 116篇 |
国内免费 | 59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24篇 |
儿科学 | 2篇 |
妇产科学 | 19篇 |
基础医学 | 70篇 |
口腔科学 | 8篇 |
临床医学 | 269篇 |
内科学 | 79篇 |
皮肤病学 | 8篇 |
神经病学 | 41篇 |
特种医学 | 57篇 |
外科学 | 163篇 |
综合类 | 479篇 |
预防医学 | 188篇 |
眼科学 | 27篇 |
药学 | 185篇 |
7篇 | |
中国医学 | 139篇 |
肿瘤学 | 6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1篇 |
2023年 | 63篇 |
2022年 | 77篇 |
2021年 | 112篇 |
2020年 | 54篇 |
2019年 | 75篇 |
2018年 | 64篇 |
2017年 | 47篇 |
2016年 | 48篇 |
2015年 | 49篇 |
2014年 | 97篇 |
2013年 | 109篇 |
2012年 | 118篇 |
2011年 | 122篇 |
2010年 | 85篇 |
2009年 | 111篇 |
2008年 | 101篇 |
2007年 | 72篇 |
2006年 | 80篇 |
2005年 | 66篇 |
2004年 | 44篇 |
2003年 | 58篇 |
2002年 | 42篇 |
2001年 | 16篇 |
2000年 | 16篇 |
1999年 | 8篇 |
1998年 | 18篇 |
1997年 | 7篇 |
1996年 | 5篇 |
1995年 | 7篇 |
1994年 | 2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10篇 |
1991年 | 6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5篇 |
1984年 | 3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2篇 |
198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8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目的:探讨钼靶X线在乳腺微小钙化灶术中活检的应用优势,进一步介绍这一方法。方法:对12例乳房不能触及肿块但钼靶X线显示钙化灶的患者进行切除手术,术中离体标本依靠钼靶X线摄影定位,以注射器针尖标示钙化中心位置,指导病理医生取材并活检。结果:12例患者均成功定位并准确获取病理标本,最终病理定性诊断。病理示乳腺癌11例(其中浸润性导管癌6例,导管内原位癌5例),立即行相应手术治疗,纤维腺瘤1例。诊断准确率100%。结论:钼靶X线指导乳腺无肿块钙化灶活检取材,定位准确,诊断明确,能确定乳腺微小病变的性质,对提高乳腺疾病的诊断率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系统评价衰弱老年人糖尿病的患病情况.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BM、WanFang Data、VIP和CNKI数据库,搜集有关衰弱老年人糖尿病患病率的横断面研究,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20年11月.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应用CT分析重度特发性脊柱侧凸胸椎椎弓根徒手螺钉置入的精确性。方法:选择1996年6月至2006年12月有完整术后CT资料的重度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20例。术前主胸弯冠状面Cobb角82°~142°(96.3°±14.3°),主弯后凸角66.2°±12.4°。术中采用徒手直视下胸椎椎弓根螺钉置入,术后根据轴位CT扫描评价螺钉置入椎弓根的精确性。结果:共置入174枚胸椎椎弓根螺钉,术后CT密扫157枚螺钉(90.2%)完全在椎弓根皮质骨内,9例17枚螺钉(9.8%)发生错置:11枚螺钉(6.3%)偏外侧,其中9枚穿破皮质≤2 mm,2枚穿破皮质在2~4 mm;6枚螺钉(3.5%)偏内侧,其中3枚穿破皮质≤ 2 mm,3枚穿破皮质在2~4 mm。凸侧共置入椎弓根螺钉94枚,其中错置6枚,准确率为93.6%,凹侧共置入80枚,其中错置11枚,准确率为86.3%,凹侧与凸侧螺钉置入准确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所有病例未发生神经并发症。结论:应用徒手法行重度特发性脊柱侧凸胸椎椎弓根螺钉置入精确度较高,但有一定的误置率。 相似文献
14.
15.
1 临床资料2007年2月-2010年3月,郑州纺织机械厂职工医院手外科收治3例、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江阴医院烧伤整形科收治2例下肢严重皮肤软组织缺损合并伸膝功能丧失患者,其中男4例、女1例;年龄25 ~ 52岁,平均37岁.致伤原因:热压伤1例、车祸伤2例、井下压砸伤2例.创伤情况:皮肤软组织缺失伴髌韧带及股四头肌部分缺损3例,软组织缺损伴股四头肌大部分缺损2例;皮肤缺损面积为18 cm×16 cm ~28 cm×19 cm.2 手术方法术前肌电图检查下肢神经损伤情况,如股神经功能未受损,在硬膜外麻醉下进行手术.彻底清创,解剖患肢旋股外侧动静脉降支、膝降动静脉或膝上外侧动静脉备用.将患肢半腱肌自膝内侧止点处切断,向上分离约20 cm后将远端移位至髌韧带断端;在髌骨外侧缘2 cm处切断髂胫束止点,向上分离切取20 cm×4 cm髂胫束纵向折叠成2 cm宽腱条,将腱条远端移位至髌韧带断端备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前后路短节段固定融合治疗腰椎纵向劈裂骨折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南
大学湘雅二医院脊柱外科2005年3月至2013年5月采用的前后路短节段固定融合治疗的13例腰椎纵向劈裂骨折患者临床
资料,对所有患者的矫正情况进行随访,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
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对腰椎功能进行评估。结果:随访时间为24~60个月,平均42个月;手术时间185~300
min,平均248 min;术中失血量为600~1 500 mL,平均950 mL。所有患者术后均获得功能及自我形象的改善,在Cobb
角评估方面,术后2 d,12个月和末次随访测量Cobb角较手术前均有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VAS评
分和ODI评估术后2 d,12个月和末次随访测量结果较之术前均有改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与
末次随访的评估结果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分级标准,在末次随访时,术
前8例D级患者中6例恢复至E级,其中3例未见进一步恢复;术前2例C级中1例恢复至D级,1例恢复至E级。所有病例
骨折均获愈合,愈合时间为3~6个月,平均4.5个月;术中3例有硬膜撕裂,术中给予修补;无神经血管损伤并发症病
例。结论:短节段伤椎置钉和旋棒复位是腰椎纵向劈裂不稳定骨折较好的手术选择。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p53基因在中国南方部分地区家族性和早发性乳腺癌中的突变位点及特征。方法:以中国南
方地区150例家族性和早发性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提取静脉血基因组DNA,对p53基因的全部编码序列及外显子
与内含子拼接区进行扩增。 采用变性高效液相色谱进行预筛后,应用DNA测序分析和证实基因突变的结果。结果:
150例患者中,9例的p53编码区域共发现6种不同的p53变异,其中869_888ins20(插入突变)为新发现的致病性突变,
643_660del18(缺失突变)为已报道的致病性突变,91G>A,215C>G,537T>G和743G>A为已报道有致病意义的错义突
变位点。此外,还发现了第4外显子区域的同义突变141G>A及第3内含子区域的缺失突变IVS3+54_70del16和9个基因多
态性位点。家族性及早发性乳腺癌的p53总突变率为6.00%,其中家族性乳腺癌的p53突变率约为6.81%。早发性乳腺癌
突变率约为6.25%。结论:中国南部人群家族性乳腺癌患者的p53基因胚系总突变率高于国内外文献报道,首次发现
的插入突变869_888ins20的致病意义有待今后的功能学验证。缺失突变643_660del18丰富了国人p53基因突变数据库,
有可能是中国乳腺癌人群的特有突变。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评价一期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胸椎多节段结核的疗效。方法:1998年5月至2005年11月共收治28例多节段胸椎结核患者,病变累及3个椎体9例,4个椎体8例,5个椎体7例,6个及6个以上椎体4例。患者均有低热、盗汗等结核中毒症状,体重减轻19例,胸背部显著疼痛25例,腰骶部疼痛3例。血沉58~126mm/h,平均73.7mm/h,合并椎旁脓肿19例,术前胸椎后凸Cobb角27°-108。,平均61.5°,伴有脊髓神经功能损伤27例,Frankel分级A级9例,B级7例,C级8例,D级3例,均采用一期后路钉棒或钩棒系统内固定联合前路病灶清除、自体髂骨植骨或钛网植骨融合术治疗,随访观察患者胸椎后凸改善和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平均手术时间5.6±0.7h,平均出血890±130ml。术中1例由于T4椎弓根较小无法置钉而改用钩棒系统固定。1例发生胸膜撕破,行术中缝合,术后无并发症发生;1例术后出现乳糜漏,行纵隔引流14d后愈合;1例左下肢回流不畅,给予抬高患肢,被动肢体活动,2周后好转;2例患者腹部皮肤出现麻木疼痛,给予非甾体类镇痛消炎药物西乐葆121服后症状消失;1例术后早期出现呼吸功能衰竭,给予呼吸机辅助通气7d后脱机好转,肺功能正常。无大血管、神经损伤,无死亡病例,无伤口深部感染或窦道形成。伤口均一期愈合。术后2周所有患者低热、盗汗等结核中毒症状消失;24例胸背部疼痛及3例腰骶部疼痛者症状消失,1例背部疼痛患者半年后自行缓解。随访11~22个月,平均17-3个月。1~2个月后血沉均恢复正常,末次随访时未见结核复发,均获得骨性愈合。术后1周时后凸Cobb角21°~33°,平均24.7°,末次随访时为24°~35°,平均26.3°,无1例出现椎旁脓肿复发。神经功能除A级2例、B级1例无变化外,其余患者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恢复。结论:对于多节段胸椎结核患者一期行前后路联合手术效果好,能同时解决病灶清除、减压、稳定、融合等问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