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5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6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利用中药血清药物化学及血清药理学相结合的方法探讨麻黄附子细辛汤抗炎和免疫抑制的物质基础。通过比较麻黄附子细辛汤、给药后含药血清和空白血清的LC-MS/MS图谱,寻找麻黄附子细辛汤的入血成分; ELISA法测定各时间点含药血清对抗原刺激RBL-2H3细胞释放组胺、氨基己糖苷酶的影响;MTT法测定各时间点含药血清对脂多糖诱导小鼠脾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逐步回归的方法对麻黄附子细辛汤的各成分与药理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灌胃给予麻黄附子细辛汤后,从大鼠血清中发现32个成分,其中27个原型成分(10个来自麻黄,13个来自附子,4个来自细辛),其他5个未知成分。与空白血清相比,麻黄附子细辛汤各时间点含药血清均能降低抗原诱导RBL-2H3细胞释放组胺(P<0.05);除麻黄附子细辛汤4 h含药血清外,其余各时间点含药血清均能抑制抗原诱导的RBL-2H3细胞脱颗粒(P<0.05);麻黄附子细辛汤15,30 min含药血清能显著抑制脂多糖诱导的小鼠脾细胞增殖(P<0.05)。血中移行成分的化学数据和药理指标组胺释放量、β-氨基己糖苷酶释放率以及脾细胞增殖抑制率进行回归分析,推测甲基伪麻黄碱、伪麻黄碱与抗原诱导RBL-2H3肥大细胞释放组胺密切相关;伪麻黄碱、次乌头原碱、甲基伪麻黄碱与抗原诱导RBL-2H3细胞释放β-氨基己糖苷酶密切相关;苯甲酰次乌头原碱、苯甲酰乌头原碱、14-苯甲酰-10-羟基-中乌头原碱、新乌头原碱与脂多糖诱导小鼠脾细胞增殖抑制密切相关。由此可见,甲基伪麻黄碱、伪麻黄碱、苯甲酰次乌头原碱、苯甲酰乌头原碱、新乌头原碱等成分可能为麻黄附子细辛汤抗炎和免疫抑制的部分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52.
目的应用生物调序益智疗法治疗孤独症儿童疗效观察。方法随机将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底收治的1665例孤独症分为治疗纽和对照组,治疗组实施生物蛋白埋植、中药及康复训练治疗;对照组实施中药及康复训练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达70.39%,显效率49.84%,无效率29.61%。对照组有效率31.7%,显效率15.85%,无效率68-3%,经x^2检验,P〈0.05,治疗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结论运用生物调序益智疗法治疗孤独症儿童,经济、时间短、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3.
超临界CO2流体萃取草果挥发油成分分析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利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从草果中萃取挥发油,并用GC-MS在线计算机信息检索分析技术,对解析釜Ⅰ、解析釜Ⅱ中的挥发油分别进行成分分析,得到81个峰和110个峰,分别鉴定出65种和93种成分。  相似文献   
54.
小油桐叶石油醚萃取物的GC-MS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小油桐叶的石油醚萃取物成分.方法:采用GC-MS法分析小油桐叶的石油醚萃取物.结果:分析石油醚提取物得到76个峰,确定了其中46种化合物(占60.53%),其中含量占1%以上的有13种化合物,占所有化合物总量的74.99%.含量最为丰富的3种物质依次为:α-维生素E(24.68%)、谷甾醇(16.49%)、角鲨烯(8.93%).此外,检测出小油桐叶还含有β、γ和δ 3种构型的维生素E,维生素E的总相对含量高达29.11%.结论:小油桐叶富含多种生物活性成分,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55.
目的:研究麻黄-甘草(MH-GC)药对不同配比水煎液灌胃给予大鼠后,血浆中麻黄类生物碱含量的变化。方法:大鼠按体重随机等分成4组,分别为MH,MH-GC(12∶3),MH-GC(12∶6)和MH-GC(12∶12),于给药后不同时间点采血,给药量分别为7.42,9.28,11.13,14.84 g·kg-1。利用液液萃取法处理血浆样品,以盐酸金刚烷胺为内标,采用UPLC-MS/MS测定血浆样品中盐酸去甲基麻黄碱(NME),盐酸去甲基伪麻黄碱(NMP),盐酸麻黄碱(E),盐酸伪麻黄碱(PE)和盐酸甲基麻黄碱(ME)的血药浓度,利用DAS 3.0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与MH组相比,MH-GC(12∶3)组中NME和NMP的MRT0-t得到显著缩短,PE的t1/2z和Vz/F也显著降低;MH-GC(12∶6)组中NME,E和PE的AUC0-t均得到显著提高,PE的CLz/F和Vz/F显著降低;MH-GC(12∶12)组中E和PE的MRT0-t则显著延长,ME的CLz/F显著提高。结论:麻黄与不同比例的甘草配伍后,5种麻黄类生物碱的部分药动学参数具有显著性差异。随着甘草用量的不同,所表现出的减毒或增效侧重点则不同,从药动学角度证明了古方用药针对不同病症药物用量不同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相似文献   
56.
石菖蒲挥发油成分的GC-MS分析及不同提取方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李吉来  陈飞龙  贺丰  罗佳波 《中药材》2001,24(7):494-495
采文用GC-MS法分析了石菖蒲挥发油成分,共分离出84个峰,鉴定了52个化合物,并对用蒸馏与超临界CO_2萃取二种方法提取的挥发油成分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57.
目的:制备用于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pH依赖型黄连总生物碱靶向微丸并对其体内外释放性能进行评价。方法:采用丙烯酸树脂(eudragit)S100和eudragit L100-55双层包衣制备pH依赖型黄连总生物碱结肠靶向微丸。以盐酸小檗碱为指标进行了体外释放度和大鼠体内释放的初步评价。结果:体外释放度试验表明盐酸小檗碱在人工胃液中2 h累计释放度<0.1%,在人工小肠液中4 h累计释放度<10%,在人工结肠液中3 h累计释放度>90%;体内试验表明在大鼠体内包衣微丸大部分能完整到达盲肠或结肠部,并在上述部位开始崩解释放。结论:pH依赖型黄连总生物碱靶向微丸能够实现结肠的定向释放。  相似文献   
58.
目的通过对9018例血清标本的血清标志物与前S1抗原检测,观察前S1抗原在乙型肝炎诊断与治疗中意义。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与前S1抗原,并对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不同组合模式的前S1抗原阳性率加以比较与分析。结果在9018例标本中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866例,占总例数9.60%,大三阳模式的前S1抗原检测阳性率达87.55%,小三阳模式的前S1抗原检测阳性率为64.24%,其他模式也有不同前S1抗原检出率。结论前S1抗原检测比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更敏感,可作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复制以及治疗和预后观察指标。  相似文献   
59.
目的 分析抗线粒体抗体(anti-mitochondrial antibody,AMA)及其亚型和抗核抗体(anti-nuclear anti-body,ANA)等在诊断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PBC)等疾病中的应用.方法 55例AMA及其亚型阳性的患者,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FA)、免疫印迹法检测了AMA,AMA M2亚型,ANA等自身抗体,并对其它生化和免疫学指标进行了检测.结果 40例PBC患者AMA均为阳性,72.5%的患者AMA的滴度≥1∶320;AMA亚型M2,M4和M9的检出率分别为100%,7.5%和2.5%.PBC组的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 、γ谷氨酰转肽酶(GGT) 、碱性磷酸酶(ALP) 、总胆红素(TBil)明显高于非PBC组患者.87.5%的患者检出ANA,ANA的主要荧光模式为核膜型、颗粒型.结论 PBC患者一般均有高水平的AMA和AMA M2亚型,且滴度和病情相关,M4,M9在PBC有一定的检出率.多数PBC患者还伴有高滴度的ANA并有主要的荧光模式,但AMA也可伴发或单独见于其它的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如舍格伦综合征(SS)、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等,应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60.
夏婷  张艳华  陈飞龙  谭晓梅 《中成药》2023,(6):2045-2048
目的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S-SPME)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法分析四妙丸中的挥发性成分。方法 单因素考察并确定四妙丸最佳萃取条件。萃取物分析采用HP-5MS弹性石英毛细管柱(30 m×0.25 mm, 0.25μm);载气氦气;进样口温度250℃;体积流量1.0 mL/min;分流比10∶1;程序升温。结果 最佳条件为取样量1.5 g,萃取温度100℃,萃取时间30 min,解析时间5 min。从四妙丸、黄柏、苍术、牛膝、薏苡仁中分别鉴定得到挥发性成分23、28、24、18、24种,其峰面积分别占总挥发性成分峰面积的93.3%、61.3%、87.2%、81.4%、70.6%。四妙丸的挥发性成分中,15种在黄柏中检出,9种在苍术中检出,6种在牛膝中检出,12种在薏苡仁中检出。结论 该方法简便可靠,可为四妙丸全面质量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