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9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24篇
耳鼻咽喉   46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6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156篇
内科学   76篇
皮肤病学   13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52篇
外科学   239篇
综合类   347篇
预防医学   109篇
药学   126篇
  4篇
中国医学   127篇
肿瘤学   29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79篇
  2011年   89篇
  2010年   79篇
  2009年   87篇
  2008年   72篇
  2007年   75篇
  2006年   97篇
  2005年   67篇
  2004年   77篇
  2003年   71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张琳  陈雷  阚明 《安徽医学》2002,23(4):38-39
目的对比观察常规减量法和隔日减量法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复发率的影响,探讨何种方法更为合理.方法取88例PNS患者经足量强的松治疗8周、完全缓解者6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常规减量组(n=30)和隔日减量组(n=32).两组减至维持量均治疗12个月,随访2年.结果常规减量组和隔日减量组一年内复发率分别为33.3%和12.5%,有显著性差异(P<0.05);第二年复发率分别为20.0%和15.6%,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年累计复发率分别为53.3%和28.1%,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并发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使用激素治疗PNS,首次大剂量治疗8周获临床缓解后,采用隔日减量法较常规减量法明显降低PNS的复发率,同时副作用无差异.  相似文献   
92.
目的:除去非那西丁生产中生成的盐,方法:利用盐的溶解度,以其饱和溶液的做溶剂,结果:减少了环境污染,节约了能源,减少了生产设备,降低了生产成本,结论:改进后的工艺适合工业生产。  相似文献   
93.
患者男,38岁,因右肩背部疼痛2个月入院.查体:右肩部肌肉轻度萎缩尤以冈下肌明显,冈下肌肌萎(++).右斜方肌前缘中点下、肩胛上切迹处压痛(+),Tinel征(+).未触及明显肿物及包块,双上肢于伸直位,肩关节前屈90°位,交叉于胸前可诱发肩胛部疼痛.右肩部及右上肢感觉、运动正常.  相似文献   
94.
目的:由于呼吸道纤毛取材困难,并且生长在较厚的黏膜上,透光性较差而难以进行直接观察,因此人们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获取纤毛细胞。实验拟将手工显微分离技术应用于豚鼠鼻黏膜纤毛细胞的分离,为进一步实验提供纯净的目的细胞。  方法:实验于2007-03/11在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研究所完成。白色健康豚鼠20只,在显微镜下用显微器械将豚鼠鼻黏膜的纤毛细胞层和黏膜下层进行分离,取手工显微分离的黏膜和未行分离的全层黏膜行苏木精-伊红染色,明确所分离组织层是否为黏膜纤毛细胞层。再将纤毛细胞层酶解,低倍镜下观察单个鼻黏膜纤毛细胞个数,纤毛细胞团大小,杂质细胞多数。高倍镜下观察纤毛细胞的形态。  结果:苏木精-伊红染色见手工显微分离的组织层为纤毛细胞和基底细胞层,较薄,不含有黏膜下层。低倍镜下可见手工显微分离后纤毛细胞较密集,单个鼻黏膜纤毛细胞较多,纤毛细胞团较小,每个细胞团平均有7个纤毛细胞左右,且纤毛细胞团下面无其他细胞。高倍镜下可见手工显微分离的单离纤毛细胞膜光滑,折光性好,纤毛摆动活跃,存活时间明显延长,24 h 仍有50%存活。与传统分离技术相比,手工显微分离技术在目的细胞纯度和活性上有显著优势(P < 0.05)。 结论:将手工显微分离技术应用于纤毛细胞分离和纯化降低了杂质细胞干扰,提高了细胞活性,满足了提供纯净目的细胞的实验要求。  相似文献   
95.
衰老是每个生命体从生到亡的必经阶段,自噬是继凋亡之后目前生命科学研究最热的领域之一。本文从细胞自噬功能增强和减弱两个角度,分析了其对衰老过程的影响,文中对关于衰老与自噬这两者之间相关性的研究进行了回顾,从分子水平分析了mTOR和AMPK信号通路及p53蛋白在衰老–自噬这一细胞适应内外环境重要的调节机制中的作用,从而提示细胞自噬可以调节细胞衰老进程,因此,利用细胞自噬来治疗某些衰老性疾病(癌症、心脑血管病、神经退行性疾病等)必将成为未来医学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96.
目的:经D-半乳糖诱导小鼠亚急性衰老模型,探讨茯茶茶多糖(Tea Polysaccharides,TPS)的抗衰老作用机制。方法:40只雌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TPS低剂量组(0.5g/kg)、TPS高剂量组(1.0g/kg),每组10只。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小鼠颈背部皮下注射5%D-半乳糖溶液(0.25ml/10g体重)致亚急性衰老。造模成功后第2天开始,TPS低剂量组及TPS高剂量组小鼠每日分别按0.5g/kg和1.0g/kg的剂量给予TPS溶液灌胃,每天1次;空白组和模型组每日灌服等体积生理盐水。6周后,经小鼠跳台试验测试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检测血清、肝、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丙二醛含量及胸腺、脾脏指数。结果:TPS的抗衰老作用与给药剂量呈正相关,与模型组相比,TPS高剂量组小鼠跳台学习反应时间缩短了39.26%、错误次数减少了31.88%,记忆潜伏期延长了47.34%、错误次数减少了35.29%,脾脏、胸腺指数显著增加,肝组织SOD活性及GSH-Px活性、皮肤中HYP含量均显著增加,MDA含量显著下降(P0.05)。结论:茯茶TPS有显著抗衰老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清除自由基及其代谢产物MDA、提高SOD和GSH-Px活性双向调节延缓衰老。  相似文献   
97.
目的:研究缺血预处理加川芎嗪对肠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肺细胞凋亡及相关基因Bcl-2和Bax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Ⅰ组)、肠缺血-再灌注组(Ⅱ组)、川芎嗪治疗组(Ⅲ组)、缺血预处理组(Ⅳ组)和川芎嗪+缺血预处理组(Ⅴ组)5组.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心、肺组织Bcl-2和Bax蛋白表达,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生物素化脱氧尿嘧啶缺刻标记技术(TUNEL)检测心、肺细胞凋亡,并测定心、肺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结果:Ⅴ组心、肺组织细胞凋亡指数明显低于除Ⅰ组外的其他各组,Bcl-2蛋白表达明显增多,肺组织Bax蛋白表达明显减少,心肌细胞Bax蛋白表达明显比Ⅱ组降低,同时Ⅴ组心、肺组织SOD活性增高,MPO活性和MDA含量降低.结论:缺血预处理与川芎嗪联合应用对抑制肠缺血-再灌注所致的心、肺细胞凋亡具有显著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98.
骶丛及邻近坐骨神经MR成像技术优化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骶丛及邻近坐骨神经的MR优化成像方法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例健康志愿者及7例坐骨神经继发病变患者行骶丛及邻近坐骨神经的二维自旋回波(2D-SE)序列 T1WI和快速自旋回波抑脂(FSE F/S)序列T2WI的斜矢状位成像,轴位三维快速平衡稳态进动(3D-FIESTA)序列成像并多平面重建,其中10例志愿者加做单侧斜位3D-FIESTA序列成像, 7例患者平扫后行Gd-DTPA增强扫描.对比正常组2D-SE T1WI斜矢状位与轴位3D-FIESTA序列多平面重建对骶1神经(S1)及邻近坐骨神经的显示率.运用四等级评分标准方法评价两种采集方式的3D-FIESTA多平面重建对骶丛各支神经的显示程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正常志愿者中2D-SE 序列与3D-FIESTA序列对S1及邻近坐骨神经显示率分别为70%和95%(P<0.01).轴位与斜位3D-FIESTA对腰骶干(LST)及S1的显示能力有显著性差异(二者分别为P<0.01,P<0.05),对S2及S3的显示程度无显著性差异.病例组通过多平面重建可明确骶丛各支神经及邻近坐骨神经受累情况.结论 3D-FIESTA序列通过重建可分别显示骶丛各支神经,对S1及邻近坐骨神经的显示率明显高于2D-SE序列,单侧斜位采集优于轴位采集.  相似文献   
99.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常见并发症的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常见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998至2005年完成的1674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及其13例并发症的临床资料。结果胆管损伤3例,腹腔内出血1例,胆漏2例,十二指肠损伤1例,膈肌损伤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2例,皮下气肿1例,脐部戳孔腹直肌血肿1例,胆总管残留结石1例,所有患者经治疗后无严重后遗症。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胆囊切除的最佳选择,但仍存在较严重的并发症,遵循正规的手术原则,及时中转开腹,才能减少并发症,保证手术质量。  相似文献   
100.
目的探讨肺癌细胞凋亡、P53蛋白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28例肺癌患者,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P53蛋白,采用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细胞凋亡,并与临床指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在鳞癌、腺癌、小细胞癌中,小细胞癌凋亡指数最低(P<0.05),术后生存期超过五年者凋亡指数明显高于术后生存低于5年者(P<0.01)。P53蛋白表达在术后生存期超过5年者和术后生存期低于5年者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肺癌细胞凋亡指数和P53蛋白表达高低与术后生存期有关,故肺癌细胞凋亡指数和P53蛋白表达可作为估计术后生存期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