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8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9篇
内科学   22篇
皮肤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3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69篇
预防医学   16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22篇
中国医学   45篇
肿瘤学   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原发或继发性肝癌患者常因全身情况、肝功能情况或肿瘤位置及转移等原因而失去手术切除机会。肝动脉栓塞介入治疗(TACE)对大量这类患者有确切疗效。治疗后患者平均生存8~12  相似文献   
32.
目的研究利奈唑胺耐药粪肠球菌的全基因组序列,并探讨与其它肠球菌序列的差异。方法从1例男性急性白血病患者的气管分泌物中分离到粪肠球菌株Deng1(E.fecalis Deng1)。通过Illumina Hiseq2000和Roche454 FLX+进行高通量全基因组鸟枪法测序(high-throughput whole-genome shotgun sequencing)。基因组Contigs和scaffolds通过Newbler汇编软件分析。基因组gap closures通过Sanger测序法确定。通过Phred/Phrap/Consed软件构建圆环型的基因组图,并通过软件Prokaryote Genomes Automatic Annotation Pipeline(PGAAP)进行基因组注释。参考序列和粪肠球菌Deng1基因组之间的系统发育分析(phylogenice analysis)通过muscle软件分析。结果 E.fecalis Deng1圆环形基因组包含2,961,043碱基对,GC含量37.5%。基因组含有2 854个编码序列(CDS),62个tRNA的编码基因,以及4个完整的rRNA基因编码的操纵子。E.fecalis Deng1基因组共有443个毒力因子。E.fecalis Deng1基因组致病岛(PAI)约170kb,含有编码溶细胞毒素、肠球菌表面蛋白Esp和Gls-24-样蛋白等的毒力因子,E.fecalis Deng1含有对链霉素高水平耐药的氨基糖苷类6-腺苷酰转移酶基因(aadK),以及与抗生素耐药相关的emea,lsa和tetM基因。结论完成了一株粪肠球菌完整基因组的测序分析,加深了对LZD耐药流行菌株的认识。  相似文献   
33.
目的通过对家兔挤压伤后心肌病理组织学改变的观察,对比心脏超声技术评价其心脏整体功能的变化情况,讨论挤压伤后对心肌组织继发损伤及心脏整体功能变化的机制。方法采用42只家兔制作挤压伤家兔动物模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解压即刻组、解压后6、12、24、48、72 h共7组,每组6只;光镜观察心肌细胞结构。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尿素氮、肌酐、钾离子、钙离子、肌酸激酶、肌红蛋白浓度变化,多功能复合心脏超声测量心脏整体功能。结果挤压伤后12~24 h血清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肌钙蛋白I显著升高,光镜下可见心肌细胞肿胀、间质水肿等改变。超声检测心脏整体收缩及舒张功能指标均显著下降。结论严重挤压伤后可致心肌组织继发损伤及心功能障碍,在解压后逐渐加重,至解压后12~24 h达到峰值,持续至伤后72 h后逐渐缓解;多功能复合心脏超声技术能够较精准、客观、快捷评估挤压伤后心脏继发受损的情况。  相似文献   
34.
目的 探讨超声血管回声追踪(echo-tracking,ET)技术对猪肢体肌肉枪弹伤后伤侧髂外动脉弹性的检测价值.方法 应用二维超声及ET技术检测15只猪后肢肌肉枪弹伤后髂外动脉二维显像及弹性参数,并与伤前进行比较.超声检测后将实验动物处死,取髂外动脉行病理学分析.结果 肢体枪弹伤后,伤侧髂外动脉超声二维显像无明显改变;动脉弹性参数测值与伤前比较,弹性系数(Ep)、硬化参数(β)值增高,顺应性(AC)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显示检测段动脉内弹力膜平坦、内皮细胞间断脱落、内皮细胞结构不清.结论 猪肢体肌肉枪弹伤后,ET技术能够敏感地反映邻近大动脉因间接损伤所致的弹性改变,从而可提示枪弹伤所致血管间接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35.
我们从1990年5月至1991年2月用益宝力片治疗缺铁性贫血39例,并用美国AbbottIBeReT-500治疗缺铁性贫血20例为对照,均获得较好的效果。现简单介绍如下。资料与方法一、病例选择:选择门诊患有缺铁性贫血患者并符合下列标准者:1.有贫血临床症状;2.Hb:  相似文献   
36.
136例细菌性肝脓肿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重  唐勤 《江苏医药》2002,28(12):931-932
细菌性肝脓肿是常见病 ,但常因不被重视而误诊 ,现收集了我院 1 988年 2月至 2 0 0 2年 4月期间的住院病历 1 3 6份 ,分析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情况 1 3 6例细菌性肝脓肿患者 ,男 85例 ,女 5 1例 ,最大 82岁 ,最小 2 0岁 ,平均 48岁 ,病程 7天~ 1 0年。二、临床资料 症状 :1 3 6例中发热 1 1 6例 ,其中高热、超高热75例 ;上腹痛 91例 ,其中胀痛 65例 ;皮肤黄染 2 5例 ;畏寒 74例 ;恶心 42例 ;呕吐 2 8例 ;纳差 46例 ;消瘦 1 8例。体检 :上腹压痛 5 6例 ;肝区叩痛 (+) 78例。化验检查 :白细胞计数增高 91例 ,平均为(1 4 97± 5 3 7)× …  相似文献   
37.
本文是试制一种适合于临床应用的胆固醇示踪物。研制成的I-6-碘代胆固醇在结晶形状,成色反应、沉淀反应及红外线吸收光谱等方面都和胆固醇很相似,且有很高的化学与生物稳定性。此标记物与胆固醇,同时给予家兔或大鼠后,在动物肝、血浆及血管壁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浓度的变化彼此平行。目前它巳用于临床,作为肾上腺显影剂。  相似文献   
38.
目的 研究根治性放化疗局部未控或复发后进行挽救性手术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收集河南省人民医院2008年7月至2010年6月根治性放化疗局部失败后进行挽救性手术和非手术治疗的cT1-3 N0-1M0病例共37例,观察手术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和近期生存率.结果 26例进行了挽救性手术,11例给予化疗等非手术治疗.挽救性手术切除率84.6%(22/26),完全性切除率69.2%(18/26).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并发症发生率为53.8%(14/26),其中肺部感染8例(30.8%),吻合口瘘3例(11.5%),心率失常2例(7.7%),喉返神经损伤l例(3.8%).中位生存期11.1个月,2年生存率23.1%.非手术治疗组中位生存期8.1(3.1~15.1)个月.挽救性手术组生存期长于非手术治疗组(Kaplan-Meier方法,x2=6.14,P=0.013).结论 根治性放化疗后局部未控或复发的病例,挽救性手术较非手术治疗可以有效延长生存期,鉴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术前应严格评估身体状态和病变的完全性切除可能性.  相似文献   
39.
目的 探索卡他莫拉菌对新型四环素类抗菌药物Eravacylcine的敏感性,并对卡他莫拉菌四环素类抗菌药物耐药机制进行初步研究。方法 收集深圳市南山区人民医院2012—2017年临床分离出的卡他莫拉菌菌株,所有的菌株均通过BD细菌自动鉴定仪鉴定,同时采用质谱仪鉴定细菌种属。采用琼脂平板稀释法检测多西环素、米诺环素、Eracycline 的药物MIC值(最小抑菌浓度)。提取卡他莫拉菌菌株基因组DNA,同时采用PCR方法检测了四环素耐药相关基因tetB、tetM、tetW、tetQ、tetO和tetT。结果 本研究共收集了207株卡他莫拉菌,在痰液和咽拭子中检出率最高,各占77.8%、20.8%;科室分布以儿科为主,占78.7%,其次为呼吸科,占8.9%。207株卡他莫拉菌对四环素类抗菌药物表现出较高的敏感性,以EUCAST判定标准,米诺环素敏感率为98%,多西环素敏感率为97%,新型四环素类抗菌药物Eravacycline的MIC值基本在0.5 mg/L以下。207株细菌中共检测出tetB阳性菌株136株。结论 卡他莫拉菌对四环素类抗菌药物尤其是新型四环素类抗菌药物Eravacycline具有较好的敏感性,但关于卡他莫拉菌四环素类抗菌药物耐药机制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0.
目的研究血流感染高致病性肺炎克雷伯菌的毒力基因和基因分型特点。方法采用PCR方法检测临床分离株血流感染高致病性肺炎克雷伯菌的高毒力基因,并进行荚膜血清型和ST分型;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通过BD Phoenix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系统对分离菌株进行药敏试验;应用加克拉维酸复合药(头孢他啶/克拉维酸或头孢噻肟/克拉维酸)与单药(头孢噻肟或头孢他啶)的药敏纸片组合进行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的表型确证试验。结果 115株血流感染肺炎克雷伯菌临床分离株分为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Hvkp,占43.48%,50/115)和非Hvkp(non-HvKP,占56.52%,65/115)。与non-HvKP相比,HvKP更容易表现为高黏液性表型(44.00%VS 6.15%,P0.01),且普遍携带rmpA(98.00%VS 4.61%,P0.01)、rmpA2(50.00%VS 3.08%,P0.01)、wcag(24.00%VS 2.15%,P0.05)毒力基因。HvKP常为K1、K2荚膜血清型,non-HvKP常为K-nontypable血清型。本组血流感染肺炎克雷伯菌主要流行ST型别为ST23、ST65、ST37,其中Hvkp流行型为ST23、ST65和ST86。Hvkp对常用抗生素的敏感性好于non-HvKP,其中发现产ESBLs耐药hvKP菌株4株。结论血液感染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易表现为高黏液性表型且普遍携带rmpA毒力基因,因此应注意检测肺炎克雷伯菌黏液性状、荚膜血清型、毒力基因以及ST分型,以利于hvkp感染的识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