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8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9篇
内科学   22篇
皮肤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3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69篇
预防医学   16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22篇
中国医学   45篇
肿瘤学   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21.
韩乃刚  陈重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19):2599-2600
目的比较经口与经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效果。方法74例分泌性中耳炎患儿在知情同意下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37例,A组采用经口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B组采用经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手术时间、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及治疗前后血清IgE、一氧化氮、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a及白细胞介素也水平变化情况。结果A组痊愈34例、有效3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0%,B组分别为26例、7例、4例、89.2%,h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B组(x2:6.869,P〈0.05);A组手术时间(8.64±1.6)rain、出血量(12.34±4.1)ml、并发症发生率2.7%,B组分别为(14.2±2.1)rain、(17.8±3.5)ml、10.8%,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5.967、6.553,x。=7.142,均P〈0.05)。治疗后,A组血清IgE、一氧化碳、白细胞介素_6、肿瘤坏死因子-d及白细胞介素_2水平均低于B组(t=5.557、6.348、5.968、6.976、5.884,均P〈0.05)。结论经口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效果较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2.
目的研究木犀科丁香属植物紫丁香(Syringa oblata Lindl.)叶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法、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法、中压柱层析及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分离纯化;通过核磁共振谱、质谱等光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分离得到8个三萜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Maslinic acid(1),3β-O-trans-p-coumaroyl maslinic acid(2),3β-O-cis-p-coumaroyl maslinic acid(3),2α-Hydroxy ursolic acid(4),3β-O-trans-p-coumaroyloxy-2α-hydroxyurs-12-en-28-oic acid(5),3β-O-cis-p-coumaroyloxy-2α-hydroxyurs-12-en-28-oic acid(6),3β-O-trans-p-coumaroyl tormentic acid(7),3β-O-cis-p-coumaroyl tormentic acid(8)。结论化合物1~8均为首次从丁香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3.
目的 研究艾迪注射液的化学成分。方法 利用反相半制备液相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等方法分离纯化,并通过光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分离得到2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3-O-(3′, 4′-二乙酰氧基)-β-D-吡喃木糖基-6- O-β-D-吡喃葡萄糖基-环黄芪醇(1)、黄芪甲苷(2)、黄芪皂苷II(3)、黄芪皂苷I(4)、异黄芪皂苷I(5)、乙酰黄芪皂苷I(6)、人参皂苷Re(7)、人参皂苷Rf(8)、人参皂苷Rg19)、人参皂苷Rb310)、三七皂苷R411)、人参皂苷Rb112)、人参皂苷Rc(13)、人参皂苷Rb214)、人参皂苷Rd(15)、丝瓜苷H(16)、3-O-β-D-吡喃葡萄糖基 (1→4)-β-D-吡喃葡萄糖基 (1→3)-α-L-吡喃鼠李糖 (1→2)-α-L-吡喃阿拉伯糖-齐墩果酸-28-O-α-L-吡喃鼠李糖 (1→4)-β-D-吡喃葡萄糖 (1→6)-β-D-吡喃葡萄糖酯苷(17)、3-O-β-D-吡喃葡萄糖基 (1→3)-α-L-吡喃鼠李糖 [β-D-吡喃葡萄糖基-(1→4)]-(1→2)-α-L-吡喃阿拉伯糖-齐墩果酸-28-O-α-L-吡喃鼠李糖 (1→4)-β-D-吡喃葡萄糖 (1→6)-β-D-吡喃葡萄糖酯苷(18)、紫丁香苷(19)、刺五加皂苷E(20)、4-(1, 2, 3-三羟基丙基)-2, 6-二甲氧基苯-1-O-β-D-葡萄糖苷(21)、松柏苷(22)。结论 经LC-MS分析检测,化合物16为黄芪中的化学成分,化合物718为人参中的化学成分,化合物1922为刺五加中的化学成分,其中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命名为新黄芪皂苷I。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剖宫产后腹壁切口处子宫内膜异位的超声图像特征。方法对高频彩超检查诊断的38例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以评价超声的诊断价值。结果超声诊断的38例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手术后病理诊断34例,超声正确诊断率89.47%(34/38),超声误诊4例,误诊率10.53%,分别为切口缝线炎性肉芽肿2例,切口放射状疤痕组织纤维增生1例,陈旧性血肿1例。结论高频彩超对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诊断准确率较高,且安全、无创,重复性好,对临床有较好指导价值。但应与陈旧性疤痕、陈旧性血肿及炎性反应鉴别,以减少超声的漏误诊率。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支气管类癌的临床特点、诊断及外科治疗。方法总结1980-2000年底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支气管类癌22例,其中气管类癌2例,支气管类癌20例,典型类癌17例,不典型类癌5例。22例病人行手术治疗24次(2例术后局部复发再手术),2例气管类癌均作气管袖式切除加端端吻合术,其中1例术后6年局部复发,再次手术行肿瘤刮除并加术后放疗。20例支气管类癌,2例主支气管类癌均作单纯支气管袖式切除加端端吻合术,其中左主支气管类癌病人术后11年复发,再次手术行左全肺及隆突切除重建术,15例作不同形式的肺切除术(一叶或双叶肺切除11例,肺叶切除加支气管袖式切除3例,左全肺切除1例),3例周围型类癌行肺楔形切除术。结果无手术死亡,5年生存率81.3%,3例不典型类癌分别于术后10、16、22个月死于远处转移。2例初次手术后6年、11年局部复发病人再手术后已2年、3年仍存活。结论支气管类癌是一种低度恶性肿瘤,好发于段以上支气管,平均发病年龄较肺癌轻。主要症状为反复咯血和呼吸道感染。X线以及CT检查,纤支镜检查对诊断有价值。提倡保守的外科治疗,即以肺叶或袖式肺叶切除为主要手术方式,尽量避免全肺切除。手术切除后,一般预后良好,但不...  相似文献   
26.
5-溴-1H-吲哚经氰基取代、Vilsmeier-Haack反应、水解、缩合制得3-[(Z)-(5-氟-1,2-二氢-2-氧代-3H-亚吲哚基)甲基]-1H-吲哚-5-甲酸,再和相应的胺类化合物反应制得10个3-取代-5-氟-1,2-二氢-3H-吲哚-2-酮类化合物.以舒尼替尼为阳性对照,用MTT法测试目标化合物对人乳腺上皮细胞HMEC的体外抑制活性,其中1c、1f、1g和1h在浓度为10 μmol/L时,对HMEC的抑制活性优丁舒尼替尼.进一步测试1c和1e对SGC7901、A549、HL-60、SK-BR-3、HCT116肿瘤细胞株的抗增殖活性.结果表明,1c和1e对白血病细胞株HL-60的抗增殖活性优丁舒尼替尼.  相似文献   
27.
目的了解我院临床分离的金黄色球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全自动细菌鉴定仪及配套鉴定与药物敏感试验试剂,检测2010年至2011年临床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统计金葡菌感染的标本来源、科室分布及耐药率,并用WHONET5.4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0年至2011年临床共分离到659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其中上呼吸道(包括痰和咽拭子)分离的标本544株(82.5%),临床分布前三位分别是儿科、新生儿科及呼吸内科,以上三个科室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占60.8%,金黄色葡萄球对青霉素耐药率最高(98%),未发现耐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及利奈唑胺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结论金葡菌的感染部位以呼吸道、皮肤软组织及血流感染为主,在治疗时,我们需根据药物敏感试验及耐药特点,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治疗,防止出现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耐药的菌株。  相似文献   
28.
肝脏是体内一个重要器官,糖、蛋白质、脂肪三大代谢均在肝脏内完成,许多维生素及酶的合成,胆红素的合成与代谢亦均与肝脏密切相关,其中无论哪一个环节出现异常,均可出现相应的症状、体征及化验异常.而二维超声在对与肝脏相关的代谢性疾病的诊断方面是一个不可替代的重要手段,本文总结了81例与肝脏相关的代谢性疾病的超声表现,以探讨其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9.
苦黄颗粒治疗黄疸型病毒性肝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勤  陈重 《中国厂矿医学》2002,15(6):502-504
目的:观察口服降黄药苦黄颗粒的退黄降酶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单盲、1:1平行对照的方法,治疗组予苦黄颗粒6g,t.i.d,对照组予苦黄注射液30ml加入5%-10%葡萄糖500ml静脉滴注,q.d,急性肝炎2-4w,慢性肝炎4-6w。治疗前、中、后观察症状、体征、肝功能。结果:苦黄颗粒与苦苋注射液在黄疸性肝炎的退黄降酶方面疗效相似,P>0.05,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苦黄颗粒改变了无口服降黄药的现状,疗效肯定,价格便宜,副作用小,尤其方便门诊病人,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0.
很久以前,古希腊美学家就发现,人体的结构在许多方面都能与一个比例联系起来,这就是黄金分割。研究发现,人体在许多方面都符合黄金分割。本文对人体穴位与黄金分割法的相关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