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5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7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10篇
肿瘤学   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 毫秒
51.
目的 探讨应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和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预测经动脉导管化学栓塞(TACE)治疗的原发性肝癌(PLC)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8月~2014年8月我院肝胆外科收治的98例PLC患者,均接受TACE治疗。采用多因素回归分析影响3 a生存率的因素,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判断NLR和PLR的预测价值。结果 98例经TACE治疗的PLC患者1 a、2 a和3 a生存率分别为53.1%、42.9%和39.8%;NLR≤1.82组1 a、2 a和3 a生存率分别为73.9%、56.5%和52.2%,而NLR>1.82组则分别为46.7%、38.7%和36.0%(P<0.05);PLR≤95.65组患者1 a、2 a和3 a 生存率分别为70.0%、60.0%和53.3%,而PLR>95.65组则分别为45.6%、35.3%和33.8%(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个数≥2个、肿瘤直径>50 mm和NLR>1.82预示PLC患者在TACE术后预后较差,均为影响患者术后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在PLC患者行TACE术前应评估NLR水平,其水平高者,可能预后差。该方法简便易行,但需要扩大验证。  相似文献   
52.
目的 探讨经脐腹腔镜单纯性肝囊肿开窗术的可行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8年8月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江阴医院由同一术者采用围绕脐孔作3个5 mm切口置入3个5 mm Trocar的方法完成12例腹腔镜肝囊肿开窗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5例囊肿位于肝脏左外叶,5例位于中肝叶,2例位于肝脏右后叶。所有囊肿均凸出于肝脏表面,囊肿直径约6.0~12.5 cm,平均(8.6±2.2)cm。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35~76 min,平均(52.1±11.8)min,无中转开腹或转为常规多孔腹腔镜手术,术后住院时间2~5 d,平均(3.5±0.9)d,术后无出血、胆漏、切口感染等近期并发症,远期随访除一例肝脏右叶膈面囊肿复发,其余病例无切口疝、囊肿复发等并发症,患者恢复良好。结论 在掌握适应证和手术技巧的情况下开展经脐腹腔镜肝囊肿开窗术安全可行,切口美观,且疗效好。  相似文献   
53.
功能性消化不良 (FD)受幽门螺杆菌 (HP)感染及其病因学作用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但目前仍无一致看法[1] ,至于士兵中的情况更未见相关报道 ,为此 ,我们对士兵FDHP感染情况及其关系作一分析 ,以了解HP在士兵FD病因学及其治疗中的价值。1 对象和方法1 1 对象 本组皆为本院门诊或住院士兵 ,男 2 78例 ,女 2 8例 ;年龄 1832岁 ,平均 2 1岁。按Head ing[2 ] 有关FD临床标准分型 ,运动障碍型 (DD) 80例 ,溃疡型 (UD) 12 4例 ,反流型 (RD) 30例 ,非特异型 (ND) 72例。均行胃镜检查、胃粘膜活检并快速尿素酶 (浙…  相似文献   
54.
两种方式注射无水酒精治疗肝囊肿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肝囊肿一直以手术切除和手术内引流为主要治疗方法[1],近年以B超引导穿刺再注射无水酒精硬化治疗[2,3],收到一定效果,但仍有较多不良反应和较高复发率。其多与无水酒精注入量、酒精吸收和酒精作用时间有关。笔者采用置管分次无水酒精注射法(观察组)治疗肝囊肿,并与无水酒精直接注射疗法(对照组)进行疗效比较,以了解置管分次无水酒精注射法的使用价值。1.一般资料:22例均为本院住院患者,经临床B超、CT、肝囊肿生物化学、细菌学及细胞学检查等确诊。对照组13例,男性10例,女性3例,平均年龄(42.5±6.5)岁;囊肿位于左…  相似文献   
55.
肝动脉化疗栓塞(HAI+HAE)是目前公认的治疗失去手术机会的中晚期肝癌的首选方法,单独 HAI+HAE治疗往往力度不够,选择在此基础上的综合疗法一直是临床治疗的热点。我们经肝、脾动脉双途径化疗栓塞治疗中晚期肝癌30例,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经AFP、肝组织活检病理及B超、CT证实的原发性肝癌30例;男23例,女7例;年龄32~74岁。肿瘤直径:< 5cm 4例,6~10cm 20例,>10cm 6例;结节型18例,弥漫型12例。伴有门静脉分支癌栓9例。预计生存期超过 3个月。 所有…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讨B超定位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治疗高龄高危急性胆囊炎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至2016年8月期间接受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118例高龄高危急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18例均穿刺置管成功,106例获得有效的胆囊引流并治愈,10例术后1~3个月后行择期LC,有8例引流效果不佳予以手术治疗,4例出现导管滑脱后予以保守治疗症状缓解。结论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治疗高龄高危急性胆囊炎是一项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7.
背景与目的 胰肠吻合方式的选择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后并发症的发生有重要影响,也是人为较可控的因素,当前胰肠吻合方式有很多但均不能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本文探讨一种改良Blumgart胰肠吻合在PD术中的安全性及实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2年3月99例行PD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8例术中采用改良Blumgart胰肠吻合(改良组)、35例采用胰管空肠黏膜吻合(肠黏组),36例采用胰肠端侧全口吻合(全口组),比较三组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结果 改良组、肠黏组、全口组的平均胰肠吻合时间分别为(10.01±0.67)min、(26.52±0.99)min、(15.97±0.67)min,改良Blumgart胰肠吻合的胰肠吻合时间明显短于另外两种吻合方式(均P<0.001);改良组、肠黏组、全口组的术后胰瘘发生率分别为21.4%、22.8%、19.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术中出血量、胃排空延迟腹腔感染、术后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胰管直径<3 mm是导致术后胰瘘发生的影响因素(P=0.004)。结论 改良Blumgart胰肠吻合能缩短胰肠吻合时间且并不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是对胰肠吻合方式的有效改良。  相似文献   
58.
目的 探讨CT测量乳晕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操作空间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488例乳晕入路腔镜下甲状腺手术患者的CT资料,收集颈部操作空间长度(L)、高度(H)、腔镜器械与气管食管沟角度(α)数据,根据以上数据计算腔镜器械操作盲区(Lb)及有效区范围(Le)。结果 女性L值大于男性,H值小于男性,α值大于男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男性Lb值大于女性,Le值小于女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国人女性比男性更适合乳晕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多数男性不适合乳晕入路进行中央区清扫。CT测量乳晕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操作空间的方法,具有很好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9.
目的 分析免疫法、化学法便潜血试验对消化道出血性疾病误诊的原因,探讨免疫法、化学法便潜血试验联合应用的价值.方法 采用体外试验分别对上、下消化道出血患者粪便的吸收光谱进行扫描,并将血红蛋白液分别加入胃液、十二指肠液和多酶液孵育1~4 h后观察吸收曲线和潜血结果,同时采用两种方法对149例经临床确诊的不同类型受检者(56例上消化道出血病人、48例下消化道出血病人、38例健康对照组、7例上下消化道均出血的病人)和340例体检人群粪便进行便潜血试验,以评价两种便潜血试验结果差异.结果 在体外经胃液、十二指肠液和多酶液消化处理后的血红蛋白与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粪便均有一不规则梯形特征性吸收峰,且免疫法便潜血试验呈阴性结果而化学法则为阳性结果;56例上消化道出血病人免疫法便潜血阳性率为5.4%,明显低于化学法的73.2%(χ2=36.02,P<0.01),48例下消化道出血病人免疫法便潜血阳性率为75.0%,高于化学法的58.3%(χ2=4.90,P<0.05),而健康对照组和上/下消化道同时出血的病人两种方法无显著性差异(χ2=0~0.03,P>0.05);340例体检人群便潜血进行筛选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在28例不同原因引起便潜血受检者中存在显著差异(χ2=12.04,P<0.05).结论 免疫法应用于上消化道出血性疾病的诊断应慎重,而对于下消化道出血性疾病则是首选,应将两种方法联合应用于粪便常规检查和体检普查项目,并结合受检者自身情况进行综合判断,以免造成漏诊或误诊.  相似文献   
60.
目的 探讨肝移植供体细胞色素P4503A亚家族多肽5(CYP3A5)和白细胞介素-18(IL-18)基因多态性与受体术后他克莫司血药浓度/给药剂量的关系.方法 应用测序技术检测84例肝移植患者供体CYP3A5 rs776746和IL-18rs5744247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基因多态性与他克莫司代谢表型(全血谷浓度/剂量比值,C/D,ng· ml-·mg-·kg-)的相关性.结果 肝移植术后,供体IL-18 rs5744247 GG+ GC基因型患者他克莫司C/D值[(163.1±100.8)ng·ml-1.mg-1·kg-1]明显高于CC基因型患者[116.7±78.2)ng.ml-1·mg-1·kg-1,P<0.01].移植表达CYP3A5蛋白(*1基因型)供体的患者中,不同供体IL-18基因型患者C/D值(ng.ml-1·mg-1·kg-1) (GG+ GC:133.4±65.3;CC:88.3±3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检测供体CYP3A5rs776746和IL-18 rs5744247基因型有助于指导他克莫司个体化用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