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30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 探讨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和内支架术(CASI)治疗冠状动脉狭窄的适应症及其血运重建疗效。方法 48例经冠状动脉造影(CAG)证实诊断的冠心病患者,受累血管93支共计126例狭窄,对其中60支病变血管施行PTCA和CASI,单纯PTCA8例11支血管,CASI37例49支血管,共植入内支架56株。另3例术中因出现剧烈的心绞痛等并发症而改行其它方法治疗。结果 单纯PTCA仅4支血管狭窄程度改善>50%,达到标准,另7支均不足50%;而CASI全部获得成功,术后经造影证实血运重建效果满意。结论 CASI可有效预防或矫治PTCA的并发症,补偿PTCA后疗效的不满意,近期血液动力学的改善效果优于单纯PTCA。  相似文献   
12.
自 1997年 1月至 1999年 10月 ,我们对 2 5例膀胱癌患者手术前、后采用经股动脉穿刺行超选择性膀胱动脉化疗和栓塞治疗膀胱癌 (简称介入治疗 ) ,取得满意的疗效 ,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 :本组 2 5例 ,男 2 1例 ,女 4例 ;年龄 2 7~ 86岁 ,平均 6 3 1岁。病理证实移行上皮癌 2 3例 ,腺癌 1例 ,鳞癌并移行上皮癌 1例 ,按TNM分类 ,T1N0 M0 5例、T2 N0 M0 8例、T3 N0 M0 7例、T3 N1M0 3例、T3 N1M11例。肿瘤单发 9例 ,多发 16例。细胞分化G1 2 6例 ,G2 11例 ,G2 3 4例 ,G3 4例。肿瘤直径大小 2 5cm至 14 6cm× 9 1c…  相似文献   
13.
我院1984~1986年经心血管造影诊断完全型大动脉转位9例,5例得到手术证实。其中并发于单心室畸形4例,三尖瓣闭锁1例,均不包括在本文内,余下4例予以报告如下。病倒介绍倒1,男,17岁。活动后心悸、气促伴紫绀8年,无蹲踞。体检:紫绀,杵状指、趾。胸左缘2~4肋间闻及Ⅲ级收缩期杂音,胸右缘第二肋间闻及Ⅳ  相似文献   
14.
肺动静脉瘘是少见的肺血管病变,Toronto儿童医院15104例先心病患儿中仅见6例,我院1980~1988年心血管造影426例中,遇到2例,兹报告如下。例1,男,17岁。活动后气促、紫绀6年,偶有痰带血丝,外院拟紫绀型先心病。体检:紫绀,杵状指(趾)。皮肤、粘膜无毛细血管扩张。心脏及心外脏器无杂音,呼吸音正常。血红蛋白大于150g/L,红细胞容积60.2%。胸部平片示双下肺纹理增粗伴多数小结节阴影,左肺舌叶及下叶见多个直径在1×1.5~2×2.7cm大小的球形阴影。透视下有较明显的扩张性搏动,左肺体层显示左中肺球形影伴粗大的条状血管影连至肺门。右心导管检查示心内无左向右分流,股动脉血氧饱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经导管动脉内化疗及栓塞术在膀恍癌治疗中的作用。材料和方法:36例经病理证实的膀胱癌患者同时行双侧膀胱肿瘤供血动脉(或)和镕内动脉灌注化疗药物并予以明胶海绵栓塞。其中介入治疗后再择期手术20例,先手术切除膀胱肿瘤再行介入治疗9例,单纯介入治疗7例。结果:术前介入治疗的患者在栓塞后至手术前血尿即减轻或消失,术中出血减少;单纯介入治疗者亦能达到控制血尿和缩小肿瘤。结论:介入治疗在膀胱癌治疗中能有效控制临床症状、抑制肿瘤生长,术前实施者尚能提高肿瘤切除率,是手术前、后重要的辅助治疗手段,对不能或不愿意接受手术的患者亦是有效的姑息性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我院自1986年6月至1988年12月,对24例患者进行了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兹报告如下:资料和方法一、病例选择:临床表现为冠心病20例,其中典型心绞痛11例,不典型心绞痛3例,胸痛3例,胸闷2例和频发性室性早搏1例,二尖瓣病变2例,主动脉瓣病变1例。心前区连续性杂音1例.男性22例,  相似文献   
17.
经皮球囊肺动脉瓣成形术(Pereutaneous balloon pulmonary valvuloplasty,PBPV)的迅速普遍开展,已成为单纯性肺动脉瓣狭窄替代或补充传统开胸手术的重要治疗手段。我院自88年10月至90年9月共施行PBPV 8例,有7例采用两支球囊导管扩张,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Viatorr支架在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分流术(TIPS)中治疗门静脉高压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 方法:收集2016年11月至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因门静脉高压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17例,使用Viatorr支架行TIPS治疗。测量Viatorr支架分流前后门腔静脉压力梯度(PSG)值变化,手术前后肝功能、血氨、凝血酶原时间变化,以及术后支架通畅率与再出血情况,并对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情况进行分析。 结果:17例患者均获得100%技术性成功。TIPS术后的PSG为(14.47±3.39)mmHg,比术前的(25.47±5.77)mmHg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015,P<0.05)。TIPS术后1 d,血氨较术前有所升高[(55.38 ±9.27)μmol/L vs.(40.60±8.14)μmol/L,P<0.05],而术后1周的血氨较术前没有明显变化[(34.77±5.01)μmol/L vs.(40.60±8.14)μmol/L,P>0.05],手术前后的总胆红素、白蛋白、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凝血酶原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7例患者中16例存活,1例于术后52 d并发肺部感染致呼吸衰竭死亡;4例患者出现I期或II期肝性脑病,纠正后症状逆转;所有患者至随访结束均未再出现呕血、黑便等症状,所有病例术后1周及3个月后均行腹部彩超或增强CT检查,至随访结束(或死亡前)TIPS分流通道血流通畅,通畅率100%,2例合并腹水患者复查腹水消失。术后1~3个月内4例患者复查胃镜,均提示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缓解或消失。 结论:TIPS术中使用Viatorr支架能明显降低门静脉压力,维持分流道的长期通畅,降低上消化道再出血率,术后肝性脑病并发率在可控制范围内,是门静脉高压患者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根据门静脉血栓(PVT)分型指导PVT抗凝、溶栓治疗方案的效果.方法 对32例PVT随访观察6~36(20.7±9.9)个月.根据血栓阻塞门静脉及肝内、肝外分支血管的程度将PVT分为5型,Ⅰ、Ⅴ型口服华法林抗凝治疗,Ⅱ、Ⅲ型经皮经肝门静脉置管溶栓,Ⅳ型经门腔分流术途径溶栓.结果 1例Ⅰ型PVT口服华法林6个月后复查CT门静脉血栓消失;15例Ⅲ型PVT在溶栓治疗30h后,1例出现鼻出血而中止溶栓治疗,3周后作CT门静脉成像复查见转变成Ⅴ型PVT,余14例门静脉血流完全再通;15例Ⅳ型PVT经门腔分流术途径溶栓治疗后门静脉血流完全再通;1例Ⅴ型PVT抗凝治疗12个月后门静脉系统仍呈海绵样变.结论 PVT分型可以指导确定PVT抗凝、溶栓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0.
三尖瓣下移畸形是一种较少见的先天性心脏病,我院1例经心血管造影和手术证实,现报告如下。患者男性,21岁,住院号232647。以胸闷半年为主诉入院。体检:无紫绀。心率82次/分,心律齐,胸骨左缘第三、五肋间闻及Ⅲ级收缩期杂音,向心尖传导,P_2正常。心电图示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二维超声心动图提示三尖瓣下移畸形。右心导管检查示右心压力正常,无心内分流。胸部X线平片示肺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