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37篇
内科学   6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7篇
预防医学   27篇
药学   19篇
中国医学   21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滇黄芩总黄酮急性毒性及抗实验性心律失常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 :观察滇总黄芩黄酮提取物的小鼠急性毒性及对乌头碱诱发大鼠实验性心律失常的影响。 方法 :①以Bliss法测定滇黄芩总黄酮提取物的急性毒性;②通过测定大鼠心电图研究滇黄芩总黄酮的抗心律失常作用。 结果 :①滇黄芩总黄酮提取物对小鼠有一定急性毒性,但半数致死量(LD50,4.438 8 g ·kg-1体重)与抗心律失常实验所采用的中剂量(20 mg ·kg-1体重)的剂量距离较远;②滇黄芩总黄酮提取物能明显增加乌头碱诱发大鼠室早(VP)、室颤(VF)和室性停搏(CA)所需的阈剂量;可剂量依赖性地缩短肾上腺素致麻醉豚鼠心律失常的持续时间。 结论 :滇黄芩总黄酮提取物对小鼠毒性小,但有明显的抗实验性心律失常作用。  相似文献   
22.
目的:研究枸杞子中尼古丁来源,为设定科学合理的枸杞子尼古丁限量标准提供参考。方法:采集34份无外源污染宁夏枸杞的根、茎、叶、花、果样品,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研究宁夏枸杞不同部位样品尼古丁含量;收集124份人工种植宁夏枸杞成熟果实(枸杞子)样品及62份宁夏枸杞生产常用投入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检测宁夏枸杞成熟果实及宁夏枸杞生产常用投入品中尼古丁含量。结果:无外源污染情况下,宁夏枸杞的根、茎、叶、花、果中均检出微量尼古丁,尼古丁质量分数≤0.00361 mg·kg-1;21份宁夏枸杞成熟果实中检出尼古丁,尼古丁质量分数为0.00055~0.03030 mg·kg-1。其中,仅7份样品尼古丁含量超过欧盟最大残留限量标准(0.01 mg·kg-1),超标样品中有6份宁夏枸杞成熟果实在生产中使用过尼古丁严重超标的苦参碱投入品。结论:宁夏枸杞可内源合成微量尼古丁,市场检测出尼古丁超标的枸杞子可能与生产过程中使用含有尼古丁投入品有关。  相似文献   
23.
24.
25.
胃病患者幽门螺杆菌根除与血清胃泌素水平变化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慢性萎缩性胃炎(n=27)、胃溃疡(n=25)、十二指肠溃疡(n=21)患者HP感染和血清胃泌素水平的变化,并以24例正常人作对照。结果表明,治疗4~6周后HP阳性率明显降低(P均<0.01),血清胃泌素水平在治疗前,萎缩性胃炎(58.46±21.74ng/L)、胃溃疡(62.69±26.85ng/L)和十二指肠溃疡(66.38±29.92ng/L)均明显高于正常人(30.12±12.04ng/L)(P<0.01),治疗4~6周后胃泌素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提示HP感染是萎缩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的致病因素。并可引起胃泌素血症,HP的消除和疾病的治愈或好转,血清胃泌素水平随之降低或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26.
目的 :研究 4 3例喉癌和 18例下咽癌术后标本中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的表达并对核仁组成区相关嗜银蛋白 (AgNOR)计数 ,分析其与临床分期、病理分化、复发、转移、生存期之间的相关性 ,评估其对预后及监测患者病情的价值。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及Crocker’sAgNOR染色技术定量观察 6 1例鳞状细胞癌术后标本及9例良性喉肿瘤患者的非瘤区粘膜中PCNA的表达及AgNOR计数。分析其与喉癌及下咽癌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复发、转移、生存期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PCNA阳性细胞百分率 (PCNA指数 )与AgNOR计数呈正相关 ;PC NA指数与AgNOR计数由早期到晚期 ,由高分化到低分化逐渐提高 ;两者在复发、转移及期内死亡患者的癌组织中增加 (P <0 .0 5 )。结论 :PCNA指数和AgNOR计数可作为喉及下咽鳞癌的诊断性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27.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国内外公开出版发行的国家级医学学术综合性期刊,为“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之一,是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统计源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全文收录期刊、科技部万方数据数据库来源期刊。本刊以广大临床医师为主要读者对象,报道医学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以及对临床有指导作用且与临床密切结合的基础理论研究。所发医学论文为职称晋升备案依据。《国际医药卫生导报》为国际标准大16开本,国内统一刊号为CN44~1417/R,国际标准刊号为ISSN1007—1245,国内邮发代号为46-156,国外代号为4610MO。  相似文献   
28.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发病后血浆尿路上皮癌相关1(UCA1)、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肌钙蛋白I(cTnI)变化及其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80例AMI患者及30例健康志愿者为研究对象,分别纳入AMI组、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qPCR)检测UCA1,比较两组入院后0~2、2~6、6~12、12~24、24~48、48~72、72~96 h血浆UCA1及CK-MB、cTnI水平,分析AMI组中合并不同基础疾病(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患者UCA1、CK-MB、cTnI水平差异。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MI组UCA1整体表达水平下调,且AMI组入院后0~48 h UCA1低于对照组(P<0.05),AMI组中UCA1在6~12 h降至最低(P<0.05),后升高(P<0.05),至入院后48~72 h、72~96 h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MI组入院后2~48 h CK-MB、cTnI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CK-MB在6~12 h达峰值,cTnI在12~24 h达峰值(P<0.05);AMI组中单纯AMI、合并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合并2种及以上患者UCA1、CK-MB、cTnI表达水平分别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后6~12 h UCA1诊断AMI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85.42%、83.14%、86.11%、0.954,均较CK-MB、cTnI高。结论AMI患者发病后血浆UCA1表达水平可作为其潜在诊断标志物及治疗靶点,尤其在入院后6~12 h的UCA1有较高监测价值。  相似文献   
29.
洪英  陈秀红 《中国保健》2010,(10):101-102
目的通过对扩张型心肌病(以下简称扩心病)患者不同的心里反应进行心理治疗及护理,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用精炼的语言和丰富的情感面对每位患者。结果消除患者的心理障碍,配合治疗及护理,达到预期效果。结论及时掌握扩心病患者的心理反应,进行心理治疗和护理,能促进疾病旱日康复。  相似文献   
30.
目的了解滁州市手足口病病原变化特点,指导临床诊疗工作。方法 2012~2016年按照手足口病监测方案要求,滁州市每个县(市、区)每月抽取5例手足口病患者采集咽拭子标本,重症及死亡病例患者全部采样,对采集的标本使用实时荧光RT-PCR进行肠道病毒核酸检测,包括肠道病毒EV71型(EV71)、柯萨奇病毒A16型(CoxA16)和其他肠道病毒通用型(PE)。结果 2012~2016年滁州市共采集手足口病病例标本2 475份,手足口病肠道病毒核酸总阳性率为43.35%。EV71型、CoxA16型和其他肠道病毒核酸阳性率分别为41.85%、27.49%、30.66%,不同年份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х~2=77.257,P<0.001),其中2013年的阳性率最低,为27.74%,2016年阳性率最高,达到53.05%。2012~2016年阳性率总体呈上升趋势,经趋势卡方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х~2=20.312,P<0.001)。EV71型占阳性总数的比例下降较明显,其他肠道病毒核酸阳性占阳性总数的比例呈逐渐上升趋势。定远县和天长市的标本手足口病肠道病毒核酸阳性率低于平均水平(43.35%),分别为22.58%和25.63%。阳性检出率从每年4月开始升高,5~7月最高,随后逐渐下降。EV71型在5月和11月阳性检出比例较高,CoxA16型阳性检出比例较高的月份为1~3月,其他肠道病毒阳性比例最高的在12月。结论滁州市手足口病病原学检测总阳性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致病病原体近年来主要以其他肠道病毒和CoxA16型为主,不同型别病原体优势月份不同,应根据监测的病原特征助力手足口病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