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皮肤病学   1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杨抒  陈祥军  雷雨  杨亚南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7):4592-4594,4596
目的 研究以筋膜皮下组织为蒂的筋膜皮瓣修复各种四肢创面的临床效果及优点.方法 采用以深筋膜及其皮下组织为蒂的筋膜皮瓣修复四肢创面共40例,其中软组织毁损性伤32例,肿瘤切除后创面5例(皮肤鳞癌3例、烧伤后瘢痕恶变的鳞癌2例),高压电击伤创面3例,皮瓣面积2 cm×4 cm.~4 cm×12 cm,通过随诊观察外形及功能恢复情况,评价疗效.结果 40例筋膜皮瓣中33例完全存活良好,6例出现部分坏死,经换药延期愈合.l例皮瓣皮肤层完全坏死,但皮下组织尚存活,经换药、植皮二期愈合.术后对25例进行随访2月~1年,术后创面覆盖满意,远期皮瓣色泽、弹性均好,外形及功能恢复满意.结论 以筋膜皮下组织为蒂的筋膜皮瓣切取方便,供区创伤小,转移灵活,血供丰富,抗感染能力强,适合修复四肢中小面积的创面.  相似文献   
12.
腓动脉肌间隙穿支皮瓣修复小腿足踝部组织缺损1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腿胫前、踝关节及足跟部软组织损伤后常伴有皮肤缺损、骨与肌腱等组织外露,伤口经久不愈,影响肢体功能的恢复.采用以腓动脉肌间隙穿支为蒂的皮瓣可以解决这一难题.2006年7月--2008年6月,笔者单位应用该皮瓣修复患者小腿胫前、足踝部组织缺损,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3.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在体表慢性溃疡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祥军  雷雨 《贵州医药》2000,24(9):533-533
体表慢性感染、溃疡是外科常见病,传统治疗方法疗程长、效果差.生长因子与创面愈合的关系已为国内外学者关注[1,2].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贝复济bFGF)是人体内含有的一种微量活性蛋白,具有促进组织和细胞分离、分化的作用.我们于1997年10月开始使用贝复济治疗各种体表的慢性溃疡,现将临床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介绍应用下斜方肌肌皮瓣修复头颈部外伤、肿瘤切除术后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经验。方法采用以颈横动脉浅降支及其伴行静脉为蒂的下斜方肌肌皮瓣修复头颈部外伤、肿瘤等所致的软组织缺损共10例。软组织缺损范围12cm×7cm~24cm×9cm,修复皮瓣大小为13cm×8cm~25cm×10cm,供区直接拉拢缝合。结果术后9例肌皮瓣全部成活,1例术后7d肌皮瓣边缘坏死,经换药后延期愈合,供区伤口一期愈合。其中5例患者术后获随访,随访时间0.5~1.5年。肌皮瓣外形满意,有3例患者肿瘤未见复发,供瓣侧肩外展功能良好。结论下斜方肌肌皮瓣手术操作简便,组织瓣有足够长度及面积,血供丰富,可满足颈部及头部各个区域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修复。  相似文献   
15.
严重烧伤后手部畸形或外伤致手部软组织缺损、骨与肌腱外露,虎口软组织缺损或虎口挛缩均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因此,手部畸形和软组织缺损的矫正及修复,对恢复手部功能十分重要。修复虎口创面时,传统的游离皮片移植常因术后移植皮片发生挛缩而影响手术效果,而吻合血管的游离皮瓣移植手术复杂,临床推广应用受到限制。2003年6月~2004年12月,我们应用前臂骨间背侧动脉逆行岛状皮瓣移位修复手背、手掌、腕部及虎口挛缩或软组织缺损共26例,术后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实验制作了小鼠耳浅Ⅱ烫伤创面模型,并动态观察了用15~17℃自来水冷疗后创面的变化,测量了耳廓的厚度,并作组织学检查和渗出期局部肥大细胞计数。结果:冷疗时疼痛减轻,冷疗后局部病理变化减轻,肥大细胞数量稳定,创面愈合时间缩短。  相似文献   
17.
贝复济在烧伤创面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面愈合是机体在遭受创伤后的一种组织修复功能,生长因子参与组织修复过程,并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生长因子与创面愈合的关系已为国内外学者关注[1,2],近年来的研究表明采用生长因子可能是促进组织修复的重要方法之一[3].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是体内含有的一种微量活性蛋白,具有促进组织和细胞分离、分化和调节作用.临床上bFGF促进上皮和肉芽组织生长、参与组织损伤修复的调控,因而对烧伤、创伤等创面修复有良好的治疗作用.我们于1997年10月开始在烧伤创面使用贝复济(含bFGF),现将临床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徐小雯  杨抒  袁媛  陈祥军 《重庆医学》2021,50(19):3284-3288,3293
目的 分析患者在鼻尖整形手术中使用耳软骨鼻中隔延伸移植物(SEG)的术后效果,为在鼻尖整形术中移植物类型的选择和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对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获得随访的20例行鼻尖整形手术患者的术前、术后影像资料及美学指标进行回顾性分析;20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5~50岁,平均37.5岁,20例患者均为初次鼻整形,有轻-中度的短鼻畸形、鼻头肥大、鼻小柱短小、鼻孔外露等;均采用自体单(双)侧耳软骨切取术+自体软骨鼻中隔撑开、延伸+鼻翼软骨缝合术+耳软骨帽状移植物移植术+鼻背膨体植入术.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分别让医生、患者和随机第三方对比术前和术后6个月以上照片以进行手术效果的评估.结果 20例患者术后即刻均获得满意的外形,随访6~12个月,鼻尖外形保持良好,血液循环正常,鼻尖表现点明显,自然美观、立体挺拔;20例患者中显著有效18例,有效2例,疗效满意度100%.术前鼻尖平均高度为17.7 mm;术后鼻尖平均高度为21.3 mm,增高了(3.6±0.2)mm.术前平均鼻额角为130°;术后平均鼻额角为124°,减少了6°.术前平均鼻面角为34°,术后平均鼻面角为39°,增加了5°;术前平均鼻颏角为130°,术后平均鼻颏角为123°,减少了7°.所有病例切口瘢痕均不明显,无明显并发症出现.结论 鼻尖整形术中使用"自体单(双)侧耳软骨切取术+自体软骨鼻中隔撑开、延伸+鼻翼软骨缝合术+耳软骨帽状移植物移植术+鼻背膨体植入术"手术方法简单,可良好地控制鼻尖的突出度、旋转度,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9.
郑欣  杨抒  陈祥军 《安徽医药》2023,27(5):993-996
目的 探讨眼轮匝肌楔形切除联合眶隔释放法在中老年睑袋整形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贵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下睑皮肤及眼轮匝肌松弛、眶隔脂肪疝出的中老年睑袋病人20例,经皮肤切口入路,分离出皮肤与眼轮匝肌间隙以及眼轮匝肌与眶隔膜间隙,行眶隔脂肪释放并将脂肪团用丝线反折固定缝合于下睑凹陷部位,楔形切除部分外侧眼轮匝肌并精细缝合断端,将眼轮匝肌提紧固定在外侧眶骨膜上,并去除多余皮肤。结果 20例睑袋病人,术后随访3~12个月,眶下区皮肤松弛、眼轮匝肌松弛、脂肪突出得到改善,无感染、血肿、下睑外翻、睑球分离等并发症发生,未出现睑袋复发,术后效果满意。结论 采用眼轮匝肌楔形切除联合眶隔释放法进行睑袋整形手术,在不改变原有眶下区解剖结构的基础上,从横纵两个方向加强眶前壁的力量,使下睑形态更加自然,达到去除睑袋的目的,对下睑支持结构松弛的中老年病人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自体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修复足踝难愈性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2020年12月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烧伤整形科收治的58例足踝部难愈性创面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创面均伴有骨、肌腱或内固定术后外露,其中30例采用PRP凝胶辅助治疗,使用血细胞分离机制备自体PRP,凝血酶和钙激活制备成凝胶填塞或覆盖创面,每4~5 d更换一次PRP凝胶;其余28例行凡士林及无菌纱布常规换药处理。观察创面生长情况及完全愈合时间;于治疗前和治疗2周后分别取创面分泌物培养,观察细菌培养结果。结果:PRP组创面完全愈合平均时间为(39±11)d,快于对照组的(51±1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RP组治疗2周后创面分泌物培养阳性率为20.0%,低于对照组的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采技术制备的PRP浓度高,纯度好,可冻存使用,临床使用便捷;PRP凝胶可使创面肉芽组织活跃生长,可覆盖骨、肌腱、内固定物的外露,能抑制创面细菌生长,缩短创面的愈合时间,但PRP使用应注意选择合适的创面,创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