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3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3篇
外科学   32篇
综合类   30篇
预防医学   21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胡天志  朱美忠  陈滔 《重庆医学》2011,40(10):966-968
目的探讨高龄患者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方式的选择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6月至2009年1月本科获得随访的167例老年人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治疗方式疗效。手术方式分为4组,A组:DHS;B组: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加压钢板;C组:髓内内固定(包括PFN、Gamma钉);D组:人工髋关节置换(包括人工股骨头置换、全髋关节置换)。随访12~60个月,平均30个月。根据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卧床时间等围手术期手术参数,评定比较围手术期风险;依据Harris评分评价髋关节功能;比较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D组围手术期手术参数最低(P<0.01),B组、C组两组相当(P>0.05),A组最高(P<0.01);髋关节功能评分,术后1、3、6个月D组优于其他组(P<0.01),A、B、C 3组相当(P>0.05),术后12个月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A组最高,其余各组相当,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骨质疏松的高龄转子间骨折,髋关节置换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较为满意,髓内固定和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加压钢板也是合适的选择,DHS应谨慎选用。  相似文献   
52.
目的 验证所合成的化合物为目标产物——帕拉米韦中间体酯化物及帕拉米韦成品,并通过X射线衍射技术探讨化合物晶型。方法 选择适宜的条件,培养出适合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的单晶体,对所得单晶数据进行结构解析,得到化合物的三维空间结构信息,与文献进行比对;同时通过单晶结构数据模拟获得化合物的粉末X射线衍射理论图谱,用于晶型研究。结果 单晶X射线衍射结构分析结果表明,帕拉米韦中间体酯化物及成品的化学结构、构型与文献报道完全一致;粉末X射线衍射理论图谱可作为晶型对照图谱使用,并进一步表明中间体存在多晶型现象。结论 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法可准确测定含多手性中心的帕拉米韦中间体酯化物及成品的空间结构,充分证实了该药物合成过程与结果的正确性;粉末X射线衍射理论图谱可为化合物晶型研究提供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53.
目的合成托吡酯并对工艺进行研究。方法以D-果糖为起始原料,在浓硫酸的催化下,与丙酮缩合生成双丙酮果糖,再同氯磺酸异氰酸酯反应采用"一锅法"制备,得到托吡酯。结果本工艺总收率为43.3%。结论工艺改进后,简化了操作过程,提高了托吡酯的收率。  相似文献   
54.
目的 探讨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联合微波消融治疗(PMCT)中晚期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07年1月~2012年1月127例单发肿瘤直径5~8 cm的中晚期肝癌患者,分为TACE组32例和联合组(TACE+PMCT)95例。治疗2个周期后,通过超声造影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评估。结果 联合组中49例(51.6%)肿瘤完全灭活,46例肿瘤灭活不全;而TACE组中8例(25.4%)肿瘤完全灭活,TACE组肿瘤完全灭活率显著低于联合组(P<0.05)。结论 TACE联合PMCT治疗中晚期肝癌疗效优于单用TACE治疗。  相似文献   
55.
目的 观察富血小板血浆(PRP)对糖尿病大鼠背部皮瓣新生血管的影响,并分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细胞衍生因子(SDF-1)及趋化生长因子受体(CXCR4)的变化。 方法 将10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各组20只;储备组制备PRP与贫血小板血浆(PPP),对照组正常饲养,其他组制备糖尿病病理模型;模型制备成功后,构建背部皮瓣,PRP组和PPP组分别以PRP和PPP进行局部干预。1周后观察新生血管,以ELISA试剂盒测定静脉血和局部组织VEGF水平,以免疫组化实验测定局部组织SDF-1与CXCR4表达。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和PPP组的皮瓣存活率降低,新生血管数和VEGF含量减少,SDF-1和CXCR4表达水平降低;PRP组的VEGF含量减少,SDF-1和CXCR4表达水平升高;各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和PPP组相比,PRP组的皮瓣存活率升高,新生血管数和VEGF含量增多,SDF-1和CXCR4表达水平升高;各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PRP可提高糖尿病大鼠局部和全身VEGF水平,上调SDF-1与CXCR4表达,促进血管生成,可能为其促进糖尿病皮瓣愈合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讨肱骨远端冠状面骨折诊治方法及预后。方法根据Bryan-Morrey分型对10例肱骨远端冠状面骨折患者采用手术内固定治疗或骨块切除治疗。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8~12个月。根据Broberg-Morrey肘关节功能评分:8例(Ⅰ型5例,Ⅱ型1例,Ⅳ型2例)手术内固定患者中优5例,良1例,一般2例;2例(Ⅲ型)骨块切除患者中一般1例,差1例。结论肱骨远端冠状面骨折根据不同分型采取不同的外科处理方法,即可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与满意度。  相似文献   
57.
腕管综合征手术方法的改进及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腕管综合征是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中最常见的一种。常因出现神经功能障碍而使劳动力出现不同程度的丧失。我院自1997年1月~2002年9月共收治42例有严重正中神经功能障碍的腕管综合征,采用传统腕管综合征手术治疗22例,采用改良法治疗20例。对两组术后的疗效及并发症作了临床观察及比较,发现改良腕管综合征手术方法优点明显多于传统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讨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联合小剂量激素治疗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在该院进行治疗的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儿童80例。依据随机数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联合组使用rhTPO与小剂量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治疗15 d后,比较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血小板、抗GPIb/Ⅲa抗体、抗GPIb/IX抗体、并发症发生状况以及1年后复发率。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92.50%)明显高于对照组(6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血小板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GPIb/Ⅲa抗体与抗GPIb/IX抗体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并发症发生率(7.50%)明显低于对照组(2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年后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发现联合组有13例患儿复发,复发率为32.50%;对照组有25例患儿复发,复发率为6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hTPO联合小剂量激素对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儿童进行治疗的疗效显著,有较低的复发率,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9.
60.
目的:探讨用上睑外侧眶脂肪瓣矫正老年性上睑凹陷的手术效果。方法:通过上睑整形术中将向外下移位的外侧眶脂肪离断形成蒂在内侧的眶脂肪瓣,在眶隔后移位固定于上睑中内侧,矫正上睑凹陷。结果:应用该法治疗92例老年上睑松弛伴凹陷患者取得满意效果。结论:该法简单易行,效果好,远期效果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