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014篇 |
免费 | 185篇 |
国内免费 | 91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2篇 |
儿科学 | 37篇 |
妇产科学 | 10篇 |
基础医学 | 113篇 |
口腔科学 | 57篇 |
临床医学 | 373篇 |
内科学 | 171篇 |
皮肤病学 | 9篇 |
神经病学 | 64篇 |
特种医学 | 115篇 |
外科学 | 283篇 |
综合类 | 788篇 |
预防医学 | 375篇 |
眼科学 | 10篇 |
药学 | 305篇 |
9篇 | |
中国医学 | 439篇 |
肿瘤学 | 13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2篇 |
2023年 | 73篇 |
2022年 | 88篇 |
2021年 | 99篇 |
2020年 | 119篇 |
2019年 | 89篇 |
2018年 | 106篇 |
2017年 | 46篇 |
2016年 | 72篇 |
2015年 | 87篇 |
2014年 | 179篇 |
2013年 | 143篇 |
2012年 | 198篇 |
2011年 | 224篇 |
2010年 | 182篇 |
2009年 | 179篇 |
2008年 | 235篇 |
2007年 | 185篇 |
2006年 | 186篇 |
2005年 | 148篇 |
2004年 | 96篇 |
2003年 | 108篇 |
2002年 | 92篇 |
2001年 | 75篇 |
2000年 | 57篇 |
1999年 | 36篇 |
1998年 | 21篇 |
1997年 | 21篇 |
1996年 | 15篇 |
1995年 | 35篇 |
1994年 | 16篇 |
1993年 | 24篇 |
1992年 | 6篇 |
1991年 | 7篇 |
1990年 | 3篇 |
1989年 | 3篇 |
1988年 | 5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1980年 | 2篇 |
197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2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目的比较间歇式蓝光照射与持续性蓝光照射分别联合茵栀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作用。方法92例黄疸新生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46例。实验组实施茵栀黄与间歇式蓝光照射联合治疗,对照组实施茵栀黄与持续性蓝光照射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血清胆红素水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6%与对照组的9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血清胆红素水平(210±4)μmol/L低于对照组的(231±2)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低于对照组的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间歇式蓝光照射与持续性蓝光照射分别联合茵栀黄治疗新生儿黄疸均有较好的疗效,但联合间歇式蓝光照射治疗患儿的不良反应更少小。 相似文献
172.
摘要:目的:探讨CYP2C19基因多样性(*2,*3,*17位点)与氯吡格雷预防缺血性脑卒中(CIS)复发临床疗效的相关性,根据血栓弹力图的结果以及基因检测结果,合理指导临床个体化用药。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18年6月浙江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的CIS患者,分别检测CYP2C19*2、*3和*17等位基因突变类型。患者连续服用氯吡格雷7 d后,于第8天抽静脉血,2 h内完成血栓弹力图血小板图检测,根据血小板抑制率分析氯吡格雷疗效,随访1年CIS患者的复发及不良反应。结果:共纳入109例CIS患者,其中超快代谢型4例(3.67%),平均ADP抑制率为(57.23±15.35)%,12个月再发缺血事件为0;快代谢型64例(58.72%),平均ADP抑制率为(51.86±25.06)%,12个月再发缺血事件8例次(12.50%);中代谢型37例(33.94%),平均ADP抑制率为(48.34±22.42)%,12个月再发缺血事件7例次(18.92%);慢代谢型4例(3.67%),平均ADP抑制率为(30.22±17.08)%,12个月再发缺血事件为0。1例快代谢型患者出现颅内外出血,其他基因型均未出现。消化道不良反应:超快代谢型2例(50%),快代谢型5例(7.81%),中代谢型1例(2.70%),慢代谢型1例(25%)。不同基因型患者均无死亡病例。结论: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氯吡格雷预防CIS复发密切相关。与超快代谢型、快代谢型相比,慢代谢型ADP抑制率显著降低;而CYP2C19*17等位基因增加患者消化道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73.
174.
目的了解广州地区儿童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感染状况,分析儿童年龄、性别和近5年来的HBV分布特征及其血清学模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5年12月医院收治的1 973例患儿临床资料,住院患儿血液标本进行输血和手术血清学检测,采用酶免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表面抗体(HBsAb)、乙型肝炎е抗原(HBeAg)、乙型肝炎e抗体(HBeAb)和乙型肝炎核心抗体(HBcAb)项目。采用软件对HBV血清学检测结果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结果总HBsAg的阳性率为0.86%,以11~年龄段为主;总HBcAb的阳性率为5.47%,以0~年龄段为主;单HBsAb的阳性率为65.18%,以2~年龄段为主;全阴的阳性率为28.28%,以5~年龄段为主;5年内总HBsAg和总HBcAb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15年单HBsAb的阳性率最高为68.54%,2011年最低为58.46%,5年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957,P=0.027);2011年全阴的阳性率最高为35.13%,2015年最低为24.88%,5年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051,P=0.017);HBV血清学模式以"单HBsAb(+)"为主,占65.18%,其次为"全阴"占28.28%。结论本地区儿童HBV的HBsAg指标阳性率低于一般人群,"单HBsAb(+)"检出率最高,其次为"阴性"模式。加强婚前医学检查以及孕期和产前检测,以利于优生优育减少母婴垂直传播的风险。儿童7岁时再次接种疫苗强化免疫,以提高保护性抗体的效价和达到保护机体能力。 相似文献
175.
针对中医标准化理论方法不足、共性技术缺乏、评价体系缺失等关键性问题,开展了中医标准化理论与方法学的研究,在理论方面,提出了中医标准化发展战略,明确了国际中医针灸标准发展现状,构建了以标准研制为主体的针灸标准体系,提出中医标准化基本理论,厘清了标准化研究中几个重要的关系问题;在方法技术方面,提出了"三证合一"的指南制定方法并得到应用,提出了中医证据分级标准及证据集合方案,构建了标准适用性评价方法,总结了标准化人才培养方法;在中医药院校开设《中医药标准化导论》课程,提高了标准研制质量,推动了中医标准化发展,对中医标准研制起到了引领和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76.
177.
在医学检验本科实习生的临床实习中开展PBL教学的研究,探讨其教学效果。对2016-2018年的42名医学检验本科实习生在临床传统的实习教学基础上,引入PBL教学模式,探讨PBL教学核心的"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在临床实习应用实施。发现其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以及扩展学生的临床知识等方面有着积极的意义,对在医学检验的临床实习中加强理论联系实践,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8.
179.
目的了解上海市社区居民与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病率相关的代谢性慢性病组合。方法使用上海郊区自然人群队列和生物样本库基线数据, 根据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及血生化检测获得肥胖、高血压、高脂血症、痛风及糖尿病5种代谢相关慢性病患病情况, 根据B超及问卷调查诊断NAFLD, 运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合并不同数量及类型的31种代谢相关慢性病组合与NAFLD患病的关联。结果 65 477名研究对象年龄M(Q1, Q3)为60(51, 66)岁, 男性占40.6%。NAFLD总患病率为38.2%, 无5种代谢相关慢性病中任1种者NAFLD患病率为12.0%。总人群(OR=37.94, 95%CI:31.02~46.41)、女性(OR=36.99, 95%CI:28.78~47.54)及≥60岁组(OR=36.19, 95%CI:28.25~46.36)与NAFLD患病关联最强的慢性病组合均为肥胖+高血压+高脂血症+痛风+糖尿病, 男性(OR=50.70, 95%CI:24.62~104.40)及<60岁组(OR=49.58, 95%CI:24.22~101.47)与NAFL... 相似文献
180.
提出了传感器获取的周期性电生理信号按周期进行同步后得到多周期数据,构建周期性时间数据序列进行融合计算的方法,以实测心电信号对该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同时提高了电生理信号信息特征获取的效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