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3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32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8篇
肿瘤学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评估术前肾动脉栓塞(PRAE)在肾门部侵犯的复杂性右侧肾癌合并下腔静脉瘤栓(RCC-IVCTT)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2020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泌尿外科收治的105例右侧RCC-IVCTT患者行机器人手术的临床资料,将术中肿瘤侵犯周围组织、合并肾门肿大淋巴结等导致...  相似文献   
62.
目的:研究协同刺激分子B7同系物4(B7-H4)在小鼠食管癌前病变中的表达变化,探讨其在食管鳞状细胞癌发生中的作用。方法:133只C57BL/6小鼠,分为对照组42只和诱癌组91只。诱癌组小鼠采用饮水法给予50 μg/mL 4-硝基喹啉-1-氧化物(4NQO)15周,诱导小鼠食管癌前病变。通过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评价食管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检测B7-H4蛋白在食管组织中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B7-H4蛋白在小鼠血清中的表达。结果:从16~28周,4NQO诱癌组小鼠食管组织出现肉眼可见的增厚、凸起、肿块等病理改变。HE染色结果显示,小鼠食管组织癌前病变级别与诱癌时间呈正相关(r=0.55,P < 0.01)。另外,B7-H4在食管组织的表达水平与食管癌前病变级别呈正相关(r=0.57,P < 0.01)。与对照组相比,第26周和第28周诱癌组小鼠食管组织B7-H4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 < 0.05或P < 0.01)。与正常小鼠相比,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小鼠血清B7-H4蛋白浓度显著升高(P < 0.05)。结论:小鼠食管癌前病变进程中,B7-H4蛋白在血清和食管组织中表达上调,B7-H4可能参与了食管癌前病变的进程。  相似文献   
63.
64.
介绍食源性疾病应急处置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目标、设计理念、系统架构、主要功能、运行情况及应用成效。食源性疾病应急处置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了应急智能辅助决策,为公共卫生应急事件的高效处置提供了极大便利,提高了公共卫生人员应对食源性疾病事件的工作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65.
66.
目的:研究协同刺激分子B7同系物4(B7-H4)在人食管癌前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变化,探讨其在食管鳞状细胞癌形成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内镜切除的食管组织标本58例,其中正常组织16例,低级别上皮内瘤变(LGIN)23例,高级别上皮内瘤变(HGIN)19例。通过苏木素-伊红(HE)染色评价食管组织病理变化。分别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B7-H4 mRNA在食管组织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 blot检测B7-H4蛋白在食管病变组织中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食管组织细胞因子IL-6、IL-10和IFN-γ的表达,并分析各细胞因子与B7-H4蛋白表达的相关性。结果:免疫组化和HE染色结果提示,B7-H4表达与食管组织病理分级呈显著正相关(P < 0.01)。qPCR结果提示,与正常食管组织相比,食管癌前病变组织B7-H4 mRNA表达无显著改变(P > 0.05)。而Western blot实验结果显示,与正常食管组织相比,食管癌前病变组织B7-H4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 < 0.05)。Westernblot和ELISA实验结果显示B7-H4表达与IL-6表达呈正相关(P < 0.01)。结论:随着食管癌前病变病理分级的提高,B7-H4蛋白的表达逐渐上调,B7-H4可能与IL-6相互作用促进了食管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67.
促、结、代脉为临床常见的节律失常的歇止脉象,与西医学的心律失常密切相关,但临床应用中存在将三者笼统地称为"脉结代"而不细分的现象。本文通过对有关促、结、代脉及其与心律失常关系的古今文献的归纳分析,认为促脉为脉率较快的不规则歇止脉,临床可见于快速房颤、不规则的期前收缩、心动过速及心房扑动;结脉为脉率较缓的不规则歇止脉,临床可见于窦性停搏、窦房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不规则的期前收缩及逸博;代脉为歇止有规律的脉象,脉率可正常或数或迟,临床可见于规律的期前收缩、窦房传导阻滞及房室传导阻滞。  相似文献   
68.
对德温特数据库医疗健康与人工智能领域专利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包括专利申请演进过程、专利申请国-申请人分布及研究热点、技术点等方面,总结我国智慧医疗服务产业存在的问题、挑战并提出建议,包括重视产业布局、打造医疗人工智能生态链、加强跨学科人才培养等。  相似文献   
69.
以《说文》为工具,通过对"脉"原字字形的解析,分析该字本义原指自然环境水系流布的道路,引申于中医学概念中用以描述人体气血循环的器官,体现了中医学"天人相应""取类比象"的概念。系统整理古代史书以及先秦传世医学文献、出土文献中相关脉的内容,分析血脉、脉气、经脉、脉象、切脉不同概念在早期中医理论范畴的衍生与运用,综合比较,互证条目,指出"脉"字最早见于战国初期的《国语》,古人通过对自然宇宙与人体的观察、认识,逐渐出现"血脉"的概念,而医学文献中该词始见于出土的张家山《脉书》、马王堆《足臂经》,分析其内容可知当时中医脉学理论已建立了以脉统病、凭脉辨病理论体系,并贯穿着经脉理论的内容,其中"相脉之道"内容体现了我国早期脉诊技术雏形。  相似文献   
70.
目的探讨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对预防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cutebiliary pancreatitis,ABP)复发的临床价值。方法将临床治愈的296例ABP患者分为EST治疗组(n=119)和非EST对照组(n=177)。将两组患者进一步分为胆囊切除组和非胆囊切除组。随访所有ABP患者,比较两组复发率有无显著差异。结果两组ABP患者平均随访时间32±14月;15例失访,随访率94.9%。EST治疗组(11/113)的复发率明显低于非EST治疗组(75/168),差异有显著性(P〈0.01);胆囊切除虽然能降低ABP的复发率,但其差异无显著性地(P〉0.05)。结论应用EST技术治疗ABP,可预防ABP的再次发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