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40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21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7篇
中国医学   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观察高脂、高果糖喂养大鼠骨骼肌内甘油三酯含量及脂质转运相关酶类表达变化,探讨两种不同饮食导致肌内脂质沉积的机制。方法 Wistar雄性大鼠分为对照组、高脂组及高果糖组,测定各组大鼠空腹血糖、血胰岛素、血甘油三酯(TG)、骨骼肌TG及肌细胞内长链脂酰辅酶A(LCACoAs)的含量,正常葡萄糖高胰岛素钳夹技术测定葡萄糖输注率(G IR),并测定骨骼肌脂蛋白酯酶(LPL)、脂肪酸转位酶(FAT/CD36)的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高脂组、高果糖组的血葡萄糖、血胰岛素浓度、HOMA指数及GIR明显增高,高脂组骨骼肌TG含量明显增高,高脂组、高果糖组骨骼肌LCACoAs均明显增高,且与HOMA指数呈正相关,高脂组、高果糖组LPL、FAT/CD36表达均增加。结论高脂饮食和高果糖饮食均可引起机体的胰岛素抵抗及骨骼肌内脂质堆积,肌内脂肪堆积与脂质转运相关酶类LPL、FAT/CD36表达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102.
目的研究高脂饮食诱导的胰岛素抵抗大鼠血清Apelin与血清血管细胞间黏附分子-1(VCAM-1)的水平,探讨Apelin与VCAM-1、高胰岛素血症、肥胖及糖脂代谢等的相关性。方法 W istar雄性大鼠30只,随机平均分为正常对照组和高脂饮食组。行高胰岛素—正葡萄糖钳夹试验确认胰岛素抵抗大鼠造模成功后,测定血清Ape-lin-36、VCAM-1、空腹血清胰岛素(FINS)、空腹血糖(FBG)、TG、TC等指标。结果高脂饮食组血清中Apelin-36、VCAM-1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相关分析显示血清Apelin与VCAM-1、FINS、腹内脂肪含量、FBG、TG、TC、体质量呈正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血清VCAM-1水平是Apelin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胰岛素抵抗大鼠血清Apelin和VCAM-1水平增高,推测Apelin与血管内皮功能受损有关。  相似文献   
103.
目的 评价中国汉族人群脂蛋白脂酶(LPL)基因HindⅢ酶切位点突变与肥胖、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 研究对象来自河北居住的健康查体人群,体质指数(BMI)≥25.0 kg/m2归为肥胖组,共233例,BMI< 25 kg/m2归为正常对照组,共108例.从正常对照人群中选择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分析了343例样本LPL基因第8内含子HindⅢ多态性,各组间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结果 调整年龄、性别后,肥胖组和对照组的基因型和基因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肥胖组中并发高TG血症组和对照组的基因型和基因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组H+H+基因型者与H-H-基因型者比较,血清TG和胰岛素抵抗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LPL基因HindⅢ酶切位点突变与肥胖无相关性,与肥胖者胰岛素抵抗可能相关.  相似文献   
104.
观察氧化苦参碱干预对高果糖饮食诱导大鼠胰岛素抵抗和肝脏脂质沉积的影响,并探讨其改善肝脏脂质代谢的分子机制.结果表明高果糖喂养降低大鼠葡萄糖耐量,增加肝脏脂质沉积;而氧化苦参碱可改善大鼠糖耐量和肝脏脂质沉积;高果糖喂养刺激大鼠肝脏脂质合成关键酶蛋白表达,而氧化苦参碱干预显著降低了高果糖喂养诱导的肝脏脂质合成关键酶蛋白表达;高果糖喂养和氧化苦参碱干预对大鼠的线粒体脂肪酸氧化酶类表达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05.
92例T2DM患者:无NDR31例、背景型BDR32例、增殖型PDR29例,NC40例。分别检测各组的血浆VEGF等指标。结果与对照组(NC)相比,DM组血浆VEGF水平升高(P〈0.01)。由NDR到PDR呈逐渐增高的趋势(P〈0.01)。结论DR患者的血浆VEGF水平明显增高,且和HbA1C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左心室厚(LVH)的药物逆转疗效与血压昼夜变化特征的关系。方法:44例LVH患者po依那普利10~20mg/d,用彩色心脏超声及动态血压监测观察其左室质量指数(LVM1)和昼夜血压分布节律的变化。结果:治疗24mo后,44例患者中19例LVM1恢复正常(组1),另25例仍高于正常(组2),两组间LVM1比较P〈0.005。组1夜间血压下降更为显著。血压下降≥10%一LVM1显著低  相似文献   
107.
通过对部分高血压病患者进行动态血压及心率监测,观察伴有左心室肥厚(LVH)患者心率与平均动脉压乘积(HR·MAP)昼夜变化的特征,现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共两组患者,组Ⅰ37例,均为高血压病伴LVH(左室质量指数男性>125g/m2,女性>120g/m2。男性31例,女性6例,年龄44~72岁。组Ⅱ为对照组,37例,性别、年龄及高血压病程与组Ⅰ配对(均为不伴LVH之高血压病者)。分别为两组患者行动态血压监测,记录每次测量平均动脉压(MAP)及心率(HR),并求得其乘积HR·MAP。采用配对计量资料比较的t检验及圆分布资料的统计学处理对相关…  相似文献   
108.
陈晓依  陈树春 《中国全科医学》2020,23(36):4535-4540
2018、2019年我国分别颁布了《第一批罕见病目录》《罕见病诊疗指南(2019年版)》,足见我国对罕见病的诊疗和保障工作的重视。自身免疫性垂体炎(AH)属于罕见病,其可导致垂体功能障碍,如不及时救治可危及患者生命,但因其发病率低、症状多变、影像学特点不明显而容易误诊。2020年2月日本内分泌学会(JES)发布了《自身免疫性垂体炎和IgG4相关垂体炎的诊断和治疗指南》(简称JES指南),其是目前国内外首次明确定义AH和IgG4相关垂体炎(IgG4H)的临床诊疗指南。本文从AH和IgG4H的定义、诊断和治疗三个方面对该指南进行解读,并分析了JES指南对我国全科诊疗的启示,旨在为我国全科医生诊疗此类疾病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