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20篇
综合类   33篇
药学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对QT离散度(QTd)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分析51例CABG成功的患者术前1d,术后7d、14d、30d的心电图,测定其QTd及心率校正的QT离散度(QTcd),同时观察心绞痛缓解程度,心功能及左室射血分数的变化。结果患者术后7dQTd、QTcd较术前显著减少(P<0.01),术后2W仍有下降(P<0.05),术后14d恢复到正常范围,且这一结果与临床指标明显相关。结论QTd可作为CABG疗效判断的一项可行指标。  相似文献   
52.
QT离散度与中心型肥胖者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QT离散度(QTd)与年轻人中心型肥胖的关系。方法测量38例年轻人中心型肥胖者(A组)和34例年龄、性剐与之匹配的正常体重对照组(B组)12导联同步心电图QT间期,通过计算机数字转换得出QTd、校正后的QTd(QTcd)。结果A组与B组比较A组收缩压、舒张压显著增大(P〈0.05),为正常高值(高血压前期),QTd、QTcd显著增大(P〈0.05)。结论年轻人中心型肥胖者血压为正常高值、QTd、QTcd显著增大.可能与肥胖致心室肌肥厚及心肌脂肪浸润等引起的心肌除极和复极不均一性相关,而血压与体重指数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53.
陈晓婕  张琴  唐文红  张雅莉 《广西医学》2011,33(12):1588-1589,1590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静息心率(RHR)与颈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 将102例高血压患者按RHR值分为3组,RHR1组34例(RHR≥80次/min),RHR2组35例(RHR70-79次/min),RHR3组33例(RHR〈70次/min),检测3组患者双侧颈总动脉内径(CAD)和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结果 3组患者CIMT、CA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随着RHR的增加CIMT逐渐增厚,CAD逐渐增宽(P〈0.01);RHR与CIMT呈正相关(r=0.621,P〈0.01)。结论 RHR可作为高血压患者动脉硬化程度的一个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54.
目的 探讨早期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心电图QRS波终末变形与冠脉血管病变和血清高敏肌钙蛋白I(hs-cTnI)的关系.方法 根据入院心电图将120例STEMI患者分为QRS波终末变形(QRS+)组81例和无QRS波终末变形(QRS-)组39例,两组均行冠脉造影及检测hs-cTnI.比较两组冠脉血管病变发生情况和hs-cTnI水平.结果 (1)QRS+组:男68例(83.95%),女13例(16.05%);QRS-组:男27例(69.23%),女12例(30.77%),两组性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 QRS+组患者左前降支病变发生率高于QR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QRS-组患者左回旋支病变发生率高于QR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 QRS+组患者hs-cTnI的水平高于QR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QRS波终末变形者左前降支病变发病率高、QRS波终末无变形者左回旋支病变发病率高;QRS波终末变形与血清hs-cTnI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55.
目的:探讨年轻肥胖者ST-T改变与Q-T离散度(QTD)。方法:对年龄18岁~35岁的74例单纯性肥胖者(A组)与34例正常体重者(B组)进行12导心电图记录及测量ST-T、QTD、QTCD、血压、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结果:A组收缩压、舒张压为正常高值,QTD、QTCD均大于正常值,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且A组出现ST-T改变的病例中QTD增大更明显。结论:年轻肥胖者出现ST-T改变者,其QTD明显增大,提示两项无创性心电指标(ST-T改变及QTD增大)可作为早期预测年轻肥胖者高心血管病风险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血液透析(HD)前后血电解质变化对心率变异性(HRV)是否产生影响。方法选取40例MHD患者为研究组及40例健康成人为对照组,两组均安装24 h动态心电图仪测定HRV时域指标,研究组测定HD前后血清钾(K+)、钠(Na+)、氯(Cl-)、钙(Ca2+)、碳酸氢根(HCO3-)。结果 24 h HRV时域指标比较,研究组各项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HD后血K+明显下降,血Ca2+、HCO3-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各项生化指标与HRV各项指标间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MHD患者存在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以迷走神经功能下降、交感神经功能相对亢进为主;HD前后血电解质、HCO3-的改变与HRV时域指标无显著相关性,提示血电解质指标的快速变化对HRV的改变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57.
心率震荡在高血压病并发室性心律失常中的预测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窦性心率震荡(HRT)对高血压病并发不良室性心律失常的预测价值。方法高血压病患者分为良性(30例)及不良室性心律失常组(30例),同时取30例健康人群做对照组,行24hhoher检查,计算HRT的震荡初始值(TO)、震荡斜率(Ts),比较三组之间的差别。计算TO≥0mm、TS≤2.5ms/RR、TO≥0mm+TS≤2.5ms,/RR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良性及不良室性心律失常组TS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TO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不良室性心律失常组TS低于良性组(P〈0.05),TO高于良性组(P〈0.05)。TS≤2.5ms/RR时,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高于TO≥0mm,TO≥0mm+TS≤2.5ms/RR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最高,敏感性、阴性预测值最低。结论高血压病患者有显著的HRT变钝现象,其中合并不良室性心律失常者更加显著,TS可作为高血压病并发不良室性心律失常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58.
杨苏萍  张琴  蒿艳蓉  覃晓波  陈晓婕 《重庆医学》2012,41(3):233-234,237
目的通过对胸部肿瘤患者单纯放疗、序贯放化疗和同步放化疗进行常规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监测,分析心脏损伤的早期心电图改变。方法胸部肿瘤单纯放疗、序贯和同步放化疗的患者60例,均在治疗前、中、后进行常规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监测。结果常规心电图的各项心电学指标在治疗前、中、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动态心电图中室上性心律失常改变在治疗前、中、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T-T改变在治疗中和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电学指标是早期发现心脏放射性损伤的敏感方法之一,尤其通过无创便捷的动态心电图检查,更有利于早期发现胸部肿瘤患者的心脏放射性损伤。  相似文献   
59.
目的了解城市社区医护人员心电图知识和技能的现状及培训后效果,探讨培训对策。方法选择城市社区医护人员83名,其中初级65名,中级18名,无高级职称。所有社区医护人员均采用自制调查表,以集中培训的方式,进行培训前后问卷调查及心电图理论授课和技能培训,了解和考核社区医护人员在培训前后对正常心电图、急性心肌梗死(AMI)心电图相关知识、心电图阅图及心电图仪操作技能掌握情况(正确率),并进行比较。结果研究显示培训前考核:(1)心电图相关理论知识:正常心电图知晓率初级为43.1%~44.6%,中级为16.7%~66.7%;AMI心电图诊断知晓率初级为44.6%~90.8%,中级为22.2%~100.0%。(2)心电图技能操作:心电图阅图分析正确率初级为26.2%,中级为38.9%;心电图仪操作掌握熟练程度(合格率)初级为58.5%,中级为83.3%。经培训后考核结果显示:(1)心电图相关理论知识:正常心电图知晓率初级为70.8%~84.6%,中级为88.9%~94.4%;AMI心电图诊断知晓率初级为50.8%~98.5%,中级为27.8%~100.0%。(2)心电图技能操作:心电图阅图分析正确率初级为49.2%,中级为55.6%;心电图仪操作掌握熟练程度(合格率)初级提升至75.4%,中级提升至94.4%。各项内容培训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医护人员心电图知识和技能亟待提高,深入社区开展心电图技能培训能有效地提高院前诊断AMI的水平。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负荷值(BPL)及血压昼夜节律与靶器官损害的关系。方法对214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根据是否有靶器官损害分为单纯高血压组(A组)和靶器官损害组(B组),并对两组的BPL及血压昼夜节律进行分析。结果 B组的BPL,尤其是夜间BPL以及血压昼夜节律较A组明显增高(P0.01)。结论在老年高血压的治疗过程中,应重视降低血压负荷值,尤其是夜间血压负荷值,纠正紊乱的血压昼夜节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