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1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38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46篇
临床医学   23篇
内科学   114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20篇
特种医学   19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16篇
综合类   238篇
预防医学   56篇
药学   103篇
中国医学   68篇
肿瘤学   2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7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人类中期染色体的R显带技术是用热的酸性磷酸钠(NaH_2PO_4)溶液处理后,再用Giemsa染色,在光镜下(LM)即可观察到特征性的深浅带型。此带型与G带带型是相反的。把NaH_2PO_4的pH值由酸性变为  相似文献   
112.
目的建立一个可移植前列腺癌动物模型,并用于评价药物的抗肿瘤作用。方法将转基因小鼠前列腺癌细胞株TRAMP-C2接种入C57BL/6N小鼠,体内传代至其生物学特性趋于稳定,观察环磷酰胺(CTX)、中药紫龙金和自拟中药方对模型肿瘤的抑制作用。结果TRAMP-C2接种入C57BL/6N小鼠后,肿瘤开始生长,体内传代4代后基本稳定,皮下接种约1×107的细胞,经4周肿瘤可达到2~3g;CTX、紫龙金和自拟中药方对模型肿瘤的生长抑制率分别为83.23%、29.58%和36.03%。结论TRAMP-C2可移植前列腺癌小鼠模型是一个新的动物模型,并可作为抗前列腺癌药物研究之用。  相似文献   
113.
目的 :对本地区胃癌病人中人乳头瘤病毒 (HPV)的感染状况做一调查研究。方法 :采用PCR技术对 4 1例新鲜胃癌组织中HPV16和 18型病毒的感染进行检测。结果 :4 1例新鲜胃癌组织中HPV16型阳性率为 4 .88% (2 / 4 1) ;HPV18型阳性率为 9.76 % (4 / 4 1) ;两型合计阳性率为 14.6 4 %。结论 :本地的HPV16和 18型病毒的感染率与文献报道的比较居中等水平 ,没有两型病毒双重感染的结果与文献报道一致。  相似文献   
114.
115.
弓形虫是广泛分布的机会性致病原虫 ,速殖子和缓殖子之间的相互转换是其致病的中心环节。速殖子引起的急性感染可被宿主正常的免疫系统所抑制 ,从而转变为代谢、增殖缓慢的缓殖子 ,并以包囊的形式继续存在于脑、肌肉和视网膜等细胞中 ,形成隐性感染。当宿主免疫功能下降时 ,包囊中的缓殖子则可变为代谢旺盛、增殖迅速的速殖子 ,引起组织破坏 ,形成局部炎症 ,如慢性脑炎和视网膜脉络膜炎等 ,如不及时治疗 ,可直接导致这类免疫功能受累患者 (如爱滋病患者及器官移植患者 )的死亡[1,2 ] 。1 速殖子和缓殖子 作为弓形虫生活史中滋养体阶段的两…  相似文献   
116.
驱避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节肢动物传播的虫媒病对世界的威胁,已关系到人类的生病率和死亡率高低。有统计报告世界上每30s就有一个人死于节肢动物叮咬引起的并发症,仅仅是疟疾每年的死亡人数就达300万。避免节肢动物叮咬最好的方法是做好个人防护,使用驱避剂是个人防护的有效措施之一,近些年来对驱避剂的研究得到了许多国家的重视,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本文就驱避剂的研究及最新进展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7.
目的 总结Gitelman综合征(Gitelman syndrome,GS)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药物治疗情况,以提高临床诊疗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9年12月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诊断为GS且住院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肾穿刺活检病理特征以及药物治疗情况进行归纳,并根据是否使用螺内酯,分...  相似文献   
118.
 目的 提高老年人非静脉曲张破裂上消化道出血(non-varicealupper 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NVUGB)的早期识别水平。方法 利用电子病历管理系统检索某医学中心2015-01至2017-01所有以“上胃肠道出血”为出院诊断的病历资料,对符合条件的病例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患者的诊断线索、病因及共存病特征。年龄≥60岁为老年组,18~59 岁患者为非老年组,比较分析两组临床资料。结果 呕血、黑便、呕血+黑便及低血容量状态为诊断上胃肠道出血的主要线索,其中老年组呕血比率15.2%(23例)显著低于非老年组23.4%(26例)(P<0.01),而低血容量状态比率10.6%(16例)显著高于非老年组6.0%(7例)(P<0.05)。老年组前三位病因依次是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和上消化道肿瘤,非老年组依次为上消化道肿瘤、十二指肠溃疡和胃溃疡。老年组(134/151)共存病显著多于非老年组(78/112)(P<0.01)。结论 老年人NVUGB的主要危险因素是共存病多和抗血小板治疗,主要病因是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和上消化道肿瘤,早期胃镜检查是明确诊断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9.
双特异性单克隆抗体(BsMAb)是含有两个不同配体结合位点的免疫球蛋白分子,在疾病的诊断治疗上具有较大临床应用潜力,特别在肿瘤治疗方面,有其不容忽视的优越性.现综述近年来BsMAb在肿瘤治疗中的研究及应用进展.同时,对其人源化进程也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120.
小花异裂菊中的芳香类化学成分及其活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异裂菊属Heteroplexis植物小花异裂菊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乙醇提取、乙酸乙酯萃取、硅胶柱色谱、大孔树脂柱色谱、Pharmadex LH-20柱色谱、反相中压柱色谱、闪式柱色谱以及反相HPLC柱色谱分离;运用波谱数据测定和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采用人肿瘤细胞、HIV-1复制、MPP+诱导PC12细胞损伤和多形核白细胞β葡萄糖苷酸酶释放药理模型筛选其活性.结果:分离鉴定了31个化合物,包括12个苯丙素及其衍生物,(+)-(7S,8R)-3-甲氧基-4-羟基苯基丙三醇(1),阿魏酸(2),肉桂酸甲酯(3),1-二十醇-3,4-二羟基肉桂酸酯(4),morinin B(5),sinapyl diangelate(6),绿原酸(7),4-O-咖啡酰奎尼酸(8),5-O-咖啡酰奎尼酸(9),5-O-咖啡酰奎尼酸甲酯(10),1,5-O-二咖啡酰奎尼酸(11)和4,5-O-二咖啡酰奎尼酸甲酯(12);3个木脂素类,(+)-松脂素(13),青刺尖木脂醇(14)和(+)-松脂素-O-β-D-吡哺葡萄糖苷(15);4个苯乙酮类,2,4-二乙酰基茴香醚(16),espeleton(17),viscidone(18),12-羟基佩兰毒素-12-O-β-D-吡喃葡萄糖苷(19);9个黄酮类,异樱花素(20),橙皮素(21),3-甲氧基-5,7,3',4'-四羟基黄酮(22),金合欢素(23),5-羟基-7,4'-二甲氧基黄酮(24),7-甲氧基-4',5,6-三羟基黄酮(25),3,3'-二甲基槲皮素(26),山柰酚3-O-芦丁糖苷(27),芦丁(28);3个香豆素类,东莨菪内酯(29),7-羟基香豆素(30)和泽兰内酯(31).化合物6,22分别对人胃癌细胞(BGC-823)和人肺腺癌细胞(A549)具有一定的选择性生长抑制作用,IC50值分别为3.74×10-5,7.17×10-5mol·L-1;化合物6有抑制HIV-1病毒复制的活性,IC50值为4.04×10-6 mol·L-1;在1.0×10-5mol·L-1浓度下,化合物22对MPP+致PC12细胞损伤有保护作用,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化合物26和31能抑制PAF刺激的多形核白细胞β葡萄糖苷酸酶释放,抑制率分别为75.6%(P<0.001)和53.9%(P<0.01).结论:化合物1-31均为首次从异裂菊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6和22分别对人胃癌细胞(BGC-823)和人肺腺癌细胞(A549)具有选择性生长抑制作用,化合物6有抑制HIV-1病毒复制的活性,化合物22具有神经细胞保护活性,化合物26和31有潜在抗炎活性,其他化合物在测试浓度下在以上筛选模型中未显示明显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