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64篇
  免费   319篇
  国内免费   158篇
耳鼻咽喉   63篇
儿科学   24篇
妇产科学   13篇
基础医学   176篇
口腔科学   45篇
临床医学   663篇
内科学   552篇
皮肤病学   91篇
神经病学   156篇
特种医学   233篇
外国民族医学   15篇
外科学   495篇
综合类   1529篇
预防医学   502篇
眼科学   53篇
药学   627篇
  12篇
中国医学   634篇
肿瘤学   258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112篇
  2022年   119篇
  2021年   91篇
  2020年   124篇
  2019年   142篇
  2018年   141篇
  2017年   111篇
  2016年   99篇
  2015年   116篇
  2014年   248篇
  2013年   285篇
  2012年   313篇
  2011年   351篇
  2010年   338篇
  2009年   282篇
  2008年   290篇
  2007年   258篇
  2006年   269篇
  2005年   276篇
  2004年   260篇
  2003年   222篇
  2002年   232篇
  2001年   190篇
  2000年   173篇
  1999年   145篇
  1998年   126篇
  1997年   92篇
  1996年   85篇
  1995年   85篇
  1994年   78篇
  1993年   48篇
  1992年   59篇
  1991年   76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41篇
  1988年   34篇
  1987年   30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17篇
  1982年   34篇
  1981年   15篇
  1979年   3篇
  1977年   4篇
  1976年   5篇
  1965年   5篇
  1964年   2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81.
樊兆珊,于路珍,杨焕刚医师(山东省立医院眼科)本例患者有一过性黑朦,发病突然,有高血压、冠心病史,烟酒嗜好。眼底表现为视盘色淡,动脉细,视盘及黄斑周围大量大小不等、边界模糊的黄白色斑块,大部分位于视网膜血管下,黄斑中心反光消失,周围视网膜轻度水肿。考...  相似文献   
82.
酚妥拉明在治疗大咯血中的双重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明 《江苏医药》1999,25(5):376-376
1994年5月~1998年2月,我们对67例大咯血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比治疗,在使用止血合剂的基础上,分别用酚妥拉明和垂体后叶素,结果显示:酚妥拉明不仅比后叶素止血疗较好,而且具有良好抗休克作用,因而酚妥拉明在治疗大咯血中具有双重作用。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67例大咯血患者,男53例,女14例,年龄23~56岁,平均45±15岁。其中肺结核所致大咯血37例、支气管扩张(简称支扩)29例、风心1例。咯血量为300~800ml/24h,血压波动范围为12.15~9.52/835~678kPa,其中7例伴有面色苍白、出汗、心率加快、血压下降等失血性休克症状。二、…  相似文献   
83.
王玉海  时忠华  蔡学见 《江苏医药》1999,25(10):794-794
颅骨修补术后局部感染。因有植入异物而使其感染尤其难以控制,成为临床上较为棘手的问题。我院从1994年至1998年间共对4例颅骨修补术后局部感染的病人,采用全封闭式持续冲洗的方法进行治疗,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对象:男3例,女1例,年龄27~45岁,病程均在半年内。颅骨缺损原因:4例均为外伤术后。范围scmX10cm3例,10cmX12cml例。切口类型:“?”号型切口3例,“U”型切口1例。修补材料:4例均为钛网片。修补手术方法:均采用颅骨上钻孔,钢丝固定的方法。感染发生时间:术后3天1例,5~6天3例。4…  相似文献   
84.
破裂脑动脉瘤的手术时机一直存在着争论,有人认为择期手术效果好。但临床工作中有相当一部分病员在住院等待手术期间,因动脉瘤再次破裂出血病情恶化或突然死亡,故近年来主张在急性期手术者日益增多。我院自1996年6月~1998年12月对22例脑动脉瘤破裂中的13例采取了急诊手术处理,无1例死亡,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男7例,女6例,年龄43~72岁,平均年龄52.6岁。术前按Hunt-Hess分级Ⅰ级1例,Ⅱ级3例,Ⅲ级5例,Ⅳ级3例,Ⅴ级1例。二、特殊检查:CT检查13例均表现有蛛网膜下腔出血,有小灶性出血和…  相似文献   
85.
我院自2001以来,应用国产改良型Gamma钉治疗股骨转子骨折14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4例,男4例,女10例,左侧8例,右侧6例,年龄49~74岁,平均62岁,骨折按EvanS分型,Ⅰ、Ⅱ型(稳定型)3例;Ⅲ、Ⅳ型(非稳定型)11例;股骨转子间骨折10例,1例股骨颈基底骨折,3例股骨转子下骨折。本组患者住院时间16~28天,平均19天,9例术中输血200~400ml,5例术中未输血。1.2手术方法:患者麻醉后平卧位于骨折牵引床,患侧臀部稍垫高,患肢稍外展、内旋持续牵引下闭合复位骨折。应用C臀X线机透视证实骨折复位满意后保持此位置消毒、铺巾,于大…  相似文献   
86.
EB病毒 (EBV )是一种 DNA病毒 ,属疱疹病毒科 ,广泛存在于自然界 ,是一种普遍感染人类的病毒 ,具有潜伏及转化 (transformation)的特性 [1 ] 。EBV感染是小儿长期发热的病因之一 ,感染后多数表现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Infectionmononucleosis.IM) ,部分患儿因病情得不到控制 ,感染可迁延不愈或继发其它恶性疾病。自 196 4年 Epstein及 Barr等从非洲儿童恶性淋巴瘤的细胞培养中首次发现 EBV以来 ,不断发现 EBV与许多疾病 ,特别是越来越多的恶性肿瘤相关。与 EBV相关的儿科疾病大致有以下几种。1 肿瘤性疾病1.1  Burkitt's淋…  相似文献   
87.
目的探讨神经导航系统在经蝶垂体腺瘤切除术中的应用的价值及意义.方法在58例经蝶垂体腺瘤切除术中应用神经导航技术.术前行三维影像重建,术中运用导航引导手术入路并监测进入鞍内的深度,随时了解肿瘤切除情况.结果57例经导航下均能精确定位,术中导航误差在2mm以内,肿瘤全切除者42例,次全切除者1 6例,术后无严重并发症.结论神经导航在经蝶窦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中起有效的辅助作用,但肿瘤切除的范围和程度仍然有赖于医生的技术与经验.  相似文献   
88.
为探讨胆囊癌的超声表现,回顾分析3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胆囊癌超声图像特征,现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胆囊癌36例,男7例,女29例。年龄32~88岁,平均56.3岁。临床表现:反复右上腹及上腹部不适或疼痛28例,发热、黄疸10例,消瘦伴腹水l例。其中伴胆囊炎、胆结石者21例(58.3%)。利用美国Rtfino、LOGIQ200、东芝Justvi-sion400型超声显像仪,探头频率4MHz、3.5MHz。按常规扫查,仔细多角度的观察胆囊形态,胆囊腔、胆囊壁及肝门部、肝区的回声变化。所有病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胆囊癌。2结果2.136例胆囊癌中,超声检出28例(78%),其中26例诊断…  相似文献   
89.
磷酯酶C对家兔血小板聚集和超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7,他引:2  
目的 应用电镜研究磷酯酶C(phospholipaseC ,PLC)对家兔血小板聚集和超微结构的影响 ,以探讨用药后PLC抗血小板聚集作用的机制。方法 家兔颈动脉插管取血 ,制备PRP ,将其分为 4组 :①空白对照组 ;②生理盐水组 ;③ 0 5UPLC组 ;④ 2 5UPLC组。 2~ 4组分别用ADP诱导聚集 ,测出其聚集抑制率 ,各组分别制成超薄切片样品进行电镜观察、摄片。结果  0 5、2 5UPLC明显抑制血小板聚集反应 ,聚集抑制率分别为 86 0 3 %± 12 6%和 82 47%±5 49% ;0 5UPLC抑制血小板形成伪足 ,α颗粒和致密颗粒较多 ,OCS管腔较小 ,其超微结构较生理盐水组变化小 ;2 5UPLC处理血小板的形态结构和超微结构与空白对照组无差异 ,血小板呈圆形或椭圆形 ,边缘光滑 ,无伪足样突起 ,α颗粒、致密颗粒、OCS等正常分布于胞质中。结论 PLC明显抑制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反应及其超微结构的改变 ,这可能是PLC抗血小板聚集作用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0.
同期同种异体肝肾联合移植中肾脏移植的处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同期肝肾联合移植中肾脏移植的处理原则及治疗体会。方法 术前对受进行泌尿系及全身检查,并进行严格的组织配型[血型、淋巴细胞毒试验(CDC)、混合淋巴细胞培养、群体反应性抗体(PRA)及HLA位点];采用器官联合切取方法切取肝、肾脏,后行分别修整,在肝移植成功后,在受生命体征平稳的条件下,在右(或左)侧髂窝处再移植肾脏;术后免疫抑制药物应用三联免疫抑制剂诱导免疫耐受激素、骁悉、环孢素A(CsA),1个月后快速将Pred及CsA减至同期常规剂量。结果 组织配型:血型B型供给B型1例,O型给O型、AB型各1例。CDC均小于10%,PRA均阴性;3例均采用肝肾分别移植,在开放血流后5分钟内有泌尿,1例术后开始每小时尿量在200-300ml,8小时后因失血量过多,有效循环差出现少尿、无尿,7天后死于移植肝无功能,另2例术后2天血肌酐降至正常,随访半年及10个月,目前移植肾功能均正常。结论 肝肾联合移植是治疗肝肾功能同时不全的途径之一,肝肾综合征是肝肾联合移植的适应证之一。肝肾联合移植最好在肝移植成功后,在生命体征平稳的前提下再行肾脏移植。肝肾联合移植后免疫抑制药物应用应少于单独肾移植的剂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