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5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 研究17AAG-cypate胶束对肺腺癌 A549 细胞裸鼠移植瘤的抑制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用肺腺癌A549细胞建立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分别给予生理盐水(生理盐水组)、射线照射(X-Ray)、17AAG胶束+射线照射(17AAG-M/X)、17AAG-Cypate胶束+激光/射线照射(17AAG-Cypate-M/L+X)处理。定期测量移植瘤大小,绘制移植瘤生长曲线;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组织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微血管密度表达;TUNEL法观察肿瘤细胞凋亡;蛋白印迹法检测肿瘤组织磷酸化ERK1/2和磷酸化AKT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生理盐水组相比,X-Ray组、17AAG-M/X-Ray组、17AAG-Cypate-M/L+X组移植瘤生长均受到抑制,以17AAG-Cypate胶束组最为明显(P<0.05);各实验组肿瘤组织中PCNA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调(P<0.05),微血管密度也明显下调(P<0.05),磷酸化ERK1/2和磷酸化AKT的表达量显著下降。结论 17AAG-Cypate胶束可以抑制裸鼠体内非小细胞肺癌的生长,其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p-ERK1/2和 p-AKT的活性,从而减弱MAPK-ERK和PI3K-AKT信号通路的激活。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下调NEK-2表达对非小细胞型肺癌A549细胞放射敏感性影响。方法 培养人非小细胞型肺癌A549细胞,通过siRNA技术沉默A549细胞中NEK-2的表达水平,通过蛋白印迹法实验进行验证。采用克隆形成实验检测放射增敏作用,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下调NEK-2表达对辐射诱导A549细胞凋亡和周期的影响,采用免疫荧光实验检测DNA双链断裂和修复情况。结果 NEK-2 siRNA可明显下调A549细胞中NEK-2的表达水平。相对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下调NEK-2表达能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能力,提高A549细胞的放射敏感性,平均致死剂量由1.80 Gy下降至1.40 Gy,放射增敏比值为1.32。下调NEK-2表达可提高因辐射诱导引起的凋亡水平(7.85%~17.17%),使细胞在 G2/M期阻滞(9.23%~30.16%),使DNA双链断裂的数量增加至165%,使DNA双链损伤的修复效率下降至48%。结论 下调A549细胞中NEK-2表达水平能降低细胞的增殖能力,提高细胞放射敏感性,其作用机制可能与细胞周期变化、细胞凋亡以及DNA双链的断裂与修复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来源于红树林根泥真菌Aspergillus versicolor sp.PJX-9胞外多糖进行结构和抗氧化活性的研究。方法利用乙醇沉淀法、强阴离子交换色谱和凝胶渗透色谱对菌株发酵液中的胞外多糖进行分离纯化;通过高效凝胶渗透色谱(HPGPC)、PMP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HPLC)、红外光谱(IR)及气质联用色谱(GC-MS)等方法,研究胞外多糖的化学组成和结构特征;通过测定DPPH、超氧阴离子和羟基自由基清除率,研究胞外多糖的抗氧化活性。结果从发酵液中分离得到的多糖组分Pw1-1的分子量为12.3kDa,其主要由甘露糖组成,少量葡萄糖和半乳糖;Pw1-1糖链中主要为(1→2)-Manp,还有少量(1→6)-Manp、(1→6)-Glcp和(1→2,6)-Manp及末端Manp和Gal f;Pw1-1具有良好的体外抗氧化活性,随着浓度的增加清除能力亦增强,对DPPH、超氧阴离子和羟基自由基清除的EC50分别为3.39、1.50和1.72mg/mL。结论首次从红树林根泥真菌Aspergillus versicolor sp.PJX-9中分离得到胞外多糖Pw1-1,它是1种具有良好体外抗氧化活性的结构新颖的杂多糖。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枸橼酸铋雷尼替丁、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三联方案补救治疗幽门螺杆菌(H.pylori)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62例H.pylori初次根除失败的消化性溃疡和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给予枸橼酸铋雷尼替丁350 mg,左氧氟沙星200 mg,阿莫西林1 000 mg,每日2次,疗程7 d,4周后复查胃镜下取活检快速尿素酶试验及病理学检测(Warthin-Starry染色),判断根除成功与否。结果62例患者中54例补救根除成功,8例补救失败;7例(11%)有轻微不良反应,补救根除率为87%。结论枸橼酸铋雷尼替丁、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三联方案为安全有效的H.pylori补救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估IDS(Integrated Delivery System)运作模式在降低医疗资源浪费、提升民众健康、促成家庭医师团队合作的成效。方法:门诺医院与台湾东区健康保险局合作,结合当地独立执业的全科医师,在花莲县秀林乡展开IDS计划。从事山地巡回医疗、家户访诊、健康教育、疾病筛检、身体检查、疾病管理、居家护理、环境卫生及健康营造等业务。实施后每六个月,进行调查民众就医比例,整体满意度及医疗成本分析。结果:民众就医比例有上升趋势;整体满意度均达85%以上,医疗成本出却未见明显增加。结论:IDS的实施,提高了医疗的可近性,使民众就医更方便;减少重大疾病的发生,从而抑制医疗成本的成长;更凝聚了该运作区域医师同伤的团队精神,共同提升医疗素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六味能消胶囊结合排便训练治疗青少年功能性便秘的疗效。方法中重度青少年功能性便秘患者150例,随机分为A、B、C组各50例。A组口服六味能消胶0.9 g,tid,同时结合排便训练;B组单用六味能消胶囊,0.9 g,tid,饭后服;C组排便训练,配合饮食调节。疗程均为2周,疗程结束后随访3个月。观察便秘缓解总有效率和便秘复发率。结果疗程结束后A组总有效率92.00%,随访3个月复发率23.91%;B组总有效率86.00%,随访3个月复发率60.46%;C组总有效率24.00%,随访3个月复发率25.00%。A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C组,复发率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六味能消胶囊解除青少年功能性便秘疗效肯定,排便训练对预防便秘复发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例 1男, 45岁。因上腹部隐痛不适 10余年,近 1个月来加剧伴解柏油样便 2次,门诊以上消化道出血原因待查收入病房。胃镜检查:胃窦大弯距幽门 3.5cm处见一 3cm× 2cm× 1.5cm隆起性肿物,其表面有一直径 0.5cm大小的溃疡,附有少量血痂,形状不规则,边缘整齐,周围粘膜正常,胃镜诊断:胃粘膜下肿物伴溃疡,活检报告为慢性炎症。住院治疗 20多天,因效果不佳,大便潜血持续++~+++,转外科手术探查。术后病理报告,胃粘膜缺损溃疡形成,其底和肌层中及周边胃粘膜下可见胰腺组织、腺泡及导管,诊为胃异位胰腺继发溃疡。  例 2男, …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枸橼酸铋雷尼替丁、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联合根除胃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择100例Hp阳性慢性胃炎或消化性溃疡患者,按就诊顺序分为两组各50例。治疗组给予枸橼酸铋雷尼替丁350 mg+左氧氟沙星200 mg+阿莫西林1 000 mg口服,均早、晚各1次,疗程1周;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20 mg+克拉霉素500 mg+阿莫西林1 000 mg,每天早、晚各1次,疗程1周。4周后复查Hp。结果治疗组Hp根除率92.0%,对照组Hp根除率82.0%,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枸橼酸铋雷尼替丁、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联合根除胃Hp感染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而轻,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慢性功能性便秘可见于出口梗阻型便秘,结肠无力以及重度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等。2005年8月~2007年7月,我院采用六味能消胶囊联合莫沙比利治疗功能性难治性便秘60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铁蛋白的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血清铁蛋白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11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血清铁蛋白(SF)水平,并与25例健康组相对照。结果:慢性心力衰竭患SF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合并感染组显高于无感染组(P<0.01),合并心脏恶液质综合征显低于无该合并症,随心力衰竭的加重,I,II,Ⅲ度心力衰竭组间SF依次显递减(P<0.01)。结论: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进行SF的监测,有助于对疾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判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