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16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1篇
外科学   41篇
综合类   24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PVP或PKP治疗术后新发椎体压缩性骨折的发生概率与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PVP和PKP治疗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362例。将患者年龄、性别、身体质量指数、骨密度、椎体骨折部位、治疗方式、骨水泥注入量、骨水泥椎体内分布类型、骨折椎体前后缘高度比、骨水泥漏等纳入新发椎体骨折的危险因素,进行新发椎体骨折组与对照组之间的比较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共有30例患者出现了新的椎体骨折,占总人数的8.28%。其中26例为邻近椎体骨折,占新发椎体骨折总人数的86.67%。术后出现新发椎体骨折的平均天数为600 d。新发椎体骨折组与对照组间比较患者年龄、治疗方式、骨密度和骨水泥漏比例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年龄大、骨密度低和骨水泥漏是影响邻近椎体再骨折发生最确定的因素。[结论]患者年龄、骨质疏松和骨水泥漏是影响椎体成形术后新发椎体骨折最重要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2.
[目的]比较非骨水泥型人工全髋关节术后普通引流和低负压引流两种引流方式的引流效果。[方法]根据术后所采取的不同引流方式,将本院2008年6月~2011年12月实施的符合研究标准的95例非骨水泥型单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病人,分成普通引流组和低负压引流组,分别对两组患者的失血总量、术后显性失血量、隐性失血量、输血量、输血总人数、相关并发症和髋关节术后3、6、12个月Harris评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普通引流组的失血总量、术后显性失血量、输血量、输血总人数明显少于低负压引流组(P<0.05),但其隐性失血量稍多于低负压引流组(P<0.05)。两组术后髋关节Harris评分逐步增加,术后3、6、12个月两组Harri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术后均无切口内血肿、裂开、深部感染及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发生。切口浅表感染普通引流组2例,低负压引流组1例,无统计学差异(P>0.05)。异位骨化普通引流组6例,低负压引流组5例,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非骨水泥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普通引流失血总量、术后显性失血量、输血量及输血总人数均明显少于低负压引流,但两种引流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相当,提示非骨水泥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宜采用普通引流。  相似文献   
73.
目的 探讨Topliss分型下前外侧入路与后内侧入路内固定治疗闭合矢状面Pilon骨折的指导意义,并比较二者疗效.方法 选择2007年-2010年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闭合矢状面Pilon骨折患者57例,其中采用前外侧入路(A组)29例;采用后内侧入路(B组)28例,均为闭合性骨折,伤后手术时间窗均在10~19d之间.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骨折类型、软组织分度、致伤因素、合并腓骨骨折情况、手术时间窗、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地时间、皮肤及软组织的感染及坏死率、住院时间、内固定置入后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及术中X线复位程度.结果 术后随访12~26个月,平均20个月.全部患者中仅A组1例失访,总随访率为98%.两组间性别、年龄、骨折类型、软组织分度、致伤因素、合并腓骨骨折情况、手术时间窗选择、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下地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比较,内固定术后A组皮肤软组织感染及坏死发生率更低,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0.05).其中A组中2例术后出现趾伸肌腱粘连,内固定取出术中予以松解.15例患者住院期间发生切口感染,其中A组3例,B组12例,均通过换药等处理后治愈.15例患者术中Ⅰ期同种异体骨充填,11例自体髂骨植骨,均无骨不愈合发生.结论 Topliss分型对闭合矢状面Pilon骨折的手术方案选择及手术操作具有明确的临床指导意义.虽然前外侧入路与后内侧入路治疗闭合矢状面Pilon骨折最终均能取得良好的疗效,但前外侧入路治疗高能量损伤所致闭合矢状面Pilon骨折皮肤软组织感染及坏死率低、住院时间短,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手术人路选择.  相似文献   
74.
[目的]探讨骨盆肿瘤切除、重建方式及并发症。[方法]根据Enneking骨盆肿瘤分区,行Ⅰ区髂骨翼部分切除4例,部分切除+重建3例;Ⅱ区髋臼周围肿瘤切除后异体半骨盆重建1例;Ⅲ区耻骨局部切除3例;Ⅰ、Ⅱ区转移瘤肿瘤血管介入与化疗1例;Ⅰ、Ⅲ区肿瘤切除+重建1例。[结果]7例良性肿瘤中1例Ⅰ区巨细胞瘤刮除术后局部复发,二次手术切除治愈,术后全部功能正常。5例原发恶性肿瘤中2例Ⅰ区淋巴瘤术后化疗,局部无复发,功能良好;2例Ⅰ、Ⅲ区和Ⅰ区肿瘤切除后重建,半年后可持拐下地,1a后步态接近正常;1例Ⅱ区肿瘤切除,异体半骨盆置换患者,术后出现伤口感染不愈及局部肿瘤复发。1例Ⅰ、Ⅱ区转移瘤血管介入+化疗后存活2a。[结论]骨盆肿瘤的手术切除首先应考虑完整切除肿瘤,然后再考虑重建,术者要权衡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尽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5.
公元前400年古希腊Hippocrate叙述了牵引及按摩治疗腰骶痛;1803年法国学者Portal发现椎管大小存在着差异;1900年Sachs等首次实行椎板切除减压术治愈第1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1954年荷兰神经外科医师Verbiest首次将腰椎椎管狭窄症作为独立的疾病进行描述,随后1976年Arnoldi依据病因不同对其进行分类。腰椎椎管狭窄症的定义为腰椎中央管和外侧椎间孔任何部位容量的减少与内容物的不相适应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但不包括腰椎间盘突出症、肿瘤和骨折脱位等。  相似文献   
76.
目的比较经皮单侧与双侧椎弓根入路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s)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2年1月在我院行PVP治疗的老年椎体压缩性骨折55例63个椎体。按手术入路方法的不同分成单、双侧入路组,其中单侧组21例,双侧组34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透视次数、骨水泥用量、住院天数、VAS、ODI评分、椎体相对高度及LKA角的恢复情况。结果术后平均随访(12.5±3.2)个月。两组术前临床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手术时间和透视次数单侧组明显少于双侧组(P<0.01),骨水泥用量和住院天数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两组VAS、ODI、椎体相对高度,LKA角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P<0.01),但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骨水泥渗漏发生率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单侧与双侧经椎弓根入路治疗OVCFs均可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单侧入路具有手术时间短、透视次数少、创伤小等优点。  相似文献   
77.
目的观察寒冷干燥环境下羊肢体枪伤骨折后血糖和胰岛素变化规律。方法新疆绵羊10只,与弹丸同置于-20℃--25℃寒冷干燥的室外环境3h,以77式7.62mm手枪枪击一侧小腿致胫骨中段骨折。受伤前、受伤后2、4、6、8、12和24h取静脉血,测血糖和胰岛素,并同时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结果伤后8h血糖较伤前显著降低,胰岛素伤后早期均有所降低,其中伤后4h降低最明显。结论寒冷干燥环境下,枪伤早期同时存在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和血糖低水平状态,提示伤后早期输液中应适当增加糖的含量,并加入适量胰岛素。  相似文献   
78.
目的利用辅助人工髋关节治疗股骨头坏死。方法辅助人工髋关节放置在关节内,与髋关节结构相仿,同轴心活动。保留原有的股骨头,加大股骨头包容,减少股骨头负重,使缺血坏死的股骨头得以恢复。结果放置辅助人工髋关节40例42髋,术后3周负重行走,两三个月恢复正常工作与生活,髋关节活动功能近于正常。结论辅助人工髋关节为股骨头坏死的治疗,提供了一种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79.
目的 通过动物实验观察丹参和甘露醇对肢体缺血再灌注所致心、肝、肾、胰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15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缺血2h组、缺血3h组、缺血3h组用丹参组和缺血3h用甘露醇组5个组。实验组于缺血、再灌注1、2、3和24h聚材光镜对比观察。结果 肢体缺血和再灌注后,实验组心、肝、肾、胰毛细血管扩张、充血、中性白细胞浸润、细胞变性、组织损伤。用丹参和甘露醇的病变明显轻于未用药组。结论 丹参和甘露醇都有减轻肢体缺血再灌所致远处器官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80.
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25例30椎,其中T81椎,T113椎,T1212椎,I111椎,L22椎,L31椎。结果全部病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无症状性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术后疼痛明显减轻,疼痛视觉模拟数字评分(VAS)由术前的平均8.4分下降到术后的2.2分。平均椎体前缘高度恢复(55.3±34.2)%,中部恢复(61.5±35.1)%,后缘恢复(40.1±32.3)%。手术后Cobb角平均改善9.6°(0—30°)平均灌注骨水泥5.6ml(2.5~9.0ml)。除1个椎体前缘有少计:未引起临床症状的骨水泥渗漏外,其余椎体均无明显骨水泥渗漏。随访2~18个月.平均9.5个月,未发现与手术有关的并发症。结论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可有效地缓解疼痛.恢复椎体高度,改善矢状而排列.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