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2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13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86篇
内科学   19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30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37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8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58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 探讨流式细胞术(FCM)在诊断非霍奇金淋巴瘤(NHL)骨髓浸润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骨髓涂片和切片联合FCM检测NHL骨髓侵犯.骨髓涂片经瑞氏-吉姆萨液染色,分类计数瘤细胞.骨髓切片采用塑料包埋法制作组织切片,常规苏木精-姬姆萨-酸性品红(HGF)染色.流式细胞仪每份标本分析10 000个细胞.检测方案采用CD45/侧向散射角(SSC)设门,重点分析幼稚细胞群及成熟淋巴细胞群,经前向散射角(FSC)、SSC、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标记的单克隆抗体(McAb1-FITC)、藻红蛋白(PE)标记的单克隆抗体(McAb2-PE)、CD45-Percp五参数分析确定免疫表型.结果 17例骨髓首诊病例中,骨髓穿刺(BMA)确诊12例(70.6%),骨髓活检(BMB)确诊15例(88.2%),FCM确诊17例(100%),FCM确诊率最高,较BM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较BMB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MB检查发现NHL骨髓浸润方式间质型、结节型和弥漫型均易见,分别占23.5%,23.5%和52.9%.FCM检测结果为B细胞淋巴瘤13例(76.5%)、T细胞淋巴瘤和NK/T细胞淋巴瘤4例(23.5%).结论 骨髓涂片和骨髓切片检查是诊断NHL-BMI的基本方法,可以做出定性诊断.FCM可进一步做出明确的病理诊断.对于骨髓检查首诊NHL-BMI的病例,3种技术的联合应用可以提高NHL-BMI的诊断正确性和阳性率.  相似文献   
72.
DC-CIK细胞输注治疗急性髓细胞白血病50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龚奕  陈幸华  张曦  张诚  高力  高蕾  彭贤贵  孔佩艳  王庆余 《重庆医学》2011,40(30):3039-3041
目的观察自体外周血移植联合自身白血病细胞冻融抗原负载的树突状细胞-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DC-CIK)细胞输注治疗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 50例初发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抽取未缓解的骨髓细胞制备自身白血病细胞冻融抗原,在自体外周血干细胞采集时留取部分单个核细胞培养DC-CIK细胞,利用制备好的白血病冻融抗原共培养激活扩增DC-CIK细胞。待患者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后30~60d输注自身白血病细胞冻融抗原负载的DC-CIK细胞,每例每疗程回输细胞总数大于7×109,同时给予白细胞介素-2(IL-2)200万单位皮下注射,每天1次,连续10d皮下注射。观察患者接受细胞输注治疗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并与既往接受自体外周血移植但未输注DC-CIK细胞治疗的52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在临床疗效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接受自身白血病细胞冻融抗原负载的DC-CIK细胞输注治疗的50例患者中,4例在DC-CIK细胞输注过程中出现一过性畏寒发热反应,但最高体温均低于39℃(37.8~38.5℃),经物理降温后恢复正常。其他患者均未出现异常不适反应。患者接受DC-CIK治疗结束后随访6~24个月,总体生存率(OS)、无病生存率(DFS)均高于同期未输注DC-CIK细胞治疗的对照组患者,其中随访24个月时OS、DFS均显著高于未输注DC-CIK细胞治疗的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采用自体外周血移植联合自身白血病细胞冻融抗原负载的DC-CIK细胞输注治疗不良反应小,有助于清除移植后微小残留病和提高患者生存率,提示该治疗方法对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具有良好的治疗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3.
刘焕凤  张曦  高蕾  张诚  高力  李云龙  刘学  陈幸华 《重庆医学》2011,40(30):3042-3043
目的分析双次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DAHSCT)治疗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6年1月至2009年4月12例恶性淋巴瘤患者在确诊后1年内进行第1次DAHSCT移植,以洛莫司汀(CCNU)+足叶乙甙+阿糖胞苷+环磷酰胺进行预处理,其中5例加用洛铂;以上患者在第1次DAHSCT术后4~6个月进行第2次DAHSCT,预处理方案为米托蒽醌+阿糖胞苷+环磷酰胺,其中有7例加入洛铂。结果所有患者经DAHSCT治疗后均获造血重建,第1次DAHSCT的造血重建速度快于第2次,经24~63个月随访,存活11例,死亡1例(死亡原因为重度感染),2年无病生存率为91.7%。结论 DAHSCT治疗恶性淋巴瘤相关死亡率低,无病生存率高,可用于恶性淋巴瘤的治疗。  相似文献   
74.
结合目前医学生沟通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探讨加强医学生沟通能力培养的对策,提出阶段性训练提高医学生沟通能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75.
白血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llo-HSCT)是治疗白血病的有效方法.目前,全世界每年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的患者达10万余例.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相合的亲缘相关或无亲缘关系供者是Allo-HSCT最合适的供者.然而,仅有25%~30%的患者能找到HLA相合的亲缘供者.在无亲缘关系人群中找到HLA相合供者的概率仅为1/10万~1/5万.在我国,随着单子女家庭数的日益增加,约70%~80%的患者因为不能寻找到HLA相合的供者而失去HSCT治疗的机会.近年来,随着免疫学、分子生物学及细胞生物学理论和技术飞速发展,亲属间或非血缘关系供受者HLA单倍型相合HSCT得到飞速的发展,90%的白血病患者能够找到HLA单倍型相合供者进行HSCT,获得治愈的机会.  相似文献   
76.
张颖  张曦  陈幸华  孙爱华 《重庆医学》2008,37(17):2009-2010
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疗恶性血液病的重要方法.由于移植工作的开展与完善,使更多的血液病患者获得了新生.颈内静脉插管是移植过程中各种药物输入患者体内的重要通道.  相似文献   
77.
分别采用流式细胞仪、细胞粘附实验和细胞粘附阻断实验,观察了单纯放射损伤(单放组)、单纯烧伤(单烧组)和放射复合伤(复合伤组)小鼠骨髓基质细胞表达细胞粘附分子(VCAM-1)、纤维连接素(Fn)、层粘素(Ln)和Ⅳ型胶原(Col Ⅳ ) 的变化,以及基质细胞贴壁层对骨髓单个核细胞的粘附能力和对粒-单系造血祖细胞集落形成(GM-CFU)能力的影响.结果:①骨髓基质细胞表达VCAM-1、Fn、Ln和ColⅣ水平单烧组>正常组>复合伤组>单放组;②基质细胞贴壁层对骨髓单个核细胞的粘附能力:伤后第3~7天,单烧组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0.01)、单放组低于正常组(P<0.05~0.01)、复合伤组显著低于正常组(P<0.01).提示,骨髓微环境基质细胞粘附功能的损伤可能是放射复合伤造血功能障碍发生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8.
李忠俊  陈幸华 《重庆医学》2006,35(12):1059-1060
目的探讨柔红霉素(DNR)在体外诱导Jurkat细胞凋亡的情况并探讨其与细胞表达凋亡相关蛋白改变的关系。方法Annexin V/PI双标流式细胞仪(FCM)检测DNR诱导Jurkat细胞的凋亡作用,用免疫细胞化学观察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当DNR为0.1~2.0μmol/L浓度范围时,作用一定时间后Jurkat细胞发生的凋亡率随药物浓度的增加与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升高。但药物浓度超过2.0μmol/L,或2.0μmol/L作用48h后Jurkat细胞出现凋亡率下降,细胞大部分死亡。0.5μmol/L DNR作用于Jurkat细胞24h后,细胞中bcl-2、PCNA蛋白表达水平降低。结论一定浓度的DNR在体外可诱导Jurkat细胞凋亡,药物浓度达5.0μmol/L时细胞大部分死亡。本实验条件下DNR体外诱导Jurkat发生凋亡的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bcl-2、PCNA蛋白的表达实现。  相似文献   
79.
血管细胞粘附分子调控造血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简述了血管细胞粘附分子 (Vascularcelladhesionmolecule 1,VCAM 1)的结构和生物学功能 ,总结了VCAM 1在恶性血液病骨髓基质中的表达和意义 ,探讨了VCAM 1在造血干细胞动员和归巢中的作用 ,指出VCAM 1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将对恶性血液病的治疗提供更为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0.
目的血液病房作为医院感染发生的高危场所,必须加强医院感染的管理,预防和控制感染的发生。方法找出易感危险因素,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做好医院感染的各项监测,强化医院感染意识。结果通过规范化管理及有效措施,降低血液病房的医院感染发生率,以达到卫生部的要求。结论要控制医院感染情况,降低医院感染率,首先要进行原发病的治疗。同时,必须通过有效的措施实行保护性隔离制度,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的原则,指导不同患者加强营养,纠正贫血,尽量缩短住院时间,防止外源性感染,认真做好基础工作,保护易感人群。以科学监测为依据,以感染管理为手段,是控制医院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