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13.
用免疫组化技术(ABC法)检测了50例结肠癌患者病理标本中的HBsAg及HBcAg.结果发现HBsAg阳性6例,阳性细胞既可存在于癌旁组织中,亦可存在于癌组织中,并发现HBcAg阳性1例;其血清中HBV总的感染率为80%,HBsAg阳性率为18%.结果表明HBV感染可能是促使结肠癌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4.
镜检240例临床和病理诊断为肝硬变(早期、代偿和失代偿肝硬变)的肝病理切片,证明均存在广泛肝实质损害和弥漫性慢性炎症反应,符合慢性活动型肝炎的病理特征;血清和肝组织组化染色查见HBsAg者86.3%;提示慢性乙肝病毒感染在我国是肝硬变的主要病因。积极合理治疗慢活肝,消退炎症可以防止进入肝硬变,已经进入肝硬变者经积极有效治疗亦可改善或消退硬变病理特征,说明肝硬变的病理变化可以运转。 相似文献
15.
几年来,我们运用葱椒散治疗踝关节扭伤12例,全部是青壮年,收到了满意的效果。一、处方与制法: 大葱白 (鲜)二两(如果没有,小葱白也可),花椒四钱,冰片二分。将葱白捣成泥状,花椒、冰片都研成细粉,再将三药拌匀。二、用法与注意事项: 将患部用水洗净,擦干,将该药敷上,厚度视患部的大小而定,用敷料包扎,每24小时换药一次。一般3天自觉症状消失,5天即愈。包扎时不宜过紧。如用药后患部自觉疼痛难忍时,可缩短敷药时间。如 相似文献
16.
血液和组织内HBVDNA定量检查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HBV感染的治疗应以抗病毒为主,评价疗效应以HBVDNA消长来衡量.用PCR定量法不加选择地观察98例HBV急慢性感染病例的血液和肝、脾、肾、脑组织内HBVDNA含量.急性HBV感染血和肝组织内HBVDNA阳性率和平均含量均较低,慢性感染则均明显较高.治疗血内HBVDNA阴转后,肝组织内多数亦随之阴转.慢性HBV感染者血和肝、脾、肾、脑组织均可查见HBVDNA,肝、脾脏组织内含量较高,少数阴转可能晚于血液,不应忽略巩固治疗,防止复发. 相似文献
17.
患者女,26岁.因乏力、纳差、黄疸10d,加重3d,于2000-01-13入院.人院前10d患者感乏力、纳差、恶心、尿黄,并发现皮肤巩膜发黄,入院前7d出现腹泻,解黄色稀水样便,4~10次/d,无发热及腹痛.院外先按上呼吸道感染后按急性肝炎治疗,效差.入院前3d乏力、纳差加重,并出现恶心,呕吐胃内容物,3~6次/d,黄染进行性加重,以重型肝炎转入我院.既往无肝炎病史及输血史. 相似文献
18.
慢性乙型肝炎1 646例肝脏组织学病变与血清HBV-DNA定量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观察慢性乙型肝炎 (CHB)肝脏病变程度与血清HBV DNA定量水平的关系。方法 对 1 646例CHB以Menghini法行肝脏穿刺活体组织学检查和应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FQ PCR)技术进行血清HBV DNA定量检测,其中 142例CHB患者于 0 5~8年后再次行肝脏穿刺活体组织学检查,并将其肝脏病变与血清HBV DNA定量的关系进行了近期及远期动态观察。结果 血清HBeAg阳性的CHB患者肝脏病变程度与血清HBV DNA定量水平并不相关 (P>0 05 ),但HBeAg阴性患者则显著相关 (P<0 05 )。动态观察显示无论HBeAg阳性与阴性的CHB患者,血清HBV DNA定量持续高水平者其远期肝脏病变较降为低水平的CHB患者明显加重 (P<0. 05 )。结论 血清HBV DNA定量水平可作为HBV DNA阴性CHB患者肝脏病变程度的有效预测指标。血清HBV DNA定量持续高水平的CHB患者预后差。抗病毒治疗是CHB患者的治疗关键。对CHB患者动态复查血清HBV DNA定量有助于预测远期预后。 相似文献
19.
20.
患者女,26岁。因乏力、纳差、黄疸10d,加重3d,于2000-01-13入院。入院前10d患者感乏力、纳差、恶心、尿黄,并发现皮肤巩膜发黄,入院前7d出现腹泻,解黄色稀水样便,4~10次/d,无发热及腹痛。院外先按上呼吸道感染后按急性肝炎治疗,效差。入院前3d乏力、纳差加重,并出现恶心,呕吐胃内容物,3~6次/d,黄染进行性加重,以重型肝炎转入我院。既往无肝炎病史及输血史。体检:T36.4℃,P76次/min,R18次/min,BP113/90mmHg(15/12kPa)。重病容,精神萎靡,皮肤巩膜重度黄染,未见肝…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