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6篇 |
免费 | 3篇 |
国内免费 | 1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38篇 |
临床医学 | 10篇 |
内科学 | 4篇 |
神经病学 | 1篇 |
特种医学 | 2篇 |
外科学 | 1篇 |
综合类 | 16篇 |
预防医学 | 1篇 |
药学 | 32篇 |
肿瘤学 | 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篇 |
2023年 | 4篇 |
2022年 | 6篇 |
2021年 | 8篇 |
2020年 | 7篇 |
2019年 | 4篇 |
2018年 | 4篇 |
2017年 | 3篇 |
2016年 | 4篇 |
2015年 | 2篇 |
2014年 | 3篇 |
2013年 | 4篇 |
2012年 | 3篇 |
2011年 | 7篇 |
2010年 | 4篇 |
2009年 | 6篇 |
2008年 | 5篇 |
2007年 | 2篇 |
2006年 | 1篇 |
2004年 | 3篇 |
2003年 | 4篇 |
2002年 | 1篇 |
2001年 | 2篇 |
1999年 | 1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3篇 |
1995年 | 3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4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2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92.
目的探讨黏液样多形性脂肪肉瘤(myxiod pleomorphic liposarcoma, MPLPS)的临床病理及分子遗传学特征。方法收集2015—2021年福建省立医院诊治及会诊MPLPS病例共6例, 对其进行组织形态学观察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并运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DDIT3(CHOP)和MDM2/CDK4基因。结果 6例病例中男性4例, 女性2例, 年龄26~74岁(平均年龄53.8岁)。肿瘤最大径3.8~16.0 cm(平均11.8 cm)。病理组织学上6例表现相似, 表现为黏液性脂肪肉瘤样和多形性脂肪肉瘤样重叠的组织学形态。S-100蛋白4例(4/6)阳性, Ki-67阳性指数50%~95%。FISH法检测示DDIT3(CHOP)及MDM2/CDK4均为阴性(6/6)。1例基因测序存在TP53(p.R248W)胚系突变。结论 MPLPS是脂肪肉瘤的一种罕见亚型, 病理学上表现为黏液性脂肪肉瘤样和多形性脂肪肉瘤样相重叠的形态, 遗传学上少数有TP53基因胚系突变, 但缺乏DDIT3(CHOP)基因易位和MDM2/CDK4基因扩增。 相似文献
93.
目的 探讨肺淋巴管瘤病的临床及病理组织学特征.方法 应用光镜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标记对3例肺淋巴管瘤病进行临床病理分析,结合相关文献展开讨论.结果 3例均发生于女性.病理学检查显示不同成熟度平滑肌细胞在细支气管壁、肺泡壁、淋巴管壁和血管壁周围增生,肺实质呈囊性变,增生的平滑肌细胞免疫组织化学3例均显示平滑肌肌动蛋白SMA、... 相似文献
94.
95.
目的 探讨肝先天性血管瘤(hepatic congenital heman-gioma,HCH)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 收集3例婴儿HCH的临床和病理资料,采用免疫组化EliVi-sion法检测CD31、CD34、FⅧRAg、Fli-1、ERG、GLUT1、D2-40、Ki-67、CKpan的表达,并复... 相似文献
96.
97.
结直肠癌组织中P-gp、GST-π、Topo-Ⅱ和p53的协同表达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组织中P-糖蛋白(P-gp)、拓扑异构酶(Topo-Ⅱ)、谷甘胱肽-S-转移酶(GST-π)和p53的表达与病理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和生存率的相关性及其协同表达的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36例术前未进行化疗的结直肠癌组织中P-gp、GST-π、Topo-Ⅱ和p53的表达。结果:P-gp、GST-π和p53的表达与病理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无关(P>0.05),与生存率明显相关(P<0.01),Topo-Ⅱ的表达与本组临床病理参数均无相关性。结论:应用免疫组化检测结直肠癌组织中P-gp、GST-π、和p53的表达,对肿瘤的化疗药物选择和预后判断具有显著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8.
成人Still病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系统性炎性疾患,属于全身性幼年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成人变异型,其主要临床表现为高热、多关节疼痛或肿胀、皮疹和中性粒细胞为主的白细胞增多,可累及多个系统. 相似文献
99.
目的 探讨DNA修复基因蛋白ERCC1和RRM1在非小细胞肺癌(NSLCL)中的表达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91例NSLCL组织中ERCC1和RRM1的表达.结果 在NSLCL组织中,ERCC1阳性表达率为45.05% (41/91),RRM1表达率为70.33%(64/91),与... 相似文献
100.
病历摘要
患者女性,37岁。因"反复咳嗽20 d,发热15 d"于2008年8月6日第一次入院。患者于2008年1月因"发热、咳嗽"住当地医院,胸部CT示左上肺占位及右上肺阴影(图1),行"左上肺叶切除术"。术后当地医院病理结果考虑炎性假瘤。入我院前20 d无诱因出现咳嗽,呈阵发性干咳,咳嗽剧烈时伴右侧胸痛。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