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9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13篇
耳鼻咽喉   6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69篇
内科学   57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99篇
预防医学   51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43篇
  1篇
中国医学   80篇
肿瘤学   9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21.
目的 探讨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HSCT)治疗合并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的有效性、安全性和生存获益。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8月至2020年8月于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接受auto-HSCT治疗的39例初治合并HBV感染的DLBCL患者资料,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进行生存分析。结果 全组患者移植前后的完全缓解率分别为56.41%和71.79%,移植后3年无进展生存率及总生存率分别为38.46%和58.97%,39例患者均获得造血重建。结论 auto-HSCT用于治疗合并HBV感染的DLBCL是安全有效的,可明显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22.
目的 观察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及对肢体运动功能和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6月岑溪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3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依达拉奉组70例和加用丁苯酞组68例。依达拉奉组患者给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加用丁苯酞组患者在依达拉奉组基础上加用丁苯酞注射液,2组疗程均为2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量表(ADL)、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FMA)评分及血清炎性因子[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结果 加用丁苯酞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依达拉奉组(88.24%vs. 68.57%,χ2=7.839,P=0.005)。治疗2周后,2组NIHSS评分低于治疗前,ADL、FMA评分高于治疗前,且加用丁苯酞组降低/升高幅度大于依达拉奉组(P<0.01);2组血清IL-6、CRP、IL-8、TNF-α水平低于治疗前,且加用丁苯酞组低于依达...  相似文献   
23.
详细阐述社区老年听力健康管理平台具体构建,包括内容构建、区块链技术应用、管理流程等方面,介绍平台运行效果及优势,以期为形成连续性、动态化的老年听力障碍预防、治疗和康复医疗服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4.
目的 了解化疗对肾功能的损害情况,确定血、尿β2-微球蛋白(β2-MG)在化疗过程中的监控价值.方法 对41例荷瘤肺癌患者于化疗前及化疗第后4、8和15天提取血清和尿液标本,测定β2-MG、血尿素氮(BUN)和肌酐(Cr).结果 化疗前后血β2-MG、BUN和Cr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尿β2-MG化疗后第4天与化疗前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第8天和第15天有所下降,但与治疗前相比其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顺铂(DDP)等药物对肾功能有一定的损伤作用,临床仅以BUN、Cr作为化疗患者的肾功能损伤指标是不够的.血、尿β2-MG具有早期肾损伤诊断价值,而且监测血、尿β2-MG对临床医师及时调整化疗药物用量及确定化疗间隙期长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5.
<正>甲状腺癌是近10年发病率增长最快的内分泌肿瘤之一,在所有恶性肿瘤中占比约3%[1]。其中,原发性甲状腺鳞状细胞癌(primary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thyroid,PSCCT)临床极少见,占所有甲状腺癌的0.2%~1%[2]。但其恶性程度高、进展快、易转移、预后差,中位生存期仅6个月左右,  相似文献   
26.
目的:用巯基-聚乙二醇(SH-PEG)对金纳米颗粒(AuNPs)进行化学修饰(PEG-AuNPs)并分析其对肝癌细胞存活率和辐射对肝癌细胞作用的影响。方法制备的AuNPs用SH-PEG进行化学修饰,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测PEG-AuNPs的大小及肝癌细胞对其的摄取,应用Cell Titer-Glo发光法和克隆形成实验分别分析PEG-AuNPs对肝癌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和辐射对肝癌细胞作用的影响。结果制备的PEG-AuNPs的尺寸分别为14.4 nm和30.5 nm。30.5 nm PEG-AuNPs更容易被肝癌细胞摄取,表现出明显地抑制肝癌细胞生长的作用和提高辐射对肝癌细胞的杀伤作用。结论 AuNPs经过SH-PEG化学修饰,30.5 nm PEG-AuNPs对肝癌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和提高辐射杀伤肝癌细胞的作用强于14.4 nm PEG-AuNPs。  相似文献   
27.
【摘要】目前相关检查手段尚难以在术前确诊肝细胞癌微血管侵犯,但血清甲胎蛋白、维生素K 缺乏或拮抗剂Ⅱ诱导的蛋白质水平以及肿瘤边缘、大小、癌周组织强化、包膜完整程度等影像学征象能协助微血管侵犯的术前预测, 可以为肝细胞癌微血管侵犯的术前诊断提供重要信息。本文对肝细胞癌微血管侵犯的术前预测、诊断与评估相关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8.
目的 研究脂质过氧化对胰腺星状细胞(pancreatic stellate cells, PSC)活化的影响及其在胰腺纤维化形成中的作用.方法 实验大鼠每周2次腹腔内注射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盐(diethyldithiocarbamate, DDC),共10周建立胰腺纤维化模型.分别于注射后第2,4,6,8,10周处死大鼠,检测胰腺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各时间点胰腺组织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α1-Ⅰ型胶原(ColⅠα1)、TGF-β1 mRNA水平.结果 注射DDC后,胰腺组织内MDA含量逐步升高,8周时高达(6.21 ± 0.70)nmol/mg prot(P < 0.01).4周时可见明显的细胞外基质沉积和纤维化形成,8周时小叶及小叶内广泛纤维化,大量腺体萎缩,形成瘢疤组织.α-SMA、TGF-β1的阳性表达在2周时已出现,4周时明显增加,且阳性细胞多位于胰腺小叶间及腺泡旁纤维化区域.胰腺组织ColⅠα1 mRNA在造模2周时少量表达,4周表达增加,8周后维持在较高水平;对照组TGF-β1 mRNA表达水平较低,TGF-β1 mRNA在造模4周时表达明显增强,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 < 0.05),6周后表达增加不明显.结论 随着造模时间的延长,胰腺组织MDA含量的增加与胶原纤维形成、TGF-β1表达及活化PSC的增加相一致,提示脂质过氧化产物通过激活PSC及刺激TGF-β1的分泌,增加胰腺组织中胶原的沉积,促进胰腺纤维化的形成.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白蛋白对肾间质细胞(大鼠系膜细胞系)合成HSP27的调节作用,以及姜黄素对此过程的调节作用。方法培养犬鼠系膜细胞,用不同浓度白蛋白刺激肾小球系膜细胞。通过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法和western—blot法观察不同浓度的白蛋白对肾小球系膜细胞表达HSP27mRNA及蛋白质的影响,以及姜黄素对肾小球系膜细胞表达HSP27mRNA及蛋白质的影响。结果各种浓度白蛋白能上调肾小球系膜细胞HSP27mRNA及蛋白质表达,随着白蛋白浓度的增加,肾小球系膜细胞表达HSP27mRNA和蛋白也不断增强(P〈0.05),姜黄素可以降低肾小球系膜细胞表达HSP27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论白蛋白可上调肾小球系膜细胞表达HSP27,而姜黄素可以抑制这一过程。  相似文献   
30.
青少年甲状腺癌2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探讨青少年甲状腺癌的临床特点、诊治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3~2006年间收治的18岁以下青少年甲状腺癌患者25例。结果:乳头状腺癌21例,滤泡状癌2例,乳头滤泡状癌2例。均行手术治疗,患侧腺叶加峡部切除6例,患侧腺叶加峡部切除及对侧大部切除17例,甲状腺全切术2例,单侧功能性颈淋巴结清扫术15例,双侧颈清扫术4例,术后病理示颈淋巴结转移19例。所有患者术后均予甲状腺素治疗。平均随访8年(1~14年),5年生存率92.0%,获10年随访患者10年生存率86.9%。结论:青少年甲状腺癌预后较佳,治疗的关键是正确根据其病理类型和病情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