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9605篇 |
免费 | 4451篇 |
国内免费 | 2582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404篇 |
儿科学 | 873篇 |
妇产科学 | 455篇 |
基础医学 | 3829篇 |
口腔科学 | 875篇 |
临床医学 | 11694篇 |
内科学 | 6675篇 |
皮肤病学 | 742篇 |
神经病学 | 1806篇 |
特种医学 | 3046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98篇 |
外科学 | 6171篇 |
综合类 | 25653篇 |
预防医学 | 10435篇 |
眼科学 | 787篇 |
药学 | 10306篇 |
155篇 | |
中国医学 | 10243篇 |
肿瘤学 | 239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953篇 |
2023年 | 1875篇 |
2022年 | 2012篇 |
2021年 | 2421篇 |
2020年 | 2181篇 |
2019年 | 1757篇 |
2018年 | 1630篇 |
2017年 | 1138篇 |
2016年 | 1486篇 |
2015年 | 1580篇 |
2014年 | 4434篇 |
2013年 | 3208篇 |
2012年 | 3754篇 |
2011年 | 4019篇 |
2010年 | 3972篇 |
2009年 | 3945篇 |
2008年 | 3727篇 |
2007年 | 3873篇 |
2006年 | 3723篇 |
2005年 | 3746篇 |
2004年 | 3541篇 |
2003年 | 3129篇 |
2002年 | 2589篇 |
2001年 | 2577篇 |
2000年 | 2924篇 |
1999年 | 2889篇 |
1998年 | 2685篇 |
1997年 | 2761篇 |
1996年 | 2645篇 |
1995年 | 2442篇 |
1994年 | 2143篇 |
1993年 | 1595篇 |
1992年 | 1501篇 |
1991年 | 1400篇 |
1990年 | 1248篇 |
1989年 | 1069篇 |
1988年 | 537篇 |
1987年 | 524篇 |
1986年 | 477篇 |
1985年 | 435篇 |
1984年 | 342篇 |
1983年 | 372篇 |
1982年 | 355篇 |
1981年 | 239篇 |
1980年 | 177篇 |
1979年 | 141篇 |
1978年 | 74篇 |
1976年 | 40篇 |
1965年 | 43篇 |
1964年 | 3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992.
1 病例 患者女性,25岁。以发现左下腹肿物伴月经周期缩短一年为主诉,于1995年9月24日入院。妇检:右附件触及6cm×6cm大小有肿块,质中。术中见瘤表面光滑,卵巢肿瘤大小5.5cm×5cm×4cm,包膜完整,表面光滑,附输卵管一段。瘤切面呈实性为主,质坚韧,混杂局灶黄色区,灰白色区和水肿区,见数个小囊腔,0.5cm大小,内含淡黄色清液。镜检:瘤组织由密集瘤细胞区、致密区和疏松水肿区构成小叶状结构,三者互有移行。瘤细胞多样化,圆形,多角形,梭形、胞浆嗜酸性或透明、空泡样,类脂质染色阳性,PAS阴性,瘤细胞周围常被嗜银纤维围绕。核圆形,肾形,染色质细均,核仁明显,可见双核,少数分裂像。致密区为富含的胶原 相似文献
993.
苗药“胃肠丹”治疗胃肠道疾病的临床疗效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胃肠道疾病(如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慢性结肠炎、慢性胃炎、胃肠功能紊乱等)是临床上常见多发病,其中胃、十二指肠溃疡临床上出现长期、慢性反复性周期性腹疼痛,慢性胃炎、肠炎及胃肠功能紊乱则出现厌食、嗳气、呕吐、腹胀、腹泻等主要表现综合征,在中医中表现为脾胃虚寒、胃虚湿热、寒凝胃脘、食滞胃脘等病症。贵州胃肠丹研究中心在贵州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领导下发掘民族药物—苗族民间医药的精华“胃肠丹”,该药物采用“正治法”、“单向性”治疗原理,由十二味苗药精制成“胃肠丹”,在多年临床实践中积累了很多宝贵经验。本课题总结整理苗药“胃肠丹”近20年来的237份病例的临床疗效研究。经卫生统计学处理结果表明“胃肠丹”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病67例,治愈率20.9%,显效率56.7%,有效率20.9%,总有效率98.5%,治疗胃肠功能紊乱、肠炎等170例,治愈率22.4%,显效率58.8%,有效率18.2%,总有效率99.4%。经过研究资料表明“胃肠丹”(苗药)是治疗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肠炎、胃肠功能紊乱的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994.
995.
996.
目的 探讨高原地区前臂尺桡骨开放性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 本组共治疗前臂尺桡骨开放性骨折20例。在彻底清创的基础上用单臂多功能支架外固定3例,其余骨折分别用钢板螺丝钉、克氏针进行内固定。对有并发症者在手术的同时给予修复重建。结果 20例患者平均随访时间为13.5个月,伤口一期愈合18例,表浅感染2例,骨折全部骨性愈合,患肢功能优12例,良6例,尚可2例。结论 高原地区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细菌生长繁殖速度慢,伤口感染发生率低,早期只要清创彻底,伤口都能一期愈合,同时进行一期内固定术也是可行的。手术后选择有效药物的应用,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可促进骨折的愈合。 相似文献
997.
998.
近几年来 ,由新型隐球菌引起的脑膜炎 (下称隐脑 )有呈明显增多的趋势。长期以来 ,临床上对隐脑的疗效观察和治愈指标主要是根据脑脊液实验检查结果 ,特别是新型隐球菌数量检查。然而新型隐球菌检查 ,以往都是以定性结果报告 ,不仅不利于药物剂量的控制和选择 ,也不利于疗效观察。近 3年来 ,我们对脑脊液新型隐球菌采用定量计数报告方法 ,取得了较好效果。现将住院 5 1例隐脑腰穿 2 1 1次进行脑脊液新型隐球菌计数检查的结果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来自福州市数家医院住院病人 ,其中男性 2 9例 ,女性 2 2例 ;1 0岁以下 3例 ,1 0~ 1 … 相似文献
999.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