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97篇 |
免费 | 12篇 |
国内免费 | 22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20篇 |
临床医学 | 50篇 |
内科学 | 64篇 |
皮肤病学 | 1篇 |
神经病学 | 1篇 |
特种医学 | 11篇 |
外科学 | 20篇 |
综合类 | 101篇 |
预防医学 | 7篇 |
药学 | 27篇 |
2篇 | |
中国医学 | 13篇 |
肿瘤学 | 14篇 |
出版年
2022年 | 2篇 |
2021年 | 3篇 |
2020年 | 3篇 |
2019年 | 6篇 |
2018年 | 6篇 |
2017年 | 5篇 |
2016年 | 3篇 |
2015年 | 6篇 |
2014年 | 11篇 |
2013年 | 10篇 |
2012年 | 9篇 |
2011年 | 17篇 |
2010年 | 13篇 |
2009年 | 25篇 |
2008年 | 16篇 |
2007年 | 12篇 |
2006年 | 8篇 |
2005年 | 20篇 |
2004年 | 24篇 |
2003年 | 22篇 |
2002年 | 13篇 |
2001年 | 7篇 |
2000年 | 19篇 |
1999年 | 5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8篇 |
1996年 | 16篇 |
1995年 | 7篇 |
1994年 | 14篇 |
1993年 | 10篇 |
1992年 | 4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198 4年Keim等发现胰腺炎相关蛋白后 ,由于它在急性胰腺炎时大量合成、分泌 ,而在正常胰腺及胰液中并不存在 ,许多学者对其与急性胰腺炎的发病机制、诊断和预后等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取得一些新进展。本文就此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2.
急性胰腺炎细胞凋亡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 AP)是临床上常见的危重疾病. 该病的发病机制复杂, 以往研究多集中在炎症因子、氧化应激、微循环障碍等方面. 近年人们发现细胞凋亡在急性胰腺炎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他参与了急性胰腺炎的组织损伤, 但同时也是机体其中一种重要的自身保护机制. 本文简述细胞凋亡与急性胰腺炎之间的关系, 探讨细胞凋亡对急性胰腺炎器官损伤的影响, 分析细胞凋亡与炎症因子、氧化应激、内质网应激、Notch因子的关系, 从而揭示急性胰腺炎细胞凋亡的发生机制. 相似文献
74.
75.
Caspase与急性胰腺炎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胞凋亡、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在急性胰腺炎 (acutepancreatitis,AP)的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Caspase与它们有着密切联系 ,参与了AP的发病机制。抑制Caspase可降低AP的严重程度和并发症 相似文献
76.
活体实验性胰腺炎动物模型的选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探讨胰腺炎的发病机制、病因、病理生理及治疗方法 ,已建立了众多的活体胰腺炎动物模型。由于活体胰腺炎模型具有操作相对简单、容易控制、便于观测全身变化指标和利于治疗研究等优点 ,目前应用较多 ,而正确选择一种既适合实验设计目的 ,又简单易行 ,重复性好的模型是进行胰腺炎研究的基本条件之一 相似文献
77.
多媒体教学的优点和不足及应对办法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伴随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和普及,多媒体教学在现有的教学活动中发展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也是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又一深刻变化。在一般条件较好的高等院校。多媒体教学已日趋深入发展,成为了一种新时尚。影像学的教学应用多媒体尤为有利,大量的图表、图片得以在荧幕上展示。特别是配有声音和动画的图象,使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是,如果多媒体制作质量不高、演示单调、播放设备不匹配等。也会带来一些副面影响,我们也提出了一些应对措施。一、多媒体教学的优点 1、多媒体教学转变了传统的教学观念 相似文献
78.
为探讨肝硬化患者血液流变学变化及临床意义,我们对62例患者与76例健康人作对照观察六项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表明:除全血还原粘度外.其它指标均有显著差异(P<0.05);随肝功减退,全血粘度和红细胞压积明显降低(P<0.05)。合并上消化道出血者全血粘度、红细胞压积和血沉方程K值明显降低;并发肝癌者的全血粘度和红细胞压积较无并发者有明显增高(P<0.05)。作者由此认为,血液流变学检查可作为肝硬化病情特定的检测指标.并为肝硬化的某些治疗提供依据。62例肝硬化患者的血液流变学观察@王婉梅$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524001
@陈垦$广东医学院附属… 相似文献
79.
目的 探讨小腿骨及软组织复合缺损的修复方法.方法 对小腿骨及皮肤缺损的开放胫腓骨骨折5例,经彻底清创,外固定架固定,创面负压封闭引流,待肉芽组织新鲜后早期植骨,再次负压封闭引流,5~7 d后去除负压封闭引流,组织瓣转移修复创面.结果 移植组织瓣全部成活,术后创面渗液经换药愈合,待骨痂生长后去除外固定架,6~12个月骨折愈合,伤口无感染.随访9~38个月,膝、踝关节功能无明显障碍,负重行走肢体无变形.结论 对5 cm以内骨缺损,大块皮肤缺损经彻底清创,负压封闭引流后早期植骨,可缩短创面及骨折愈合时间,降低致残率. 相似文献
80.
目的 采用新型心脏动态体模,对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图像质量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探讨在不同心率下的扫描速度和重组算法选择.材料与方法 采用GE公司研制的新型心脏动态体模,心率设置为40~95次/min(间隔5次/min)共12组.采用GE LightSpeed 16 层螺旋CT,以心脏冠状动脉扫描模式对不同心率下的心脏体模进行扫描,X线球管转速(即扫描速度)设置为0.5 s/r和0.6 s/r.所有的扫描数据在R-R间期90%时相分别以单扇区(Snapshot segment)、双扇区(Burst-2)和四扇区重组(Burst-4)3种心脏重组算法进行重组.所有重组数据传至AW4.1工作站行后处理成像.后处理方法采用容积再现(VR)、多平面重组(MPR).分别对不同重组图像进行评分.统计学处理采用析因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1)总模型具有统计学意义(F=11.15,P<0.0001),不同心率(F=11.99,P<0.0001)、不同转速(F=5.76,P=0.00196)、不同重组算法(F=9.21,P=0.0003)对图像质量有显著的影响,三者的交互作用均无显著差别(P>0.05);(2)不同心率间比较,心率≤65次/min时图像质量评分较高(P<0.05);(3)不同扫描速度比较,0.5 s/r时,图像质量评分较高(P<0.05);(4)不同重组算法之间比较:重组算法为Burst-4和Burst-2时,图像质量评分较高(P<0.05),但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心率、扫描速度及重组算法与图像质量间具有多元线性回归关系(标准化回归系数分别为-0.70794、-0.16449和0.27341,F=34.43,P<0.0001),各回归系数具有显著性.结论 心率、扫描速度及重组算法等是影响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图像质量的主要因素,可采用新型心脏动态体模进行评估.合理利用扫描参数能有效提高图像质量和检查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