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6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 分析社区获得性胆道感染细菌谱和耐药性现状,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4年9月至2016年1月该院肝胆外科收治的来源于重庆地区的社区获得性急性胆道感染患者(试验组)和无胆道感染的胆道疾病患者(对照组),在术中抽取胆汁送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 试验组鉴定出细菌13种(60株),前3种为大肠埃希菌(35.0%)、肺炎克雷伯菌(21.7%)和阴沟肠杆菌(10.0%).对照组鉴定出细菌8种(13株),前3种为大肠埃希菌(30.8%)、肺炎克雷伯菌(15.4%)和格氏乳球菌(15.4%).两组耐药菌株比例分别为95.0%、84.6%(P>0.05),多重耐药菌株比例分别为30.0%、7.7%(P>0.05).试验组前3种细菌多重耐药发生率分别为61.9%、7.7%和16.7%.结论 重庆地区社区获得性急性胆道感染细菌谱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白菌和阴沟肠杆菌等革兰阴性菌为主,细菌总体耐药情况严重,但不同细菌耐药情况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62.
重型颅脑伤合并多发伤的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型颅脑伤,合并多发伤占10%~21%[1,2],其病死率达77%[1],远高于单纯重型颅脑伤的病死率(30%~50%)[3],如何降低该类伤员的病死率,是急待解决的问题。我院于1992年1月至1998年6月,共收治重型颅脑伤250例,其中45例合并...  相似文献   
63.
背景与目的:肝细胞癌(HCC)是常见的原发性肝癌,其预后较差。自噬的失调可以促进HCC的发生与进展,本研究旨在分析自噬相关长链非编码RNA(lnc RNA)在HCC患者中的潜在预后作用,并构建自噬相关lnc RNA风险预测模型。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TCGA数据库中374例HCC及50例正常对照样本的转录组数据及临床资料,从HADb网站获取自噬基因列表。采用Person相关性分析筛选与自噬基因相关的lnc RNA,采用R软件caret程序包将筛选后的342例HCC样本按70%与30%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及验证集,在训练集中采用Kaplan-Meier法及单因素Cox回归分析筛选出具有预后意义的lnc RNA,随后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筛选具有独立预后意义的自噬相关lnc RNA,建立构建预后模型。使用多因素Cox回归系数计算风险评分,将患者分为低风险组和高风险组,分析算风险评分与HCC患者临床特征及总体生存的关系,并使用验证集加以验证。结果:347个lnc RNA鉴定为自噬相关lnc RNA(|R~2|0.3,P0.001),其中26个lnc RNA对HCC患者具有预后价值(均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得到基于12个自噬相关lnc RNA(CYTOR、DANCR、LINC01138、LUCAT1、MAPKAPK5-AS1、NRAV、NRSN2-AS1、LINC01871、LINC00864、LINC02362、TMEM220-AS1和PSMB8-AS1)的预测患者预后的风险模型。高风险组HCC患者总生存期明显低于低风险组HCC患者(P0.05)。12-自噬相关lnc RNA预后模型评分与肿瘤分级、肿瘤分期和T分期有关(均P0.05),与患者的年龄、性别无明显关系(均P0.05)。在训练集中该预后模型的1、3、5年生存的时间依赖性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01,0.819和0.787,在验证集中其1、3、5年生存的时间依赖性ROC曲线的AUC分别为0.694、0.733和0.746。结论:所筛选的自噬相关lnc RNA在HCC的肿瘤生物学中可能起关键作用,12-自噬相关lnc RNA的模型对HCC具有预后判断价值。  相似文献   
64.
索拉非尼作为晚期肝细胞癌的一线治疗药物,能够有效改善肝癌患者预后。但索拉非尼耐药已经成为影响肝细胞癌治疗效果的主要障碍。近年来研究发现,非编码RNA在肝细胞癌索拉非尼耐药中起着关键作用。总结了非编码RNA通过诱导肝癌细胞自噬、促进肝癌干细胞增殖、促进肝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过程、抑制肝癌细胞凋亡以及调节肝癌组织微环境来调节肝癌细胞对索拉非尼的敏感性。指出了非编码RNA调控肝细胞癌索拉非尼耐药的分子机制在克服耐药方面的潜在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5.
目的研究欧洲凤尾蕨Pteris cretica中蕨素类化学成分。方法结合蕨素UV特征吸收及MSn裂解规律,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C18半制备柱等多种柱色谱进行蕨素类成分目标分离纯化,并应用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对分离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欧洲凤尾蕨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9个C14蕨素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2S,3S)-蕨素T(1)、(2S,3S)-蕨素C 3-O-β-D-葡萄糖苷(2)、(2R,3S)-蕨素C 3-O-β-D-葡萄糖苷(3)、(2S)-蕨素B 14-O-β-葡萄糖苷(4)、6-(1,2-二羟乙基)-2,5,7-三甲基-1-茚-1(5)、(2R,3S)-蕨素C(6)、(2S,3S)-蕨素C(7)、(2S)-蕨素P(8)、(2R,3S)-蕨素S(9)、(2S,3S)-蕨素S(10)、(2R,3S)-蕨素Q(11)、(2S,3S)-蕨素Q(12)、(2S,3S)-蕨素C 14-O-β-D-葡萄糖苷(13)、(2R,3S)-蕨素C 14-O-β-D-葡萄糖苷(14)、(2S,3S)-蕨素S 14-O-β-D-葡萄糖苷(15)、脱氢蕨素B(16)、(2R,3S)-蕨素Q 3-O-β-D-葡萄糖苷(17)、(2S,3S)-蕨素Q3-O-β-D-葡萄糖苷(18)、(2S,3S)-蕨素T14-O-β-D-葡萄糖苷(19)。结论化合物2~5、10、11、14~19为首次从欧洲凤尾蕨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66.
土茯苓,用药历史悠久,为中医临床常用药,是许多常用中药复方的重要组分之一.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土茯苓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进行了诸多报道,然而,文献检索发现,最近未见有关土茯苓研究的综述报道,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土茯苓提供参考,现对其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方面作一较为系统的综述.  相似文献   
67.
目的:探究金茵利胆胶囊对肝内胆汁淤积的治疗作用,以及对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核因子-κB(NF-κB)通路的影响。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金茵利胆胶囊组、阳性药组,每组10只,模型组、金茵利胆胶囊(0.54 g/kg)组、阳性药(0.1 g/kg熊去氧胆酸)组大鼠采用ANIT灌胃复制肝内胆汁淤积大鼠模型,金茵利胆胶囊组大鼠给予0.54 g/kg金茵利胆胶囊灌胃,阳性药组大鼠给予0.1 g/kg熊去氧胆酸灌胃,7 d后采集标本进行指标检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总胆红素(TBil)、总胆汁酸(TBA)、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蛋白质免疫印迹技术(Western Blot)检测肝组织中PPARγ、NF-κB p65亚基、胆酸代谢相关蛋白胆盐出口泵(Bsep)、牛磺胆酸钠协同转运蛋白(Ntcp)和多药耐药相关蛋白2(Mrp2)的表达;ELISA检测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  相似文献   
68.
肝外胆管结石的治疗方式逐渐多元化、微创化,以腹腔镜、胆道镜、十二指肠镜为代表的“三镜”联合手术已取代传统开放手术越来越多的应用于临床.随着超声内镜、3D腹腔镜、机器人手术系统、SpyGlass内镜系统等高科技产品的应用,更加充分体现了胆道外科的微创优势.手术医师需熟悉微创技术的优劣,遵循个体化原则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69.
ERCP后胰腺炎危险因素分析与预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ERCP后胰腺炎的多种可能危险因素,便于更好地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956例行ERCP患者的有关临床资料。探讨术中静脉麻醉、胰管显影、胆管插管失败、EST、ERCP操作时间、胆管扩张、黄疸、胰腺炎病史、高血压、糖尿病、性别、年龄等方面的可能危险因素。结果胰管显影、胆管插管失败、EST、ERCP操作时间延长、无黄疸、胰腺炎病史、中青年龄均使ERCP后胰腺炎发生率升高(p〈0.01),而术中静脉麻醉、胆管扩张、高血压、糖尿病、性别均未明显影响行ERCP后胰腺炎发生率(p〉0.05)。结论行ERCP后胰腺炎危险因素众多。其中,胰管显影、胆管插管失败、EST、ERCP操作时间延长、无黄胆、胰腺炎病史、中青年龄等均为ERCP后胰腺炎的高危因素,而术中静脉麻醉、胆管扩张、高血压、糖尿病、性别等不是ERCP后胰腺炎的高危因素。通过各种预防措施,ERCP后胰腺炎发生率可以下降。  相似文献   
70.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FTS)理念下行腹腔镜胆道探查取石术(LCBDE)在老年患者中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2016年9月35例采用FTS围手术期处理方案(FTS组)与2011年9月—2013年8月31例患者采用传统围手术期处理方案(传统组)行LCBDE老年患者(≥60岁)资料,比较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结果:与传统组比较,FTS组术后下床时间(15.34 h vs.26.94 h)、肛门排气时间(23.09 h vs.36.65 h)、排便时间(53.83 h vs.62.03 h)、进食时间(22.91 h vs.53.29 h)均明显提前,住院时间缩短(6.29 d vs.9.42 d),住院费用降低(1.72万元vs.2.54万元)。此外,FTS组术后营养指标、总并发症发生率、镇痛效果均明显优于传统组(均P0.05)。结论:老年患者在FTS原则下行LCBDE安全、有效,但仍应遵循个体化原则,以提高患者依从性,并需加强多学科合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