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58篇 |
免费 | 5篇 |
国内免费 | 1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5篇 |
临床医学 | 42篇 |
内科学 | 3篇 |
皮肤病学 | 1篇 |
神经病学 | 8篇 |
特种医学 | 23篇 |
外科学 | 10篇 |
综合类 | 34篇 |
预防医学 | 19篇 |
药学 | 10篇 |
1篇 | |
中国医学 | 8篇 |
出版年
2023年 | 3篇 |
2022年 | 1篇 |
2021年 | 6篇 |
2020年 | 6篇 |
2019年 | 1篇 |
2017年 | 1篇 |
2015年 | 8篇 |
2014年 | 7篇 |
2013年 | 11篇 |
2012年 | 15篇 |
2011年 | 16篇 |
2010年 | 9篇 |
2009年 | 12篇 |
2008年 | 16篇 |
2007年 | 6篇 |
2006年 | 3篇 |
2005年 | 6篇 |
2004年 | 5篇 |
2003年 | 6篇 |
2002年 | 10篇 |
2001年 | 6篇 |
1999年 | 2篇 |
1998年 | 1篇 |
1996年 | 2篇 |
1995年 | 3篇 |
1991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陈国军 《上海医学检验杂志》1991,(3)
本文报告血清腺苷脱氨酶(ADA)活性测定对伤寒早期的诊断。检测49例伤寒血清,ADA升高的均值92.3IU/L,阳性率为100%。29例发病第一周其中4例发病第一天的血清ADA升高幅度已达对照值的4.0~6.57倍,提示伤寒病人在伤寒杆菌感染到出现发热症状时,血清ADA已显著高于正常。另20例发病一周以上并经治疗,血清ADA升高幅度3.07~7.8倍。伤寒病人与199例非伤寒感染发热病人的ADA结果相比,差别均有极显著意义(P<0.001)。可见,血清ADA测定可作为伤寒早期诊断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2.
检验医学是一个技术要求高,又比较细致的工作,我们要耐心、认真对待每一份标本,调整好心态,消除烦燥情绪是避免人为原因造成误差的最佳办法.本文首先对误差的种类和来源进行了介绍,以5个常规生化检测项目:ALT、AST、r-GT、ALP以及空腹血糖,用同一个体标本不同质量状态作对比检测分析,目的 是引起诊疗相关人员重视血标本的采集和处理,提高血标本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3.
1病例资料【例1】男,3岁。因反复间断发热、血白细胞升高2个月入院。患儿反复发热2月余,体温38~39℃,体温升高时面部、胸部有较多高出皮肤的红色风团疹,伴瘙痒,体温下降后皮疹消退,无呼吸道感染症状,先后在当地镇卫生院及县医院多次查血白细胞(20~30)×109/L,予抗感染治疗后体温下降,但白细胞仍在(17~20)×109/L。后在省人民医院查风疹病毒抗体IgM、巨细胞病毒抗体IgM、单纯疱疹病毒抗体IgM及IgG均阳性,血培养2次阴性,诊断为败血症,予多种抗生素静脉滴注,无明显好转。来我院查血白细胞21×109/L,以“白血病、幼年类风湿性关节炎”收入… 相似文献
14.
不同剂量阿司匹林对阻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阿司匹林 (ASP)对阻抗血小板聚集 ,改善微循环的最佳用量。方法 采用ACT 2 0 0 0超高倍多媒体显微诊断仪对检查确诊的 12 0例血小板重度聚集患者 ,随机分成甲、乙、丙、丁 4组 ,其中甲组为对照组 ,乙、丙、丁 3组按组序分别给予服用不同剂量 (5 0mg/d、10 0mg/d、30 0mg/d)的ASP 1个月 ,用同法检查血小板聚集程度。结果 乙组治疗后与甲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χ2 =1.4 5 ,P >0 .0 5 ) ,丙、丁两组的治疗效果分别与甲、乙两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 (χ2 分别为 35 .6 ,2 6 .7,38.6 ,2 9.4 ,P <0 .0 1)。而丙组和丁组之间比较 ,治疗效果无显著性差异 (χ2 =0 .13,P >0 .0 5 )。结论 每日服用 10 0mgASP为降低血小板聚集 ,是预防血栓性疾病的最佳用药剂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骨伤中药方配合正骨理筋疗法对桡骨远端骨折术后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台州市中医院2018年8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70例桡骨远端骨折术后患者,按掷硬币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功能锻炼、镇痛、消肿等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骨伤中药方配合正骨理筋疗法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结... 相似文献
16.
陈国军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15,(1):79-80
<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全球范围内的公共卫生问题,具有高患病率、高死亡率和高费用的特点。对COPD患者的早期识别、早期诊断及治疗,以期减少病情恶化和住院率。因此,肺功能检测在有潜在通气障碍的人群中的作用日益突出。1国内肺功能检测的现状我国医疗资源主要集中在二级以上医院,肺功能检查得不到普及,导致潜在COPD的人群未能及时识别。目前 相似文献
17.
18.
19.
目的分析医院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流行分布、耐药性监测和预后相关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07年1月-2011年12月临床分离的860株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分析,使用美国BD公司的Phoniex-100微生物全自动细菌分析仪进行鉴定及药敏试验,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2007-2011年共分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860株,检出MRSA 418株,总检出率为48.6%,5年MRSA的检出率分别为33.6%、42.2%、49.5%、50.7%、56.2%;MRSA排前3位的科室依次为呼吸科、烧伤外科和ICU,分别占40.9%、24.2%、19.1%;标本来源以痰液、伤口分泌物、中段尿为主,分别占59.3%、21.5%、7.7%;MRSA对青霉素、头孢西丁、阿米卡星的耐药率均>80.0%,对庆大霉素、妥布霉素、氨苄西林的耐药率>50.0%,但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和喹奴普汀/达福普汀仍保持100.0%敏感。结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采取有效的消毒隔离、减少侵入性操作等措施是控制MRSA感染的重要环节;糖肽类抗菌药物可作为多药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首选抗菌药物;对于MRSA感染的患者和重点科室应尽早进行监控、隔离和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常见病原菌分布特点及其耐药性分析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5917例住院患者的痰培养结果及主要病原菌的药敏资料.结果 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65.43%;前3位依次为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乙酸钙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耐药率为100.00%,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和亚胺培南比较敏感,耐药率分别为1.58%、6.96%;铜绿假单胞菌对四环素、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氯霉素、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唑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噻肟耐药率均为100.00%,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多黏菌素敏感性较好,耐药率分别为1.19%、1.98%;乙酸钙不动杆菌对氨苄西林、氨曲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唑林耐药率均为100.00%,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完全敏感,对多黏菌素的耐药率仅为1.37%;鲍氏不动杆菌对氨苄西林、氨曲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唑林、哌拉西林耐药率均为100.00%,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多黏菌素完全敏感.结论 下呼吸道感染与细菌耐药性有关,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延缓细菌耐药性对降低医院感染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