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篇
妇产科学   16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9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4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16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最近国外的研究证实,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发病与抑制素(INH)-激活素(ACT)-卵泡抑素(FS)系统的功能失常有关。本研究通过测定PCOS患者月经周期第3天血清中INH、ACT、FS水平,分析INH、ACT、FS与女性激素、胰岛素、血糖及体重指数(BMI)间的相关性,探讨INH-ACT-FS系统的改变在PCOS发病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32.
环氧化酶2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沈芳荣  陈友国 《江苏医药》2007,33(4):336-337
目的 检测环氧化酶2(COX-2)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M)患者腹腔液和血清中的含量,探讨COX-2在EM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ELISA法检测35例EM患者及35例对照者的腹腔液和血清中COX-2含量.结果 EM患者腹腔液中COX-2含量明显高于血清中的含量(P<0.05);且高于对照组腹腔液及血清中的含量(P<0.05).EM临床Ⅲ、Ⅳ期较Ⅰ、Ⅱ期腹腔液COX-2含量明显升高(P<0.05);EM患者子宫内膜增生期和分泌期腹腔液COX-2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COX-2的高表达可能是导致EM的发病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3.
目的 探讨低剂量激素替代治疗对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影响.方法 2011年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的接受激素替代治疗的绝经后女性与门诊体检的健康绝经后女性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相比较,结论低剂量激素替代治疗能有效降低绝经后妇女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索科学有效地对危重症孕产妇干预、救治措施,为降低危重症孕产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提供意见。方法:对苏州市2011~2013年的危重症孕产妇和孕产妇死亡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孕产妇总人数逐年增加,高危孕产妇管理率、危重症孕产妇发生率从2011~2013年都有所上升,但上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危重症孕产妇与高危孕产妇之比呈逐年上升趋势,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危重症孕妇发病原因前三位的是产后出血、重度子痫前期和妊娠合并内外科疾病,各占27.48%、24.84%和18.17%;孕产妇死亡率、死亡孕产妇与危重症孕产妇之比从2011~2013年呈逐年下降趋势,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产妇死亡中流动人口、无医保、未正规产检的比例比较高,与本地户籍、有医保、正规产检相比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危重症孕产妇三级转诊网络的有效运行和不断改进,是提高危重症孕产妇救治成功率和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有效保障。  相似文献   
35.
目的 探讨糜蛋白酶+地塞米松灌洗在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MPP)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RMPP患儿102例,分为对照组(n=31)、观察组1(n=39)和观察组2(n=32)。对照组生理盐水灌洗,观察组1生理盐水+糜蛋白酶灌洗;观察组2生理盐水+糜蛋白酶+地塞米松灌洗,观察3组疗效和并发症。结果对照组发热时间(17.00±3.74)d,咳嗽消失时间(20.65±3.45)d,肺部体征消失时间(19.13±2.81)d,住院时间(23.65±2.90)d;观察组1发热时间(15.36±2.05)d,咳嗽消失时间(18.79±1.96)d,肺部体征消失时间(15.67±2.87)d,住院时间(19.51±2.82)d;观察组2发热时间(13.41±1.62)d,咳嗽消失时间(13.56±2.31)d,肺部体征消失时间(11.28±2.00)d,住院时间(13.56±1.50)d;3组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周后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生理盐水+糜蛋白酶+地塞米松灌洗,能够显著提高RMPP疗效,但不能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36.
术后妇科病人 10 3例采用硬膜外连续阻滞麻醉 ,其科术后伤口疼痛时间及强度显著低于未用镇痛药的同期妇科术后病人 10 3例 (P <0 .0 1) ;两组生命体征、肠功能恢复、排尿等 ,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认为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后用自控镇痛于妇科术后病人的镇痛 ,疼痛阻滞完善 ,方法简便 ,无明显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37.
卡前列甲酯拴、利凡诺引产临床对比分析苏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妇产科何琦,刘光衡,陈友国卡前列甲酯栓(卡孕检)为前列腺素PGF22。的衍生物,自80年代起被WHO选定为较好的流产药物.我院自1995年应用该药终止孕13W以上要求终止妊娠的妇女,取得了满意...  相似文献   
38.
目的 探讨β-catenin和APC蛋白在子宫内膜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β-catenin和APC蛋白在60例子宫内膜腺癌、20例子宫内膜增生症及3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在细胞膜上,子宫内膜腺癌β-catenin阳性表达率(36.67%,22/60)显著低于子宫内膜增生症(70.00%)及正常子宫内膜(63.33%,P<0.05);β-catenin阳性表达率与子宫内膜癌的临床分期、病理分型密切相关;子宫内膜腺癌、子宫内膜增生症可见核表达.表达率分别为(30.00%、60.00%),而正常子宫内膜核表达率为零(P<0.005).APC蛋白主要定位于细胞核上,在子宫内膜腺癌,子宫内膜增生症及正常子宫内膜组织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3.33%、45.00%、50.00%,P>0.05).结论 在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过程中,β-catenin的改变起着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讨早产的相关因素及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68例早产产妇(早产组)临床资料,并随机抽样等量足月产妇资料(对照组),比较两组孕产史、产前检查以及孕妇的产科合并症等危险因素。结果早产组有人工流产史者124例(46.2%),人工流产≥2次者60例(22.4%),均明显多于对照组的99例(36.9%)和30例(11.2%)(P<0.05)。早产组规则产前检查者148例(55.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96例(73.1%)(P<0.05)。胎膜早破、子痫前期、多胎、胎位不正等为导致早产的高危因素。结论早产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应注重产前检查,加强围生期保健,降低早产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0.
pRb2/p130在子宫颈癌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子宫颈正常组织及病变组织中pRb2/p130的表达及其与子宫颈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0例患者子宫颈标本的pRb2/p130的表达,其中宫颈浸润癌10例,宫颈原位癌15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 IN)Ⅰ-Ⅱ期15例,正常宫颈组织20例。结果:pRb2/p130阳性表达率在正常宫颈组织、C IN、宫颈原位癌、宫颈浸润癌组织中依次递减,分别为85.0%、80.0%、26.6%、20.0%,且宫颈浸润癌和宫颈原位癌(C IS)中明显低于正常宫颈组织及C IN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子宫颈癌中pRb2/p130的表达下降或缺失是一个频发事件,其恶性程度愈高表达阳性率愈低,提示pRb2/p130与子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并在其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