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4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16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42篇
基础医学   21篇
临床医学   43篇
内科学   36篇
神经病学   34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46篇
综合类   130篇
预防医学   98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6篇
  1篇
中国医学   27篇
肿瘤学   46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5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 对比1987、2006年中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在残疾分类、分级标准上的差别,分析对比19年间出生缺陷致残人口结构变化.方法 利用两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及人口分析技术调整因残疾标准差别对出生缺陷致残人口变化产生的影响,研究出生缺陷致残人口结构变化.结果 (1)2006年0~14岁组出生缺陷致残率高于1987年的0.1%,15~64岁组高于1987年的0.28%,65岁以上组高于1987年的1.15%,两个调查时点在65岁以上年龄组差异非常明显.(2)2006年(标化后)出生缺陷致残率的性别差异比1987年高0.03%;2006年出生缺陷致残人口占残疾总人口比例的性别差异比1987年低0.08%(2006年:x2=66.254,P<0.001;1987年:x2=22.895,P<0.001).(3)1987年农村地区出生缺陷致残率为0.49%,2006年(标化后)出生缺陷致残率达到0.74%,上升超过50%;其中城市地区由1987年的0.35%上升到2006年的0.50%,上升了43%.(4)2006年听力语言一级极重度出生缺陷致残所占比例比1987年下降17.35%,智力残疾比例上升了18.21%.(5)与1987年相比,2006年出生缺陷致残人口与残疾人口及总人口初、中等受教育水平之间的差距逐渐缩小.结论 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对于出生缺陷致残人口影响的变化较为显著,农村为出生缺陷致残的高发地区,重点人群为女性.  相似文献   
102.
103.
目的 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ERAS),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行胆总管切开取石后内支架置入一期缝合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南京市高淳人民医院2018.01~2019.01收治的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CWCC)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研究组的46例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内支架置入一期缝合术(LC+L...  相似文献   
104.
105.
目的观察小剂量氨茶碱口服联合呼吸功能训练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疗效。 方法将47例稳定期COPD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给予氨茶碱片口服及呼吸功能训练,对照组仅给予氨茶碱片口服。于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对2组患者呼吸困难程度、日常生活活动 (ADL) 能力、运动耐力及肺功能进行评定。 结果2组患者呼吸困难程度、ADL、运动耐力及肺功能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均P<0.05);进一步分析发现,治疗组呼吸功能、ADL及运动耐力的改善幅度较显著,与对照组比较,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小剂量氨茶碱口服联合呼吸功能训练治疗COPD具有协同疗效,能进一步缓解COPD患者呼吸困难,提高ADL能力及运动耐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6.
基于循证医学依据的结肠癌辅助化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氟尿嘧啶仍是结肠癌辅助化疗的基本药物,含5-FU/LV/奥沙利铂(FOLFOX或FLOX)的方案是结肠癌辅助化疗的新标准,对部分患者也可以考虑选用5-FU/LV(Mayo,Roswell Park,LV5 FU2)、卡培他滨等单药辅助化疗;目前没有证据表明辅助化疗中使用伊立替康能带来额外的获益,反而会增加化疗毒性的风险,因此,不建议在结肠癌辅助化疗中使用含伊立替康的方案。Ⅲ期结肠癌是辅助化疗的主要适应证,而"高危Ⅱ期"结肠癌也应该在患者充分知情后给予辅助化疗,高危因素包括T4肿瘤、伴有肠梗阻、穿孔、肿瘤分化差、伴有神经脉管浸润以及切除或送检淋巴结<12枚。其他的Ⅱ期结肠癌不应该常规行辅助化疗。只要身体状况允许,年龄不应该是选择辅助化疗的禁忌;结肠癌辅助化疗建议在术后8周内开始,目前的标准疗程是为期6个月。  相似文献   
107.
背景与目的:临床发现同一分期的结肠癌患者实行同一方案治疗预后不同,寻找能单独或结合临床病理分期更准确地判断患者预后的指标非常必要。本研究选择有争论的增殖转移相关蛋白生存素(survivin)、基质金属蛋白酶7(matrix metalloproteinase-7,MMP-7),研究它们与结肠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关系,为结肠癌的分子病理分期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选取1995年1月至2003年5月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住院手术的620例有完整随访资料的结肠癌患者临床资料及病理蜡块,应用组织芯片及免疫组化技术检测survivin、MMP-7表达,研究其与结肠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关系。结果:本组病例survivin表达正常肠黏膜阳性率为0,而癌组织阳性率为41.0%.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MMP-7表达正常肠黏膜阳性率为40.9%,而癌组织阳性率为88.8%,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x^2检验分析结果显示survivin的表达各TNM分期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期越晚阳性率越高。MMP-7的表达在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部位、肿瘤最大径、肿瘤分化程度、肿瘤大体、组织类型、TNM分期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ox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MMP-7阳性、survivin阳性是结肠癌患者肿瘤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MMP-7、survivin均与结肠癌的发生相关,是影响结肠癌患者肿瘤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8.
背景与目的:当前除临床病理分期被广泛应用外,分子分期可以使结直肠癌的分期更准确。本研究旨在探讨单个或某一类转移相关标志物过表达对结直肠癌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1997~1998年95例结直肠癌的石蜡标本,用组织阵列仪制备组织芯片。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细胞黏附分子(Homing cell adhesion molecule variant-6,CD44v6)、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atalloproteinase-2,MMP-2)、COX-2(cyclooxygenase-2)、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pidermal growth factor,VEGF)的表达情况。比较阳性组和阴性组之间复发转移率的差异和多个肿瘤标志物过表达对预后的影响。结果:Dukes’A、B期患者中,CD44v6、EGF和EGFR蛋白阳性组的复发转移率分别为30.9%、38.1%和27.5%,显著高于阴性组的复发转移率8.3%、8.8%和11.8%(P=0.045、0.022和0.047);Dukes’C期患者中,MMP-2、COX-2和VEGF蛋白阳性组的复发转移率为73.3%、69.2%和62.5%.显著高于阴性组的复发转移率37.5%、25.0%和25.0%(P=0.045、0.017和0.049)。Dukes’A/B期中4~6个以上指标阳性组的复发转移率高于1—3指标阳性组,而5年生存率低于1—3指标阳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9和0.030):而Dukes’C期中两组患者的5年复发率和5年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D44v6、EGF和EGFR蛋白过表达与Dukes’A/B期患者高复发转移相关:MMP-2、COX-2和VEGF蛋白过表达与Dukes’C期患者高复发转移相关。对于DukesA/B期患者,肿瘤转移标志物高表达越多,复发转移的概率越高,5年生存率越低。  相似文献   
109.
目的 探讨结核蛋白芯片、痰涂片抗酸染色及结核菌素(PPD)皮试单独和联合检测对肺结核患者临床诊断的意义。方法 对45例肺结核和30例非结核性肺疾病患者,同时进行结核蛋白芯片、痰抗酸杆菌直接涂片、PPD皮试,观察单项和联合指标对诊断肺结核的敏感性与特异性。结果 结核蛋白芯片、PPD及痰涂片的敏感性分别为66.7%、44.4%、22.2%,特异性分别为93.3%、84.6%、100%。结核蛋白芯片联合PPD对肺结核的阳性检出率为86.7%,结核蛋白芯片联合PPD及痰涂片的阳性检出率提高到88.9%,与单项检测的最高阳性检出率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三种方法联合检测的特异性为80%,与PPD或结核蛋白芯片单项检测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结核蛋白芯片是诊断结核病较有效方法,具有快速方便等优点,蛋白芯片联合PPD、痰涂片抗酸染色,能显著提高肺结核的阳性检出率,但特异性并没有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10.
近年来,农四师六十二团医院党支部以做好“五个工程”建设为突破口,解放思想,转变传统的观念,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使各项医疗卫生事业有了巨大的发展,为保障霍尔果斯区域内各族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作出了应有的贡献。1 加强党支部建设,提高党组织战斗力的“堡垒工程” 90年代初,随着新疆最大的陆路口岸霍尔果斯边贸的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