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篇
  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6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53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25篇
中国医学   10篇
肿瘤学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01.
健康信念模式对耐多药肺结核病人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健康信念模式对耐多药肺结核病人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80例耐多药肺结核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健康信念模式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一般性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健康教育效果及服药依从性情况。[结果]观察组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率及服药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用健康信念模式能影响病人的主观心理过程,改变病人不利于健康的观念,提高病人的服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102.
103.
104.
[目的]探索肺结核药物治疗的管理方法,以保证病人全程、规律地接受抗结核药物治疗,提高初治肺结核治愈率,减少、避免复治、难治及耐多药结核病的发生.[方法]将2011年7月-2012年3月收治的100例初治肺结核病人分为两组,每组50例.观察组实施药物治疗管理,对照组实施常规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治愈率、全程治疗及规律治疗情况.[结果]两组治愈率、全程治疗、规律治疗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物治疗管理弥补了住院期间药物治疗管理及医护支持时间过短的不足,强化了病人的治疗依从性,促使病人坚持全程、规律抗结核治疗.  相似文献   
105.
罗世珍  李雪琴  陈冬云 《护理研究》2014,(13):1619-1620
[目的]观察健康信念模式对耐多药肺结核病人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80例耐多药肺结核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健康信念模式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一般性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健康教育效果及服药依从性情况。[结果]观察组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率及服药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用健康信念模式能影响病人的主观心理过程,改变病人不利于健康的观念,提高病人的服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探讨5-氮杂-2’-脱氧胞苷(5-Aza)联合临床化疗药物紫杉醇与氟尿嘧啶对于胃癌裸鼠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和抑癌基因RUNX3 mRNA以及肿瘤转移相关蛋白E-cadherin与Vimentin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胃癌细胞株MKN-45的裸鼠移植瘤模型,分为0.9%氯化钠注射溶液对照、5-Aza(2 mg/kg,每天1次)、化疗药物(1 mg/kg紫杉醇与5 mg/kg氟尿嘧啶,分别于治疗周期第1、8天用)以及5-Aza与紫杉醇及氟尿嘧啶联合用药,采用腹腔注射方法给药3周。观察各组裸鼠移植瘤的生长速度变化,并用RT-PCR方法检测肿瘤RUNX3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E-cadherin与Vimentin表达情况。结果胃癌细胞MKN-45裸鼠移植瘤模型经药物治疗3周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5-Aza组或T+F组的移植瘤生长速度明显减慢(P<0.05),而且5-Aza与T+F联合治疗组比单独处理组的肿瘤生长速度下降更为显著(P<0.05)。通过作用机制分析发现,与对照组相比,化疗药物T+F组RUNX3 mRNA及E-cadherin与Vimentin蛋白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5-Aza处理组RUNX3 mRNA与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有明显升高,Vimentin表达水平有明显下降;药物联合组RUNX3 mRNA与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升高明显,而Vimentin表达水平下降更为显著。结论 5-Aza具有抑制胃癌裸鼠移植瘤生长与转移的能力,联合化疗药物紫杉醇与氟尿嘧啶处理效果更显著。5-Aza发挥肿瘤抑制功能可能是通过提高抑癌基因RUNX3基因表达实现的。  相似文献   
107.
目的观察放置宫内节育器后异常出血的药物干预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8月-2012年8月1200例放置宫内节育器的计划生育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0例。观察组在手术后开始服用25mg吲哚美辛+0.5g氨甲苯酸+100mg维生素C,3次/d,连服5d,以后每月于月经开始第1天开始服用,连续服用5d,总疗程共为3个月。对照组术后开始服用200mg诺氟沙星,3次/d,连服3d。观察两组术后3d出血未净、7d出血未净例数及术后4个月观察两组受术者异常出血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术后3d、7d出血未净、经间异常出血、经量多、经期长的比例分别为11.17%、4.83%、3.67%、5.33%、3.8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8.17%、12.16%、11.33%、14.17%、10.17%,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8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33%;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放置宫内节育器后采取药物干预可有效降低异常出血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8.
黄芪预处理对大鼠心肌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研究黄芪预处理对大鼠心肌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实验采用体重200~250g SD雄性大鼠26只随机分成3组正常对照组(N组,n=8),缺血再灌组(Ⅰ组,n=10),黄芪预处理组(A组,n=8)。观察黄芪对再灌注心肌的张力、心肌细胞单向动作电位(MAP)幅度、心率、心律失常的发生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和丙二醛(MDA)含量等指标的影响。结果A组与N组比较,心肌张力、心率明显降低(P<0.05),MAP幅度无明显改变与Ⅰ组比较,心律失常发生率和MDA含量明显降低(P<0.05),SOD活力明显升高(P<0.05)。结论黄芪预处理对大鼠心肌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预处理本身降低氧耗量、抗自由基和脂质过氧化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09.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及临床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糖尿病有病程较长、不易治愈和易伴并发症等特点 ,严重影响着患者的心身健康 ;并极易产生焦虑、抑郁、厌食等心理精神症状 ,从而进一步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1,2 ] 。因此 ,在积极采取对症治疗的基础上配合心理护理干预 ,正逐步受到临床医务人员的重视。为探讨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及临床指标的影响 ,2 0 0 3年 1~ 10月 ,本文对存有心理疾患的 4 0例糖尿病患者在进行分组 ,护理干预组经口服常规降糖药物治疗的同时 ,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一、对象选择 2 0 0 3年 1~ 10月 ,因…  相似文献   
110.
目的:比较T型环、母体乐环及MCU三种宫内节育器的避孕效果。方法:对442例随机放置宫内节育器的妇女随访12个月,主要观察统计其避孕效果、副反应和续用情况。结果:在三种宫内节育器中,母体乐环的妊娠率、脱环率、出血率、均在低水平,分别为2.91%、1.94%、3.88%。其续用率为91.26%。结论:母体乐环宫内节育器使用效果好,副反应低,续用率高,是目前宫内节育中避孕效果较为理想的一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